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放管全逆流双壳程轴流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2499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缩放管全逆流双壳程轴流式换热器。本换热器主要由壳体、隔板、缩放传热管、栅板式管间支承物、两端管板、两端封头盖、壳程及管程进出口管共同连接构成,采用缩放管作为强化传热管,用栅板作为管间支承物,用纵向隔板将壳体分隔为双壳程,壳程流体流道由传热管外壁、壳体内壁、纵向隔板及两端管板构成双壳程轴上往返流道并通过两端管板与封头盖构成双壳程全逆流轴流式换热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传热温差利用率高,流阻小,操作能耗低,传热强化性能好,设备材耗少,投资省,体积紧凑的优点和效果。(*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缩放管全逆流双壳程轴流式换热器,属传热强化技术设备,特别涉及管壳式换热设备。管壳式换热器的壳程结构有多种,在工业中常用的是弓形折流隔板支承管束的管壳式换热器,简称为折流隔板管壳式换热器,壳程流体在折流隔板间作往返折流运动,也有栅板支承管束的管壳式换热器,中国专利号为ZL93243442.8和空心环支承管束的管壳式换热器,中国专利号为89218385.3,后两种换热器的壳程流体为轴向流动,简称为壳程轴流型管壳式换热器。当冷热两物流体积流量不大,而温升及温降较大,并且冷热两侧传热温差较小时,上述换热器都存在着下述不同缺陷,(1)其折流隔板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温差利用率低,往往单壳程甚至双壳程也难以完成热量传递任务;(2)普通壳程轴流型管壳式换热器多为单壳程结构,且传热管多为光滑管,因此当管壳两侧物流量不大时,若要获得适当流速,壳径就会很小,换热器长径比太大,在工业系统中无法安置。由于以上原因,工业中常需多台折流隔板管壳式换热器串联才能完成换热任务,设备投资高,占地面积多,流体阻力损失大。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和克服现有换热器在上述特殊工况条件下传热温差有效利用率低,难以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缩放管全逆流双壳程轴流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本换热器由纵向隔板在直径上将换热器壳体沿纵向分隔为双流程,壳程流体流道是由传热管的外壁,壳体的内壁,纵向隔板及两端管板四者构成的双壳程轴向往返流道;它主要由换热器壳体(1),纵向隔板(2),缩放型传热管(3),栅板式管间支承物(4),两端管板(5),两端封口盖(6),壳程进出口管(7)、(8)及管程进出口管(9)、(10)共同连接构成,其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为:在换热器壳体(1)内,多条缩放传热管(3)沿轴向均布,并与壳体(1)两端管板(5)相焊接或胀接,纵向隔板(2)紧靠壳程进出口管(1)、(8)一端的管板,并在管板的直径处相贴的壳体内壁密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先和张亚君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