一种多壳程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4985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壳程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包括一个壳体,位于壳体中心的一根中心管,壳体两端的两个管板,管板分别连接两个封头,管侧进、出口管,一束换热管束,壳侧进出口管,螺旋折流板分为外螺旋折流板和内螺旋折流板,外螺旋折流板与内螺旋折流板之间有一个内套管。由壳体、外螺旋折流板和内套管围成外螺旋壳程,由内套管、内螺旋折流板和中心管围成内螺旋壳程,形成两壳程的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内套管为一个或多个,形成两个螺旋壳程或多个螺旋壳程。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使换热器结构更加紧凑,可大大减少换热器运行时的振动,提高安全性,不易结垢,增加了换热器的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炼油、化工、环保、能源、电力等工业中使用的管壳式换热器,特别涉及一种多壳程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换热器是炼油、化工、环保、能源、电力等工业中一种重要的单元设备,管壳式换热器的应用最广泛。在管壳式换热器中,一种流体在管内流动,另一种流体在壳侧流动,并通过管壁进行热量交换。同时,壳侧布置有折流板,折流板为管子提供支撑,还使流体按特定的通道流动以改善其传热特性。传统弓型折流板存在很多问题①弓型折流板使流体垂直冲击壳体壁面,造成较大的沿程压降;②折流板与壳体壁面相接处产生流动滞止死区,降低了换热效率,且容易结垢;③折流板与壳体壁面之间及换热管与折流板之间存在漏流,使壳侧存在较大的旁路流动。旁流及漏流降低了有效横掠管束的质量流量,故减小了壳侧的换热效率;④高流速的流体横掠换热管束,会诱导换热管的振动,缩短了换热器的寿命。20世纪60年代,已有学者提出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思想。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是将折流板布置成螺旋面,使换热器中的壳侧流体呈螺旋状流动,以实现有效地降低壳侧的流动阻力及强化传热的目的。现有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有两类,一类是采用两块或者多块扇形平板组成近似螺旋曲面的非连续螺旋折流板换热器,非连续螺旋折流板为连续搭接式(见专利99241930.1)或者交错螺旋式(见专利200320106763.1),另一类是采用连续螺旋曲面的连续螺旋折流板换热器(见专利200510043033.5)。现有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仅能实现单壳程的形式,在相同管程布置、相同壳程流量的情况下,其阻力比传统的弓形折流板换热器的低,但同时换热能力也低,往往达不到用户的要求。也就是说,这种单壳程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最大特征是相同壳程流体压降下的换热能力强,适用于壳程流体流量大的场合。但事实上壳程流体流量往往较低;或由于工艺要求需要将壳程流体布置为多壳程的型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壳程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它能使壳侧流体按照更加合理的形式流动,增加壳侧的程数,提高壳侧流体的平均流速,从而提高换热效率,使换热器结构更加紧凑,并提高换热器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壳程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包括一个壳体,位于壳体中心的一根中心管,壳体两端的两个管板,两个管板分别连接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其中,第一封头上设置有管侧进口管和管侧出口管,两个管板之间设置有换热管束以及螺旋折流板,螺旋折流板上设置有孔,换热管束穿过螺旋折流板上的孔平行固定于两个管板之间,在壳体上安装有第一壳侧进出口管和第二壳侧进出口管,所述的螺旋折流板分为外螺旋折流板和内螺旋折流板;外螺旋折流板与内螺旋折流板之间设置有内套管,外螺旋折流板和内螺旋折流板处于同一螺旋面上或者不同螺旋面上;由壳体、外螺旋折流板和内套管围成的外螺旋通道作为外螺旋壳程,由内套管、内螺旋折流板和中心管围成的内螺旋通道作为内螺旋壳程,内套管在第一壳侧进出口管的一端与管板之间有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应确保壳侧流体能通畅的流过第一壳侧进出口管,并且此位置的流体流通面积应与其它螺旋壳程的流体流通面积相近,内套管在第一壳侧进出口管的一端连接有挡板,挡板将壳侧出口流体与壳侧进口流体相隔离;内套管另一端与管板之间也有一段距离,作为外螺旋与内螺旋转接口,这段距离应确保壳侧流体能通畅的由外螺旋壳程流进内螺旋壳程,并且此位置的流体流通面积应与其它螺旋壳程的流体流通面积相近。所述的内套管为一个或者多个,形成两个螺旋壳程或者多个螺旋壳程。所述的内套管为奇数个时,实现壳侧流体的流程数为偶数个,此时第一壳侧进出口管和第二壳侧进出口管布置在壳体的同一端。内套管为偶数个时,实现壳侧流体的流程数为奇数个,此时第一壳侧进出口管和第二壳侧进出口管分别布置在壳体的两端。所述的第一壳侧进出口管作为壳侧流体的出口或者壳侧流体的进口,第二壳侧进出口管相应地作为壳侧流体的进口或者壳侧流体的出口。