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宽视角观测型水下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水下机器人先进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宽视角观测型水下机器人。
技术介绍
水下机器人作为海洋及水域开发的核心技术,指的是能够在水下运动并且具有一定视觉和感知能力的装置,不同使用场景决定了水下机器人应该具备的附加功能,机器人功能越多对结构设计要求越高,只有将不同系统的功能模块合理布局于机器人框架上,才能构建应用于不同场合的水下机器人。其中观测型水下机器人作为水下探测的重要手段,需要集成控制系统、能源系统、推进系统、观测系统,涉及到军事、科研、海洋探测、水利水电设施检测、教育、娱乐等各个领域。随着应用范围日趋广泛,技术研究日趋成熟,对于观测型水下机器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观测型水下机器人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可视范围及图像清晰度。其中,观测系统包括水下摄像机和水下照明灯,水下摄像机为水下机器人探索水下世界的“眼睛”,水下照明灯作为水下“光源”使用,二者均涉及到水下密封技术,多会采用独立的舱体结构设计方式,挂载于水下机器人上,这样在水下机器人稳定于一处时,摄像机角度无法调节,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宽视角观测型水下机器人,包括主舱(1),连接于主舱(1)的能源模块(2)、推进模块(3)、照明模块(4)和摄像模块(5),其特征在于:各模块与主舱(1)之间均为可拆连接且具有水密结构,所述主舱(1)包括控制各个模块工作的控制板、收容控制板的舱筒(12)、连接于舱筒(12)前部的透明球形罩(16)、连接于舱筒(12)后部的舱盖(11),其中摄像模块(5)转动连接于球形罩(16)内,所述舱筒(12)内设有驱动摄像模块(5)转动的驱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视角观测型水下机器人,包括主舱(1),连接于主舱(1)的能源模块(2)、推进模块(3)、照明模块(4)和摄像模块(5),其特征在于:各模块与主舱(1)之间均为可拆连接且具有水密结构,所述主舱(1)包括控制各个模块工作的控制板、收容控制板的舱筒(12)、连接于舱筒(12)前部的透明球形罩(16)、连接于舱筒(12)后部的舱盖(11),其中摄像模块(5)转动连接于球形罩(16)内,所述舱筒(12)内设有驱动摄像模块(5)转动的驱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视角观测型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块(5)包括连接于舱筒(12)的机芯板(55)、连接于机芯板(55)且朝向球形罩(16)的摄像机模组(51),所述驱动件使用云台舵机(54),云台舵机(54)连接于机芯板(55),云台舵机(54)的输出轴连接有舵机齿轮(541),摄像机模组(51)设有与舵机齿轮(541)配合的齿轮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视角观测型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舱筒(12)内还收纳有供电板,所述能源模块(2)包括对称设置于舱筒(12)两侧的电池舱(21),电池舱(21)呈一体化设置且通过走线管(22)连接于主舱(1),电池舱(21)控制线沿走线管(22)穿入主舱(1)并电连于供电板;舱盖(11)上设有耦接于供电板且延伸至舱筒(12)外的充电接口(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宽视角观测型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口(14)周向设有螺纹段,所述充电接口(14)配套设置有充电接头(141),所述充电接头(141)外套设有与螺纹段配合的螺纹水密套(144),在充电接口(14)与充电接头(141)电连后,螺纹水密套(144)一端沿螺纹段旋进,另一端抵紧于充电接头(141)远离充电接口(14)的一端;所述充电接头(141)不使用时,螺纹段螺纹连接有封闭充电接口(14)的水密盖(14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视角观测型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模块(3)包括连接于主舱(1)的水下推进器,水下推进器包括连接于主舱(1)的固定座(31)、连接于固定座(31)的电机外壳(33)、同轴连接于电机外壳(33)内的驱动电机(34)、连接于驱动电机(34)的桨叶(35)和连接于电机外壳(33)且对水流导流的导流罩(32),其中桨叶(35)位于导流罩(32)内,导流罩(32)与电机外壳(33)通过锁定机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宽视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冰,吴桐树,庞硕,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爱易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