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3795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热交换器,包括一安装在基础上的壳体,该壳体两侧分别设置有载热体流入口与载热体流出口,该壳体内设置有热交换块,该热交换块的底部由一底座所支撑,该底座的下部设置有腐蚀性介质流入口,该热交换块的顶部配置一顶座,该顶座上部设置有腐蚀性介质流出口,底座的上部并与热交换块之间固定设置一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作的、带有多个筛孔的水平筛板,筛孔沿径向与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是可以降低当腐蚀性介质流入时对石墨制作的热交换块造成的冲击力,从而可提高使用寿命与使用可靠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专门用于酸洗不锈钢板的热 交换器。
技术介绍
现有国内用于酸洗不锈钢板的热交换器所采用结构多数如图3所示的方案,它包括 一用螺栓固定安装在基础的壳体;该壳体两侧分别设置有载热体流入口与载热体流出 口;该壳体内设置有热交换块;该热交换块底部由一安装在所述基础上的底座所支撑, 该底座下部设置有腐蚀性介质流入口;该热交换块的顶部配置一顶座,该顶座上部设置 有腐蚀性介质流出口;该顶座固定在一压板下面,该压板与所述壳体固接。所述载热体从所述流入口流经所述热交换块,并将该热交换块加热后,从所述载热 体流出口流出。所述热交换块设置有多个水平通孔与垂直通孔,该水平通孔与垂直通孔与所述腐蚀 性介质流入口及腐蚀性介质流出口相连通。酸洗不锈钢板的腐蚀性介质通过所述腐蚀性 介质流入口加热后从腐蚀性介质流出口流出;从而实现腐蚀性介质加热的目的。然而,它的不足之处在于所述腐蚀性介质从流入口流入时,直接会对石墨制作的热 交换块造成冲击力,从而影响该热交换块的使用寿命与使用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可提高 使用可靠性与延长使用寿命的热交换器。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热交换器,包括一安装 在基础上的壳体,该壳体两侧分别设置有载热体流入口与载热体流出口,该壳体内设置 有热交换块,该热交换块的底部由一安装在所述基础上的底座所支撑,该底座的下部设 置有腐蚀性介质流入口,该热交换块的顶部配置一顶座,该顶座上部设置有腐蚀性介质 流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上部并与所述热交换块之间固定设置一带有多个筛孔的水平筛板。本技术由于采用水平筛板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降低所述腐蚀性介质流入时对石墨制作的热交换块造成的冲击力,从而可延续热交换块的使用寿命及其可靠 性。所述水平筛板由聚四氟乙稀材料制作圆盘体;其功能是具有良好抗腐蚀性,以提高 其使用寿命。所述水平筛板的筛孔沿径向与圆周方向均匀布置;以达到均匀的对热交换块工作时 的冲击力。本技术由于采用带筛孔的水平筛板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是可以降低 所述腐蚀性介质流入时对石墨制作的热交换块造成的冲击力,从而可提高使用寿命与使 用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水平筛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与图2示出了本技术热交换器的一个实施方式。它包括一用螺栓固定安装 在基础2上的筒式壳体1;该壳体1两侧分别设置有载热体流入口 11与载热体流出口12。该壳体1内设置有由浸渍不透性石墨制作的热交换块3;该热交换块3的边周与壳 体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聚四氟乙稀制作的隔垫8;该热交换块3的底部由一安装在所述基础2上的底座4所支撑,该底座4的下部设置有腐蚀性介质流入口 41;该热交换块3 的顶部配置一顶座7,该顶座7上部设置有腐蚀性介质流出口 71;如图1所示。该顶座7由一固定在带有弹簧5的压板6下面,该压板6用螺栓与壳体1相固定连 接。载热体从流入口 11流经热交换块3,并将热交换块3加热后,从载热体流出口 12 流出。在底座4的上部固定设置一带有多个筛孔13的水平筛板10;该筛孔11沿水平筛 板的径向与圆周方向均匀布置;如图2所示。所述热交换块3设置有多个水平通孔31与多个垂直通孔32,该水平通孔31与所述 载热体从流入口 11、载热体流出口 12相连通;该垂直通孔32与所述腐蚀性介质流入口 41及腐蚀性介质流出口 71相连通。酸洗不锈钢板的腐蚀性介质通过所述腐蚀性介质流入口 41流经水平筛板10筛孔13,该水平筛板10可以降低所述腐蚀性介质从流入口流入时对石墨制作的热交换块造 成的冲击力,从而可提高该热交换块的使用寿命与使用可靠性;腐蚀性介质通过水平筛 板10后进入热交换块3的垂直通孔32,并加热后从腐蚀性介质流出口 71流出;从而达 到腐蚀性介质加热的目的。所述水平筛板10是具有良好抗腐蚀性的聚四氟乙稀材料制作圆盘体。权利要求1. 一种热交换器,包括安装在基础上的壳体,该壳体两侧分别设置有载热体流入口与载热体流出口,该壳体内设置有热交换块,该热交换块的底部由一安装在所述基础上的底座所支撑,该底座的下部设置有腐蚀性介质流入口,该热交换块的顶部配置一顶座,该顶座上部设置有腐蚀性介质流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的上部并与所述热交换块(3)之间固定设置一带有多个筛孔(13)的水平筛板(1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筛板(10)由聚四氟乙稀材料制作圆盘体。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筛板(10)的筛孔(13)沿径向与圆周方向均匀布置。专利摘要一种热交换器,包括一安装在基础上的壳体,该壳体两侧分别设置有载热体流入口与载热体流出口,该壳体内设置有热交换块,该热交换块的底部由一底座所支撑,该底座的下部设置有腐蚀性介质流入口,该热交换块的顶部配置一顶座,该顶座上部设置有腐蚀性介质流出口,底座的上部并与热交换块之间固定设置一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作的、带有多个筛孔的水平筛板,筛孔沿径向与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本技术优点是可以降低当腐蚀性介质流入时对石墨制作的热交换块造成的冲击力,从而可提高使用寿命与使用可靠性。文档编号F28D17/00GK201215456SQ20082008760公开日2009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20日专利技术者吕孟静, 周志强, 沈志栋, 侠 赵 申请人:宁波宝新不锈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交换器,包括安装在基础上的壳体,该壳体两侧分别设置有载热体流入口与载热体流出口,该壳体内设置有热交换块,该热交换块的底部由一安装在所述基础上的底座所支撑,该底座的下部设置有腐蚀性介质流入口,该热交换块的顶部配置一顶座,该顶座上部设置有腐蚀性介质流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的上部并与所述热交换块(3)之间固定设置一带有多个筛孔(13)的水平筛板(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志栋赵侠周志强吕孟静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宝新不锈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