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搬运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757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动搬运机械手,包括安装仓,所述安装仓两端的中间位置处对称设置有条形通槽,所述安装仓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电动升降杆,且电动升降杆的输出端安装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两端通过条形通槽延伸至安装仓的外侧,所述安装杆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抵板,所述安装杆的另一端安装有安装块,且安装块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校正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滑槽、第一抵板、第二抵板、活动板、固定螺栓、第二转动块、条形通槽、安装杆和滑块的配合使用,可以实现对电动升降杆的升降高度进行快速精确限定,保证每次升降的高度都能十分的精确,避免材料在夹置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偏差而碰撞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动搬运机械手
本技术涉及工业生产
,具体为一种气动搬运机械手。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装置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在需要固定举起较重的材料时,往往需要用到气动搬运机械手。当前的气动搬运机械手在通过气压缸进行升降运动时,由于气压缸本身工作原理的限制,使得气压缸升降过程中的精确度难以保证,无法保证每次都能升降到指定的高度位置,可能会造成机械手无法将材料准确的送到指定位置处,影响材料的后续加工生产,且当前的气动搬运机械手在长期工作的过程中,滑槽与滑块之间出现磨损,导致气动搬运机械手升降的发生偏差,不利于气动搬运机械手将夹持的材料准确送至指定位置处,继续使用该气动搬运机械手也会给气压缸带来较大的升降负担,加大电量的损耗,同时当前的气动搬运机械手往往只通过一组夹置固定结构将材料固定,对材料的固定效果有限,无法进一步提高气动搬运机械手的夹持固定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动搬运机械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动搬运机械手,包括安装仓(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仓(2)两端的中间位置处对称设置有条形通槽(16),所述安装仓(2)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电动升降杆(19),且电动升降杆(19)的输出端安装有安装杆(17),所述安装杆(17)的两端通过条形通槽(16)延伸至安装仓(2)的外侧,所述安装杆(17)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抵板(11),所述安装杆(17)的另一端安装有安装块(4),且安装块(4)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校正机构,所述安装块(4)远离安装仓(2)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夹持机构,所述安装仓(2)靠近第一抵板(11)一端的一侧设置有滑槽(10),且滑槽(10)的内部设置有滑块(18),所述滑块(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搬运机械手,包括安装仓(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仓(2)两端的中间位置处对称设置有条形通槽(16),所述安装仓(2)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电动升降杆(19),且电动升降杆(19)的输出端安装有安装杆(17),所述安装杆(17)的两端通过条形通槽(16)延伸至安装仓(2)的外侧,所述安装杆(17)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抵板(11),所述安装杆(17)的另一端安装有安装块(4),且安装块(4)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校正机构,所述安装块(4)远离安装仓(2)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夹持机构,所述安装仓(2)靠近第一抵板(11)一端的一侧设置有滑槽(10),且滑槽(10)的内部设置有滑块(18),所述滑块(18)的外侧设置有活动板(13),所述活动板(13)远离滑块(18)的一侧螺纹设置有固定螺栓(14),所述活动板(13)的顶部设置有螺纹杆(21),且螺纹杆(21)的顶端设置有第二转动块(15),所述螺纹杆(21)的底端穿过活动板(13)设置有与第一抵板(11)相互配合的第二抵板(12),所述安装仓(2)的顶部设置有控制面板(1),所述控制面板(1)通过导线与电动升降杆(19)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搬运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持机构包括电动气压缸(5)、限位环(6)、U型夹板(7)、限位杆(8)和第二连接杆(28),所述安装块(4)远离安装杆(17)一端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杆(8),且限位杆(8)的外侧套设有限位环(6),所述限位杆(8)远离安装块(4)底端的顶部和底部对称铰接有U型夹板(7),所述限位环(6)靠近U型夹板(7)一端的顶部和底部对称铰接有第二连接杆(28),且第二连接杆(28)的另一端与U型夹板(7)铰接,所述安装块(4)靠近限位杆(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伟崔俊荣陆善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雷恩斯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