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0063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联动防护装置,包括:安装组件和与所述安装组件连接的联动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穿设于所述外管内的内管,以及用于固定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的相对位置的锁紧栓;所述内管包括穿设于所述外管内的穿设部,以及与所述穿设部连接,且延伸出所述外管的延伸部;所述锁紧栓穿设所述外管的管壁和所述穿设部的壁面;所述联动组件包括与所述外管铰接的挡板,与所述挡板连接的触发件,以及与所述触发件和所述锁紧栓均连接,且用于将所述锁紧栓从内管及外管上拆除的拆卸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护探测器,延长探测器使用寿命,同时避免探测器遗失水底,节约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联动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下防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联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水下探测是进行水下开发、治理和控制的基础,而由于对水底环境的侦查和挖掘不如在陆地方便,尤其是海洋环境更加复杂和危险,故需使用水下探测器对各种水下环境进行初步探测。传统的探测器通过连接杆与船体连接,在船体航行过程中对水下环境进行探测,但由于船体上无法获知水下情况,故探测器在航行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会被迎面而来的障碍物磕碰损伤,导致探测器故障,甚至割断探测器或使探测器与连接杆分离,最终遗落在水下,造成探测器遗失,不仅影响探测效率,同时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探测器在航行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会被迎面而来的障碍物磕碰损伤,导致探测器故障,甚至割断探测器或使探测器与连接杆分离,最终遗落在水下,造成探测器遗失,不仅影响探测效率,同时浪费资源的不足,提供一种联动防护装置,用于在遇到障碍物时,提前触发相关零部件,使探测器碰接触到障碍物之前收回或翻转,从而躲避障碍物。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联动防护装置,包括:安装组件和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联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组件和与所述安装组件连接的联动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外管,穿设于所述外管内的内管,以及用于固定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的相对位置的锁紧栓,所述内管包括穿设于所述外管内的穿设部,以及与所述穿设部连接,且延伸出所述外管的延伸部;所述锁紧栓穿设所述外管的管壁和所述穿设部的壁面;所述联动组件包括与所述外管铰接的挡板,与所述挡板连接的触发件,以及与所述触发件和所述锁紧栓均连接,且用于将所述锁紧栓从内管及外管上拆除的拆卸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组件和与所述安装组件连接的联动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外管,穿设于所述外管内的内管,以及用于固定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的相对位置的锁紧栓,所述内管包括穿设于所述外管内的穿设部,以及与所述穿设部连接,且延伸出所述外管的延伸部;所述锁紧栓穿设所述外管的管壁和所述穿设部的壁面;所述联动组件包括与所述外管铰接的挡板,与所述挡板连接的触发件,以及与所述触发件和所述锁紧栓均连接,且用于将所述锁紧栓从内管及外管上拆除的拆卸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一端与所述外管铰接,且所述挡板远离所述外管一侧设有卡物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物凹槽包括曲面部以及与所述曲面部连接的平面部,所述平面部与所述挡板远离所述外管一侧的侧边呈锐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物凹槽还包括第一剪切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联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包括抗阻力部以及与所述抗阻力部连接的触发部,所述抗阻力部与所述挡板连接,所述触发部与所述拆卸件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若飞杨雷杨中圆梁艳豪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华南勘察测绘科技有限公司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