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采用一种新型换热器的空调器,这种新型换热器单独使用即是风机盘管空调器。由对流体进行加压驱动的叶轮(离心叶轮、混流叶轮)同换热器部份(板式或管式——含管板、管片)与外壳、底座、电机、电器部份及压缩机结合构成。现有的空调器如图17所示,左边部份为冷凝器(8)是由换热器、串连通道、轴流风机三部份组成的组合换热器。中间部份(9)是电机和压缩机。右边部份为蒸发器(10)是由离心风机、串连通道、换热器三部份组成的组合换热器。由于蒸发器、冷凝器各自由三部份组成,使空调器体积庞大,又现有空调器所使用的多排管式换热器的结构是由180度弯头或集箱焊接各平行管段以达到需要的管程,焊接造成局部阻力增加,流动不畅。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叶轮嵌入换热器部份的组合换热器——PH(Periphery and Hollow)结构换热器,取代现有空调器中的由三部份组成的组合换热器——即上述的蒸发器、冷凝器。使空调器结构紧凑、合理。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具有PH结构换热器的空调器,即是用PH结构换热器作为冷凝器、蒸发器取代现有空调器中作为冷凝器、蒸发器的组合换热器。PH结构换热器由换 ...
【技术保护点】
具有PH结构换热器的空调器,由流体加压驱动叶轮,同管或板式换热器部份与外壳、电机、底座、电器部份及压缩机构成,其特征在于:空调器中的冷凝器、蒸发器是PH结构换热器,PH结构换热器的换热器部份做成具有厚度的弧形或多边形边框体,部份或全部包围叶轮和电机的径向外围,叶轮外径处不用涡壳,直接与换热器部份邻接,外壳在叶轮轴向两端紧贴换热器部份,在叶轮吸入口对应部开进流口,在叶轮径向,换热器部份和外壳间是流体收集空间,在流体收集空间的外壳上任意方面可开出流口,换热器部份可安装在外壳上和底座上,电机可装在外壳上,也可装在固定于换热器部份或底座上的支撑件上,叶轮轴可与电机直联,也可定位于轴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