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工业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3902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1:09
一种新型的工业机器人,包括顶部与外界连通的箱体,所述箱体底部左右两端设有行走轮,所述箱体底部阵列固定安装有位于行走轮之间的第一气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够快速简便的调节机器人的安装位置,免除了需要重新拆卸的繁琐步骤,能够对机器人工作台的高度进行快速精细的调节,以适应机器人在不同情况下进行工作,能够根据工作需要来调节工作台和机器人之间的相对间距离,更好地适应机器人的安装和操作,能够对机器人进行在移动过程中进行减震,防止对内部零件造成损坏,简单高效,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工业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工业机器人。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我国制造工业的迅速发展,工业机器人已成为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成质量的重要技术手段。在汽车、飞机、医疗设备等典型工业装备的生产过程中,机器人正在逐步取代人工劳动成为生产线上的主力军,但是现有的工业机器人还存在着以下诸多问题,1、机器人的安装位置不方便调节,需要进行拆卸后重新安装;2、不能调节工作台的高度的问题;3、不能够快速自由的调节工作台和机器人之间的相对距离;4、工业机器人在需要进行移动时震动幅度较大,十分影响机器人执行工作,并且在移动过程中遇到颠簸的路面时,容易产生振动对机器人的内部零件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工业机器人,能够快速简便的调节机器人的安装位置,能够对机器人工作台的高度进行快速精细的调节,能够根据工作需要来调节工作台和机器人之间的相对间距离,能够对机器人进行在移动过程中进行减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新型的工业机器人,包括顶部与外界连通的箱体,所述箱体底部左右两端设有行走轮,所述箱体底部阵列固定安装有位于行走轮之间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底部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箱体前后两端内壁设有滑槽,所述箱体内部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分别设有与滑槽滑动连接的安装板和工作板,所述安装板中心设有左右两端连通外界的第一通道,所述工作板内部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设有左右两端连通外界的第二通道,所述箱体右方设有左端依次穿过箱体右端内壁中部、工作板中部、第一通道后与箱体左端内壁中部转动连接的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外侧与工作板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杠外侧与箱体右端转动连接,所述箱体左方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设有右端依次穿过箱体左端内壁、安装板前半部分和后半部份、第二通道后与箱体右端内壁转动连接的第二丝杠,所述第二丝杠外侧与安装板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杠与箱体左端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杠左端安装有位于箱体外的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之间啮合有第一主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内部固定安装有右端与箱体左端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左端延伸至第一主动齿轮左方,所述第一转轴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把手,所述第一丝杠右端安装有第二转动把手,综上所述,上述设施中滑动限位柱为丁字形。为了进一步完善,所述安装板上方设有固定板,所述安装板边缘阵列固定安装有滑动限位柱,所述固定板与滑动限位柱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安装板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固定板顶部固定安装有顶部与外界连通的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内壁底部放置有顶部与外界连通的缓冲筒,所述缓冲筒外侧阵列分布有半圆凹槽,所述缓冲筒顶部高于安装筒顶部,所述缓冲筒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顶部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部固定安装有机械臂,所述安装筒外侧阵列固定安装有减震筒,所述减震筒内部设有顶柱,所述顶柱靠近安装筒一端穿过安装筒内壁后与半圆凹槽贴合,所述顶柱远离安装筒一端穿过减震筒左端内壁,所述顶柱外侧固定安装有与减震筒内壁滑动连接的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与减震筒远离安装筒一端内壁之间固定第二弹簧,所述顶柱位于第二弹簧内部。进一步完善,所述工作板顶部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转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内部螺纹连接有升降丝杠,所述升降丝杠顶部转动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套筒中部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从动齿轮,所述从第二从动齿轮之间啮合有第二主动齿轮,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内部中心固定连接有底部与工作板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外侧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二主动齿轮和工作板之间的蜗轮,所述蜗轮后端啮合有蜗杆,所述工作板顶部位于蜗轮左右两方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所述蜗杆左端与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蜗杆右端穿过第三支撑板,所述蜗杆后端安装有第三转动把手。本技术有益的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够快速简便的调节机器人的安装位置,免除了需要重新拆卸的繁琐步骤,能够对机器人工作台的高度进行快速精细的调节,以适应机器人在不同情况下进行工作,能够根据工作需要来调节工作台和机器人之间的相对间距离,更好地适应机器人的安装和操作,能够对机器人进行在移动过程中进行减震,防止对内部零件造成损坏,简单高效,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图3为图1中局部放大图B;图4为本技术中工作板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箱体1、行走轮2、第一转轴3、一转动把手4、第一主动齿轮5、滑动限位柱6、电机7、连接板8、缓冲筒9、机械臂10、工作台11、二主动齿轮12、套筒13、第二转轴14、升降丝杠15、蜗轮16、第二从动齿轮17、第一丝杠18、蜗杆19、工作板20、第二支撑板21、第一气缸22、安装板24、第一弹簧25、第一支撑板26、安装筒27、第一从动齿轮28、第二丝杠29、滑槽30、第一通道31、第二通道32、第二弹簧33、减震筒34、滑动板35、顶柱36、半圆凹槽37、第三支撑板38、三转动把手39、二转动把手4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