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用扶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990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公共交通用扶手。公共交通用扶手,包括:套管;连杆,所述连杆滑动套设在所述套管内,且所述连杆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套管的下方;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杆的底端;吊环,所述吊环设置在所述安装块的下方;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开设在所述套管的内壁上,且所述环形凹槽的底部设置为开口;环形安装块,所述环形安装块固定安装在所述环形凹槽的顶部内壁上;三个弧形制动块,三个所述弧形制动块呈环形固定安装在所述环形安装块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公共交通用扶手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可快速方便的对吊环和连杆进行调节,从而方便了扶手的使用,同时也提高了扶手的使用效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公共交通用扶手
本技术涉及扶手
,尤其涉及一种公共交通用扶手。
技术介绍
2012年,《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城市公共交通具有集约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交通拥堵、转变城市交通发展方式、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提高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选择。在很多时候公共交通工具都为大多数人出行的首要选择,但是在上下班高峰期、节假日等人流量大的时间,公车和地铁上经常出现竖直落地扶手位置不够、人们聚集在放置落地扶手的门口处以至于乘客无法方便顺利上下车的情况,乘车安全性因此降低、公共交通内部出现空间浪费的状况。经观察发现,在公交和地铁车厢中人们倾向于聚集在出入口处有竖直支撑柱的地方,以便于在车辆启动或刹车时能抓握以保持平衡,而车厢内部中设置的具有一定高度的拉环,对于一些身材矮小的人来说比较难抓握,对使用的人群有一定限制,于是出现了部分乘客无法抓握扶手的现象。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公共交通用扶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可快速方便的对吊环和连杆进行调节,从而方便了扶手的使用,同时也提高了扶手的使用效率的公共交通用扶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公共交通用扶手,包括:套管;连杆,所述连杆滑动套设在所述套管内,且所述连杆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套管的下方;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杆的底端;吊环,所述吊环设置在所述安装块的下方;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开设在所述套管的内壁上,且所述环形凹槽的底部设置为开口;环形安装块,所述环形安装块固定安装在所述环形凹槽的顶部内壁上;三个弧形制动块,三个所述弧形制动块呈环形固定安装在所述环形安装块的底部,所述弧形制动块与所述连杆相适配;螺纹连接环,所述螺纹连接块螺纹安装在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螺纹连接环的底部延伸至所述环形凹槽的下方;旋套,所述旋套固定安装在所述螺纹连接环的底部,且所述旋套套设在所述连杆的外侧。优选的,所述环形凹槽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螺纹连接环的外壁上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啮合。优选的,所述安装块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吊环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贯穿所述安装孔。优选的,所述套管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连杆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套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设有四个呈环形分布的螺栓。优选的,所述套管的外侧开设有环形放置槽,所述套管的外侧开设有环形定位槽,所述环形定位槽与所述环形放置槽相连通,所述环形定位槽内设有透明硅胶套。优选的,所述弧形制动块和所述螺纹连接环均设有斜面,所述弧形制动块与所述螺纹连接环相适配。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公共交通用扶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公共交通用扶手,所述环形凹槽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螺纹连接环的外壁上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啮合,所述弧形制动块和所述螺纹连接环均设有斜面,所述弧形制动块与所述螺纹连接环相适配,通过螺纹连接环与套管螺纹连接,弧形制动块和所述连接环上的斜面,可在螺纹连接环转动的同时向上运动时有力的推动弧形制动块运动,从而方便了弧形制动块对连杆的制动,所述套管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连杆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可防止连杆转动,同时可对连杆进行有效的限位,所述套管的外侧开设有环形放置槽,所述套管的外侧开设有环形定位槽,所述环形定位槽与所述环形放置槽相连通,所述环形定位槽内设有透明硅胶套,环形放置槽内可防止海报等标签或广告纸,从而可起到有效宣传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公共交通用扶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