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泡罩板式内循环流态化立式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0419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泡罩板式内循环流态化立式传热装置,采用均布畅流式泡罩。每个均布畅流式泡罩均位于粒子循环管的正下方。泡罩的罩盖上有一根中心管,在中心管的上部开设有导沙孔,由导沙孔出来的液体将粒子内循环管下管口处的粒子径向送出和均匀分布,保障粒子的循环流畅。罩盖上开设有纵向布液孔。泡罩裙部开设有径向布液的大孔和小孔,大孔与小孔间隔排布。裙部小孔的下边缘设置有斜向上的导流片。裙部小孔的方向对着两泡罩之间的连线。这种结构的泡罩及其泡罩的排布和安装方位,能保证在流态化底室里形成合理的速度场,提高各传热管内流速与粒子浓度的均匀性。因此,这种流态化自动清洗及其传热强化的传热装置能够长期运行稳定可靠。(*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泡罩板式内循环流态化立式传热装置。它适用于立式结构的各种列管式传热设备管内污垢的自动清洗和传热强化,尤其适用于数量最多的立式水冷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管程内循环流态化换热器技术,例如专利EP262725和中国专利ZL91106682.9以及论文(管程内循环流态化换热器研究,压力容器,1995,第1期,第33-36页)具有自动清洗管内污垢和高效传热强化的双重功能。但是,在长周期运行考核中暴露出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内循环管出口端粒子流出不畅,容易引起粒子内循环流路阻塞破坏的问题;二是筛板上的筛孔逐渐地被粒子堵塞的问题;三是流态化粒子容易从出口室跑失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新技术,近期有较多的文献(例如,彭德其,俞秀民,俞天兰等,传热设备内循环流态化管内自动清洗,清洗世界,2004(7)1~5;俞秀民、林伟璐、俞天兰等,均匀稳定的内循环流态化的泡罩底室结构研究,第九届全国高等学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成果论文集,2004.7化学工业出版社,363-366;)介绍,以锥形泡罩取代筛板解决筛板上的筛孔堵塞问题,在每根传热管的出口端设置一个档沙罩解决出口室的粒子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泡罩板式内循环流态化立式传热装置,由壳体(2)、流态化底室(8)、均布畅流式泡罩(9)、泡罩板(17)、传热管(3)、粒子循环管(4)、出口室(1)等构成,其特征在于:均布畅流式泡罩(9)的罩盖(13)上有一根中心管(12),中心管(12)的上部开设有2~6个导沙孔(11),导沙孔(11)的的方向为水平或斜向下,导沙孔(11)的高度靠近粒子循环管(4)的下管口,中心管(12)的直径是粒子循环管(4)直径的1/5~1/2;罩盖(13)开设有纵向布液孔(14);泡罩裙部(19)开设有径向布液的大孔(15)和小孔(16),小孔(16)的下边缘设置有斜向上的导流片(18);大孔(15)与小孔(1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少青俞天兰彭德其俞秀民支校衡罗健康吴金香刘桂英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工学院帅科机械清洗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