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9652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门窗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打磨装置,包括机架以及两组横跨并列设置在机架两侧的打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两侧设有用于调节两组打磨组件距离的横向调节组件,打磨组件均包括移动板以及设于移动板上的两个打磨机构,移动板上设有用于调节两个打磨机构距离的纵向调节组件。通过设置横向调节组件和纵向调节组件,使打磨机构对准待打磨的框架,能够针对不同尺寸的框架进行调整,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打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门窗加工
,尤其涉及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铝型材门窗框架焊接好之后,接口上会出现由焊屑形成的凹凸不平的平面,此时,需要使用打磨设备对接口上的焊屑进行打磨处理,减轻人员的负担。然而,现有的打磨设备难以调整打磨机构的位置,适用范围窄,不能针对不同尺寸的框架进行调整,导致每一种尺寸的框架需要使用专门的设备进行打磨加工,占用场地,而且增加企业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打磨机构以及具有该打磨机构的打磨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打磨机构,包括安装座、动力头和磨刷,安装座包括背板、顶板和底板,顶板和底板分别位于背板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设有升降轴棒,升降轴棒位于背板的对侧,背板上设有升降板,升降板通过升降滑块活动设置在背板上,动力头位于升降板上,磨刷安装在动力头上,顶板上设有用于驱动升降板带动动力头升降动作的升降气缸,升降板与升降气缸的伸出端连接。所述顶板和底板靠近动力头的一端分别设有用于动力头升降的活动口;所述升降板通过轴套与升降轴棒连接,顶板与升降板顶抵设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位于升降板的一侧。所述背板上设有与升降滑块相适配的滑台。包含所述打磨机构的打磨装置,包括机架以及两组横跨并列设置在机架两侧的打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两侧设有用于调节两组打磨组件距离的横向调节组件,打磨组件均包括移动板以及设于移动板上的两个打磨机构,移动板上设有用于调节两个打磨机构距离的纵向调节组件。所述移动板滑动设置在机架上,机架上设有用于移动板在机架两侧滑移的横向导轨。所述横向调节组件包括两组横向调节单元和横向调节皮带,横向调节单元包括横向调节手轮、第一正反螺纹丝杆和横向调节皮带轮,横向调节手轮和横向调节皮带轮分别连接第一正反螺纹丝杆的两端,两组横向调节单元通过横向调节皮带连接。所述打磨机构滑动设置在移动板上,移动板上设有用于打磨机构在移动板上滑移的纵向导轨。所述纵向调节组件包括两组纵向调节单元和纵向调节皮带,纵向调节单元包括纵向调节手轮、第二正反螺纹丝杆和纵向调节皮带轮,纵向调节手轮和纵向调节皮带轮分别连接第二正反螺纹丝杆的两端,两组纵向调节单元通过纵向调节皮带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横向调节组件和纵向调节组件,使打磨机构对准待打磨的框架,能够针对不同尺寸的框架进行调整,适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打磨机构的立体图。图2为打磨机构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打磨装置的主视图。图4为打磨装置的俯视图。图5为打磨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一。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图。图7为打磨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二。图8为图7中B处的放大图。图中:1、机架,2、打磨组件,3、打磨机构,301、动力头,302、磨刷,303、背板,304、顶板,305、底板,306、活动口,307、升降轴棒,308、升降板,309、升降滑块,310、滑台,311、轴套,312、升降气缸,313、缓冲弹簧,4、横向调节组件,41、横向调节皮带,42、横向调节手轮,43、第一正反螺纹丝杆,44、横向调节皮带轮,5、移动板,6、横向导轨,7、纵向导轨,8、纵向调节组件,81、纵向调节皮带,82、纵向调节手轮,83、第二正反螺纹丝杆,84、纵向调节皮带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一种打磨机构3,包括安装座、动力头301和磨刷302,安装座包括背板303、顶板304和底板305,顶板304和底板305分别位于背板303的两端,并且顶板304和底板305靠近动力头301的一端分别设有用于动力头301升降的活动口306,顶板304与底板305之间设有升降轴棒307,升降轴棒307位于背板303的对侧,背板303上设有升降板308,升降板308通过升降滑块309活动设置在背板303上,背板303上设有与升降滑块309相适配的滑台310,升降板308通过轴套311与升降轴棒307连接,动力头301位于升降板308上,磨刷302安装在动力头301上,顶板304上设有用于驱动升降板308带动动力头301升降动作的升降气缸312,升降板308与升降气缸312的伸出端连接。