1、2、3、4:本实施例中这种新型的工业机器人,包括顶部与外界连通的箱体1,所述箱体1底部左右两端设有行走轮2,所述箱体1底部阵列固定安装有位于行走轮2之间的第一气缸22,所述第一气缸22底部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26,所述箱体1前后两端内壁设有滑槽30,所述箱体1内部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分别设有与滑槽30滑动连接的安装板24和工作板20,所述安装板24中心设有左右两端连通外界的第一通道31,所述工作板20内部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设有左右两端连通外界的第二通道32,所述箱体1右方设有左端依次穿过箱体1右端内壁中部、工作板20中部、第一通道31后与箱体1左端内壁中部转动连接的第一丝杠18,所述第一丝杠18外侧与工作板20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杠18外侧与箱体1右端转动连接,所述箱体1左方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设有右端依次穿过箱体1左端内壁、安装板24前半部分和后半部份、第二通道32后与箱体1右端内壁转动连接的第二丝杠29,所述第二丝杠29外侧与安装板24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杠29与箱体1左端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杠29左端安装有位于箱体1外的第一从动齿轮28,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8之间啮合有第一主动齿轮5,所述第一主动齿轮5内部固定安装有右端与箱体1左端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3,所述第一转轴3左端延伸至第一主动齿轮5左方,所述第一转轴3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把手4,所述第一丝杠18右端安装有第二转动把手40。参照附图1、2、3:所述安装板24上方设有固定板23,所述安装板24边缘阵列固定安装有滑动限位柱6,所述固定板23与滑动限位柱6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23安装板24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25,所述固定板23顶部固定安装有顶部与外界连通的安装筒27,所述安装筒27内壁底部放置有顶部与外界连通的缓冲筒9,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工业机器人,包括顶部与外界连通的箱体(1),其特征是:所述箱体(1)底部左右两端设有行走轮(2),所述箱体(1)底部阵列固定安装有位于行走轮(2)之间的第一气缸(22),所述第一气缸(22)底部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26),所述箱体(1)前后两端内壁设有滑槽(30),所述箱体(1)内部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分别设有与滑槽(30)滑动连接的安装板(24)和工作板(20),所述安装板(24)中心设有左右两端连通外界的第一通道(31),所述工作板(20)内部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设有左右两端连通外界的第二通道(32),所述箱体(1)右方设有左端依次穿过箱体(1)右端内壁中部、工作板(20)中部、第一通道(31)后与箱体(1)左端内壁中部转动连接的第一丝杠(18),所述第一丝杠(18)外侧与工作板(20)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杠(18)外侧与箱体(1)右端转动连接,所述箱体(1)左方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设有右端依次穿过箱体(1)左端内壁、安装板(24)前半部分和后半部份、第二通道(32)后与箱体(1)右端内壁转动连接的第二丝杠(29),所述第二丝杠(29)外侧与安装板(24)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杠(29)与箱体(1)左端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杠(29)左端安装有位于箱体(1)外的第一从动齿轮(28),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8)之间啮合有第一主动齿轮(5),所述第一主动齿轮(5)内部固定安装有右端与箱体(1)左端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3),所述第一转轴(3)左端延伸至第一主动齿轮(5)左方,所述第一转轴(3)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把手(4),所述第一丝杠(18)右端安装有第二转动把手(4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工业机器人,包括顶部与外界连通的箱体(1),其特征是:所述箱体(1)底部左右两端设有行走轮(2),所述箱体(1)底部阵列固定安装有位于行走轮(2)之间的第一气缸(22),所述第一气缸(22)底部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26),所述箱体(1)前后两端内壁设有滑槽(30),所述箱体(1)内部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分别设有与滑槽(30)滑动连接的安装板(24)和工作板(20),所述安装板(24)中心设有左右两端连通外界的第一通道(31),所述工作板(20)内部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设有左右两端连通外界的第二通道(32),所述箱体(1)右方设有左端依次穿过箱体(1)右端内壁中部、工作板(20)中部、第一通道(31)后与箱体(1)左端内壁中部转动连接的第一丝杠(18),所述第一丝杠(18)外侧与工作板(20)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杠(18)外侧与箱体(1)右端转动连接,所述箱体(1)左方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设有右端依次穿过箱体(1)左端内壁、安装板(24)前半部分和后半部份、第二通道(32)后与箱体(1)右端内壁转动连接的第二丝杠(29),所述第二丝杠(29)外侧与安装板(24)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杠(29)与箱体(1)左端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杠(29)左端安装有位于箱体(1)外的第一从动齿轮(28),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8)之间啮合有第一主动齿轮(5),所述第一主动齿轮(5)内部固定安装有右端与箱体(1)左端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3),所述第一转轴(3)左端延伸至第一主动齿轮(5)左方,所述第一转轴(3)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把手(4),所述第一丝杠(18)右端安装有第二转动把手(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工业机器人,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板(24)上方设有固定板(23),所述安装板(24)边缘阵列固定安装有滑动限位柱(6),所述固定板(23)与滑动限位柱(6)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23)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金芳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知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