所述的螺旋折流板是连续螺旋折流板或者是非连续螺旋折流板,非连续螺旋折流板为连续搭接式或者交错螺旋式。所述的螺旋折流板呈单螺旋或者多螺旋结构,其螺旋是左手螺旋或者右手螺旋。本专利技术对单壳程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的壳侧进行改进,以两壳程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为例,将螺旋折流板分为外螺旋折流板和内螺旋折流板。外螺旋折流板与内螺旋折流板之间有一个内套管,外螺旋折流板和内螺旋折流板可以在同一螺旋面上或者不同螺旋面上,因此可使换热器安装更加简便,并且可根据需要,采用调整壳侧螺旋折流板的螺距的方法来调节壳侧流体流速。由壳体、外螺旋折流板和内套管围成外螺旋通道作为外螺旋壳程,由内套管、内螺旋折流板和中心管围成的内螺旋通道作为内螺旋壳程。壳侧进口流体由第二壳侧进出口管,首先流进外螺旋壳程作螺旋流动,当外螺旋壳程流体流完外螺旋壳程后,经过预留在内套管一端的外螺旋与内螺旋转接口,改变流动方向流进内螺旋壳程,作螺旋流动,当内螺旋壳程流体流完内螺旋壳程后,流进由管板、壳体和挡板围成的腔体,然后壳侧出口流体由第一壳侧进出口管流出壳体。挡板可将壳侧出口流体与壳侧进口流体相隔离。在相同管程数、相同流量下,两壳程的螺旋管壳式换热器的换热系数比单壳程结构的要高,从而达到提高换热效率的目的。内套管为一个或者多个,形成两个螺旋壳程或者多个螺旋壳程。内套管直径的确定应保证各个螺旋壳程的流体流通面积相近。对于换热要求很高、采用管程较多的管壳式换热器时,可采用多壳程结构的螺旋管壳式换热器来提高换热效率,降低换热设备的成本。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内套管为奇数(1、3、5、7……)个时,实现壳侧流体的流程数为偶数(2、4、6、8……)个,此时第一壳侧进出口管和第二壳侧进出口管布置在壳体的同一端。内套管为偶数(2、4、6、8……)个时,实现壳侧流体的流程数为奇数(3、5、7、9……)个,此时第一壳侧进出口管和第二壳侧进出口管分别布置在壳体的两端。该结构可根据工艺需要,灵活地布置壳侧进出口管。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第一壳侧进出口管作为壳侧流体的出口或者壳侧流体的进口,第二壳侧进出口管相应地作为壳侧流体的进口或者壳侧流体的出口。当壳侧进口流体与环境的温差比壳侧出口流体与环境的温差小时,可采用壳侧进口流体先流经外螺旋壳程,壳侧出口流体由内螺旋壳程流出的结构;当壳侧进口流体与环境的温差比壳侧出口流体与环境的温差大时,可采用壳侧进口流体先流经内螺旋壳程,壳侧出口流体由外螺旋壳程流出的结构。该结构可根据工艺需要,灵活地选择流动型式,保证外螺旋壳程流体与环境的温差比内螺旋壳程流体与环境的温差小,这样可以节省保温材料,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螺旋折流板是连续螺旋折流板或者是非连续螺旋折流板,非连续螺旋折流板为连续搭接式或者交错螺旋式。所述的螺旋折流板可根据过程、工艺设计的需要采用单螺旋或者多螺旋结构。多螺旋结构可适应大直径的进出口管。螺旋折流板在壳体内可根据安装设计的需要采用左手螺旋或者右手螺旋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换热器结构示意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中内连续螺旋折流板示意图。图2(b)为本专利技术中外连续螺旋折流板示意图。图2(c)为本专利技术中连续螺旋折流板组装结构示意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中内非连续螺旋折流板示意图。图3(b)为本专利技术中外非连续螺旋折流板示意图。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壳程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包括一个壳体(18),位于壳体(18)中心的一根中心管(12),壳体(18)两端的两个管板(6),两个管板(6)分别连接第一封头(5)和第二封头(20),其中,第一封头(5)上设置有管侧进口管(3)和管侧出口管(4),两个管板(6)之间设置有换热管束(15)以及螺旋折流板,螺旋折流板上设置有孔(21),换热管束(15)穿过螺旋折流板上的孔(21)平行固定于两个管板(6)之间,在壳体(18)上安装有第一壳侧进出口管(7)和第二壳侧进出口管(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折流板分为外螺旋折流板(13)和内螺旋折流板(14);外螺旋折流板(13)与内螺旋折流板(14)之间设置有内套管(17),外螺旋折流板(13)和内螺旋折流板(14)处于同一螺旋面上或者不同螺旋面上;由壳体(18)、外螺旋折流板(13)和内套管(17)围成的外螺旋通道作为外螺旋壳程,由内套管(17)、内螺旋折流板(14)和中心管(12)围成的内螺旋通道作为内螺旋壳程;内套管(17)在第一壳侧进出口管(7)的一端与管板(6)之间有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应确保壳侧流体能通畅的流过第一壳侧进出口管(7),并且此位置的流体流通面积应与其它螺旋壳程的流体流通面积相近,内套管(17)在第一壳侧进出口管(7)的一端连接有挡板(11),挡板(11)将壳侧出口流体(9)与壳侧进口流体(10)相隔离;内套管(17)另一端与管板(6)之间也有一段距离,作为外螺旋与内螺旋转接口(19),这段距离应确保壳侧流体能通畅的由外螺旋壳程流进内螺旋壳程,并且此位置的流体流通面积应与其它螺旋壳程的流体流通面积相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秋旺陈秋炀曾敏吴一宁罗来勤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