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药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760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送药机器人,包括:药箱本体,其内设置有多个腔体,在每个腔体设置有能够从腔体的开口抽出的抽屉,所述药箱本体从上至下分别为低温存药区和常温存药区,其中,所述低温存药区的抽屉包括:隔板,其将抽屉的空间分割成上下两层,下层用于放置冰袋,上层用于放置药物;网格板,其设置在抽屉内;温度传感器;重量传感器;显示屏,其设置在药箱本体上端面的中部;斜支撑架,其包括两个连接端和连接杆;理药台,其设置在药箱本体上端面上;药品信息扫描端,其设置在药箱本体上端面上;患者信息扫描端,其设置在药箱本体的侧端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送药机器人可自动送药至患者床旁,节省了人力的同时,通过信息化系统可以保证药品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送药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送药机器人。
技术介绍
目前患者拿取出院带药有两种形式,一是在出院当天患者或家属持相关证明文件到药房开设的出院带药窗口拿取出院带药,药师进行简单的用药指导。该种方式存在的问题是患者高龄、行动不便或者没有家属时,往返于病房、住院处、药房增加了患者负担,药师虽然能够当面进行用药指导,但是时间有限,内容不能详尽。另一种模式是药房调剂好患者的出院带药后配送至病区,患者在离开病房时由病区护士将出院带药交给患者,同时进行用药指导,该种方式虽然避免了患者路途中的往返,但是存在着如下弊端:1、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护士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5‰,而我国只有1‰左右,尚缺数百万名护士,我国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严重不足。并且,护士平时工作繁重、压力大,因此,护士为病人送药时极易出错,也费时;2、护士并非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无法进行专业而又详细的用药指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减轻患者负担,代替护工送药,准确率高,安全性高的送药机器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送药机器人,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送药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n药箱本体,其为箱体结构,所述药箱本体内设置有多个腔体,所述腔体呈多行多列结构,每个所述腔体均设置有朝向一侧的开口,在每个腔体设置有能够从腔体的开口抽出的抽屉(1),所述药箱本体从上至下分别为低温存药区和常温存药,其中,/n所述低温存药区的抽屉包括:隔板,其设置在抽屉底板的上方,将所述抽屉的空间分割成上下两层,下层用于放置冰袋,上层用于放置药物;/n网格板,其设置在所述抽屉(1)内,用于将不同种类的药品分隔开;/n温度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抽屉(1)内,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药箱本体的主控装置连接;/n重量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抽屉底板上,所述重量传感器与所述药箱...

【技术特征摘要】
1.送药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药箱本体,其为箱体结构,所述药箱本体内设置有多个腔体,所述腔体呈多行多列结构,每个所述腔体均设置有朝向一侧的开口,在每个腔体设置有能够从腔体的开口抽出的抽屉(1),所述药箱本体从上至下分别为低温存药区和常温存药,其中,
所述低温存药区的抽屉包括:隔板,其设置在抽屉底板的上方,将所述抽屉的空间分割成上下两层,下层用于放置冰袋,上层用于放置药物;
网格板,其设置在所述抽屉(1)内,用于将不同种类的药品分隔开;
温度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抽屉(1)内,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药箱本体的主控装置连接;
重量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抽屉底板上,所述重量传感器与所述药箱本体的主控装置连接;
显示屏(3),其设置在所述药箱本体上端面的中部;
斜支撑架,其包括两个连接端和连接杆,所述连接端与设置在所述显示屏两侧的连接孔连接,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有固定所述斜支撑架在所述连接孔内转动位置的卡接结构,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药箱本体的上端面接触;
理药台(4),其设置在所述药箱本体上端面上;
药品信息扫描端(2),其设置在所述药箱本体上端面上;
患者信息扫描端(9),其设置在所述药箱本体的侧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药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箱本体上设置有塑料袋自动售卖机(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药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虹刘彦杰刘丽宏赵曼曼于晓佳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