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风口叶片阻力外置控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4327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出风口叶片阻力外置控制结构,涉及汽车内风道领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出风口本体、叶片和阻尼组件;出风口本体的内壁设有与叶片配合固定肋,叶片位于出风口本体内,其中该叶片本体上方的两端分别通过金属轴与出风口本体的内壁转动配合;阻尼组件包括阻尼件、连杆和摆杆;阻尼件设置于出风口本体的外部,第一转轴的内端与阻尼件转动配合,第一转轴的外端与摆杆的固定端固定,摆杆的自由端与连杆的外端铰接,连杆的内端与叶片的下方铰接,可以实现在不改变出风口整体的布局和大小的前提下为叶片提供阻尼,使叶片可以保持在某一特定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出风口叶片阻力外置控制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出风口叶片阻力外置控制结构,主要涉及汽车内风道领域。
技术介绍
汽车空调中出风口装置安装在汽车中控台,为了能够对出风口的气流进行导向,通常会在出风口内设置叶片,通过调整叶片的方向,进而控制从出风口排出的气流的方向。出风口的内壁会向内设置于固定肋,叶片的两端设置转轴,转轴与固定肋转动配合。传统的转轴采用的是塑料材质,塑料材质与出风口内壁配合会有一定的阻尼,而这种阻尼正是叶片需要的。前述的结构对于出风口利用空间较大的汽车目前是技术较成熟的方案。但是如果预留出风口的空间很小的时候就不能继续使用了,首先由于空间很小,相应的固定肋会很薄,这种情况还是采用传统的塑料材质的转轴,其强度会跟不上,很容易出现损坏,为了提高转轴的强度,现将其改为了金属材质,但是金属材质由于其自身特征,阻尼很差,叶片转动到某一特定角度的时候,很难保持该状态不动。因此如何在出风口整体布局不发生变化,同时尺寸空间很小的情况下保持叶片摆动过程中的阻尼。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出风口叶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出风口叶片(1)阻力外置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出风口本体、叶片(1)和阻尼组件;/n所述出风口本体的内壁设有与叶片(1)配合固定肋(10),所述叶片(1)位于所述出风口本体内,其中该叶片(1)本体上方的两端分别通过金属轴与所述出风口本体的内壁转动配合;/n所述阻尼组件包括阻尼件(6)、第一转轴(9)、连杆(3)和摆杆(5);/n所述阻尼件(6)设置于所述出风口本体的外部,所述第一转轴(9)的内端与所述阻尼件(6)转动配合,所述第一转轴(9)的外端与摆杆(5)的固定端固定,所述摆杆(5)的自由端与连杆(3)的外端铰接,所述连杆(3)的内端与所述叶片(1)的下方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出风口叶片(1)阻力外置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出风口本体、叶片(1)和阻尼组件;
所述出风口本体的内壁设有与叶片(1)配合固定肋(10),所述叶片(1)位于所述出风口本体内,其中该叶片(1)本体上方的两端分别通过金属轴与所述出风口本体的内壁转动配合;
所述阻尼组件包括阻尼件(6)、第一转轴(9)、连杆(3)和摆杆(5);
所述阻尼件(6)设置于所述出风口本体的外部,所述第一转轴(9)的内端与所述阻尼件(6)转动配合,所述第一转轴(9)的外端与摆杆(5)的固定端固定,所述摆杆(5)的自由端与连杆(3)的外端铰接,所述连杆(3)的内端与所述叶片(1)的下方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口叶片(1)阻力外置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本体的外部设有安装槽,所述阻尼件(6)固定于所述安装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口叶片(1)阻力外置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阻尼腔(12),所述阻尼腔(12)的下方通过设有与出风口内连通的窗口,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阻尼腔(12)的顶部外侧,所述第一转轴(9)的内端穿过所述阻尼腔(12)侧壁延伸至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摆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先发杨丽伍先芳叶燕丽李学顺熊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臻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