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隧道巡检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760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缆隧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缆隧道巡检机器人,包括轨道和机器人本体;轨道为工字结构;机器人本体的两侧设有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两根支杆靠近机器人本体的一端均与机器人本体转动连接,另一端均设有连接部,连接部设有与轨道的侧壁接触的滚轮;连接部的底部设有若干用于支撑机器人本体的支撑轮;机器人本体的顶部前端设有第三支杆,其远离机器人本体的一端设有与轨道底部滑动连接的主动导轮;主动导轮通过传动机构与机器人本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满足巡检要求的情况下,有效减少行走部件;并且巡检机器人的主体部分位于轨道的下侧,使巡检机器人的巡检视线更加开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隧道巡检机器人
本技术属于电缆隧道
,尤其涉及一种电缆隧道巡检机器人。
技术介绍
电缆隧道是指用于容纳大量敷设在电缆支架上的电缆的走廊或隧道式构筑物。电缆隧道除了让隧道能更好地保护电缆,还能够使人们对电缆的检查和维修都很方便。在目前的电缆隧道巡查中,通常是人工巡检,由人力行为进行电缆隧道的安全检查。由于人力巡检的检查方式对于长距离电缆隧道来说,会花费很多的时间,使得巡检效率不高。基于此,有的电缆设备单位开发出专门用于电缆隧道巡检的机器人,以此来提高电缆隧道的巡检效率。但是,这些巡检机器人的导向机构不完善,为了满足合理的转向要求,使整个导向机构的部件繁多,重量较大,依次使得功率消耗较大,而且,巡检机器人一般悬挂在轨道中部或则上部,其巡检视线很容易被轨道遮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隧道巡检机器人,能够在满足巡检要求的情况下,减少行走部件,有效减少行走部件;并且巡检机器人的主体部分位于轨道的下侧,使巡检机器人的巡检视线更加开阔。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缆隧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隧道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n沿电缆隧道的路径设置且位于电缆隧道顶部的轨道(1),所述轨道(1)为工字结构;以及/n机器人本体(2);/n其中,所述机器人本体(2)的两侧设有第一支杆(3)和第二支杆(4),两根支杆靠近机器人本体(2)的一端均与机器人本体(2)转动连接,另一端均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有与轨道(1)的侧壁接触的滚轮(5);所述连接部的底部设有若干用于支撑机器人本体(2)的支撑轮(6);/n所述机器人本体(2)的顶部前端设有第三支杆(7),其远离机器人本体(2)的一端设有与轨道(1)底部滑动连接的主动导轮(8);所述主动导轮(8)通过传动机构与机器人本体(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隧道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沿电缆隧道的路径设置且位于电缆隧道顶部的轨道(1),所述轨道(1)为工字结构;以及
机器人本体(2);
其中,所述机器人本体(2)的两侧设有第一支杆(3)和第二支杆(4),两根支杆靠近机器人本体(2)的一端均与机器人本体(2)转动连接,另一端均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有与轨道(1)的侧壁接触的滚轮(5);所述连接部的底部设有若干用于支撑机器人本体(2)的支撑轮(6);
所述机器人本体(2)的顶部前端设有第三支杆(7),其远离机器人本体(2)的一端设有与轨道(1)底部滑动连接的主动导轮(8);所述主动导轮(8)通过传动机构与机器人本体(2)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隧道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杆(9)、第一传动齿(10)和电机(11);所述传动杆(9)的一端穿过主动导轮(8)并与主动导轮(8)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9)的另一端设有第二传动齿(12);所述电机(11)设置于机器人本体(2)的内部,其主动端与第一传动齿(10)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齿(10)通过链条(13)与第二传动齿(12)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先锋王庆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伏佳安达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