中所示的弧形制动块在环形安装块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套管,2、连杆,3、安装块,4、吊环,5、环形凹槽,6、弧形制动块,7、环形安装块,8、螺纹连接环,9、旋套,10、连接带,11、限位槽,12、限位块,13、安装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公共交通用扶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中所示的弧形制动块在环形安装块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公共交通用扶手包括:套管1;连杆2,所述连杆2滑动套设在所述套管1内,且所述连杆2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套管1的下方;安装块3,所述安装块3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杆2的底端;吊环4,所述吊环4设置在所述安装块3的下方;环形凹槽5,所述环形凹槽5开设在所述套管1的内壁上,且所述环形凹槽5的底部设置为开口;环形安装块7,所述环形安装块7固定安装在所述环形凹槽5的顶部内壁上;三个弧形制动块6,三个所述弧形制动块6呈环形固定安装在所述环形安装块7的底部,所述弧形制动块6与所述连杆2相适配;螺纹连接环8,所述螺纹连接块8螺纹安装在所述环形凹槽5内,所述螺纹连接环8的底部延伸至所述环形凹槽5的下方;旋套9,所述旋套9固定安装在所述螺纹连接环8的底部,且所述旋套9套设在所述连杆2的外侧。所述环形凹槽5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螺纹连接环8的外壁上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啮合。所述安装块3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吊环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贯穿所述安装孔。所述套管1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11,所述连杆2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2,所述限位块12与所述限位槽1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套管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块13,所述安装块13上设有四个呈环形分布的螺栓。所述套管1的外侧开设有环形放置槽,所述套管1的外侧开设有环形定位槽,所述环形定位槽与所述环形放置槽相连通,所述环形定位槽内设有透明硅胶套14。所述弧形制动块6和所述螺纹连接环8均设有斜面,所述弧形制动块6与所述螺纹连接环8相适配。本技术提供的公共交通用扶手的工作原理如下:将本装置安装在公共交通工具的顶部,如公交车的顶部,地铁的顶部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人可抓住吊环4、套管1和连杆2对身体进行支撑,当使用者较矮用手需要高举才能抓住吊环4、套管1和连杆2时,此时可以通过自己或他人转动旋套9,旋套9带动螺纹连接环8转动的同时向下运动,直至螺纹连接环8与弧形制动块6脱离接触,此时弧形制动块6与连杆2脱离接触,此时就可拉动连杆2在套管1内滑动,从而可调节吊环4的高度,直至吊环4从下降到合适位置,反向转动旋套9,旋套9带动螺纹连接环8转动的同时向上运动,螺纹连接环8推动弧形制动块6运动,直至旋套9的顶部与套管1的底部相接触时,此时弧形制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共交通用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n套管;/n连杆,所述连杆滑动套设在所述套管内,且所述连杆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套管的下方;/n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杆的底端;/n吊环,所述吊环设置在所述安装块的下方;/n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开设在所述套管的内壁上,且所述环形凹槽的底部设置为开口;/n环形安装块,所述环形安装块固定安装在所述环形凹槽的顶部内壁上;/n三个弧形制动块,三个所述弧形制动块呈环形固定安装在所述环形安装块的底部,所述弧形制动块与所述连杆相适配;/n螺纹连接环,所述螺纹连接环 螺纹安装在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螺纹连接环的底部延伸至所述环形凹槽的下方;/n旋套,所述旋套固定安装在所述螺纹连接环的底部,且所述旋套套设在所述连杆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共交通用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套管;
连杆,所述连杆滑动套设在所述套管内,且所述连杆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套管的下方;
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杆的底端;
吊环,所述吊环设置在所述安装块的下方;
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开设在所述套管的内壁上,且所述环形凹槽的底部设置为开口;
环形安装块,所述环形安装块固定安装在所述环形凹槽的顶部内壁上;
三个弧形制动块,三个所述弧形制动块呈环形固定安装在所述环形安装块的底部,所述弧形制动块与所述连杆相适配;
螺纹连接环,所述螺纹连接环螺纹安装在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螺纹连接环的底部延伸至所述环形凹槽的下方;
旋套,所述旋套固定安装在所述螺纹连接环的底部,且所述旋套套设在所述连杆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共交通用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螺纹连接环的外壁上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毅苗江雯琦郑静宇黄子轩陆国政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