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波育专利>正文

一种热交换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806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热交换管,中间管道为热液进出管,外围管道为冷液进出管。其特征是:中间管道为数个球状体互相连通;在外围管道底部有一出口阀门。(*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管,特别是涉及一种以石英玻璃为材料制成的热交换管。
技术介绍
现有的硫酸提纯工艺,大都经过这样几道工序 原硫酸经煤加热为热硫酸,以及蒸馏出来的液态热硫酸,用水冷却为常温成品硫酸,是要消耗一些能源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热交换管,将蒸馏出来的液态热硫酸与原硫酸进行热交换,这样既可节省煤加热工序,又可节省水冷却工序,达到节能的目的。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热交换管,中间管道为热液进出管,外围管道为冷液进出管,其特征是中间管道为数个球状体相互连通;在外围管道底部有一出口阀门。为了提高热交换效果,本技术所述的热交换管采用石英玻璃为材料制成。外围管道底部有一冷液进口,外围管道顶部有一冷液变热液出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石英玻璃制成的热交换管将蒸馏出来的液态热硫酸与原硫酸进行热交换,既可节省原硫酸的煤加热工序,又可节省液态热硫酸的水冷却工序,一举两得。根据统计,在硫酸提纯工艺,采用该热交换管,可节能达40%以上。因为所用能源少了,可将原来的煤加热改为电加热,这样又减少了污染,有利于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中1、中间球形管道;2、外围管道;3、热液进口;4、热液变冷液出口;5冷液进口;6、冷液变热液出口;7、阀门。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本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所述的热交换管,如图1所示,整体由石英玻璃制成。中间球形管道由8个石英玻璃球体相连通,头尾各有一个口,分别为热液进口3和热液变冷液出口4,外围管道2为圆柱形,除了头尾各有一个口,分别为冷液进口5和冷液变热液出口6,在外围管道底部一侧另有一出口,并装上阀门7。冷热液体通过互相接触的石英玻璃表面进行热交换,它们相互隔离,液体不互相渗透。特别注意的是液体的流动方向,热交换前的冷液体从冷液进口5进入使其与经冷却后的热液首先接触并进行热交换,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两种液体”的温差不大,以免管道破裂。装置上的阀门7是于检修时使用。它可以排掉管中的液体。原硫酸从冷液进口5进入,经热交换后变为热硫酸经冷液变热液出口6流出,进入下一道工序;液态热硫酸从热液进口3进入经热交换后变为常温成品硫酸经热液变冷液出口4流出,即可灌装。权利要求1.一种热交换管,中间管道为热液进出管,外围管道为冷液进出管。其特征是中间管道为数个球状体互相连通;在外围管道底部有一出口阀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管,其特征是它由石英玻璃材料制成;外围管道底部有一冷液进口,外围管道顶部有一冷液变热液出口。专利摘要一种热交换管,它采用石英玻璃为材料制成。它的中间管道为热液进出管。外围管道为冷液进出管,中间管道为数个球状体互相连通,在外围管道底部有一出口阀门。该热交换管可用于硫酸提纯工艺,将蒸馏出来的液态热硫酸与未加热的原硫酸进行热交换,既可节省原硫酸的煤加热工序,又可节省液态热硫酸的水冷却工序,达到节能目的。文档编号F28D7/10GK2665646SQ200320107400公开日2004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27日专利技术者李波育 申请人:李波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波育
申请(专利权)人:李波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