顶板304与升降板308顶抵设有缓冲弹簧313,缓冲弹簧313位于升降板308的一侧。打磨时,通过升降气缸312带动升降板308沿背板303上下升降运动,升降板308通过轴套311与升降轴棒307连接,使升降板308平稳地上下运动,并且顶板304与底板305之间顶抵的缓冲弹簧313,能够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如图3-8所示,包含打磨机构3的打磨装置,包括机架1以及两组横跨并列设置在机架两侧的打磨组件2,机架1两侧设有用于调节两组打磨组件2距离的横向调节组件4,打磨组件2均包括移动板5以及设于移动板5上的两个打磨机构3,移动板5上设有用于调节两个打磨机构距离的纵向调节组件8。移动板5滑动设置在机架1上,机架1上设有用于移动板5在机架两侧滑移的横向导轨6。横向调节组件4包括两组横向调节单元和横向调节皮带41,横向调节单元包括横向调节手轮42、第一正反螺纹丝杆43和横向调节皮带轮44,横向调节手轮42和横向调节皮带轮44分别连接第一正反螺纹丝杆43的两端,两组横向调节单元通过横向调节皮带41连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当第一正反螺纹丝杆43转动时,装配在第一正反螺纹丝杆43上面的两个螺母分别朝不同的方向移动,能够实现第一正反螺纹丝43的2个方向移动。通过横向调节皮带41连接两组横向调节单元,保证了两组横向调节单元的同步移动,保持每组打磨组件并列在机架1的前后两侧。横向调节组件4用于调节两组打磨组件之间的距离,实际上按照框架的长度调节两组打磨组件的位置,使两组打磨组件分别对应框架长边的接口两端。横向调节机构4采用手动调节的方式,使用方便,而且应用范围广。如果将手动调节更换为带有气缸或者电机驱动的调节方式,根据每一种不同长度的框架,都需要设置不同的控制值,或者更换不同行程的气缸以及不同类型的电机来实现打磨机构3的位置调整,操作麻烦,而且设备的成本高。打磨机构3滑动设置在移动板5上,移动板5上设有用于打磨机构3在移动板5上滑移的纵向导轨7。纵向调节组件8包括两组纵向调节单元和纵向调节皮带81,纵向调节单元包括纵向调节手轮82、第二正反螺纹丝杆83和纵向调节皮带轮84,纵向调节手轮82和纵向调节皮带轮84分别连接第二正反螺纹丝杆83的两端,两组纵向调节单元通过纵向调节皮带81连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当第二正反螺纹丝杆83转动时,装配在第二正反螺纹丝杆83上面的两个螺母分别朝不同的方向移动,能够实现第二正反螺纹丝杆83的2个方向移动。通过纵向调节皮带81连接两组纵向调节单元,保证了两组纵向调节单元的同步移动,保持位于同一移动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打磨装置,包括机架以及两组横跨并列设置在机架两侧的打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两侧设有用于调节两组打磨组件距离的横向调节组件,打磨组件均包括移动板以及设于移动板上的两个打磨机构,所述打磨机构包括安装座、动力头和磨刷,安装座包括背板、顶板和底板,顶板和底板分别位于背板的两端,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设有升降轴棒,升降轴棒位于背板的对侧,背板上设有升降板,升降板通过升降滑块活动设置在背板上,动力头位于升降板上,磨刷安装在动力头上,顶板上设有用于驱动升降板带动动力头升降动作的升降气缸,升降板与升降气缸的伸出端连接,移动板上设有用于调节两个打磨机构距离的纵向调节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磨装置,包括机架以及两组横跨并列设置在机架两侧的打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两侧设有用于调节两组打磨组件距离的横向调节组件,打磨组件均包括移动板以及设于移动板上的两个打磨机构,所述打磨机构包括安装座、动力头和磨刷,安装座包括背板、顶板和底板,顶板和底板分别位于背板的两端,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设有升降轴棒,升降轴棒位于背板的对侧,背板上设有升降板,升降板通过升降滑块活动设置在背板上,动力头位于升降板上,磨刷安装在动力头上,顶板上设有用于驱动升降板带动动力头升降动作的升降气缸,升降板与升降气缸的伸出端连接,移动板上设有用于调节两个打磨机构距离的纵向调节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和底板靠近动力头的一端分别设有用于动力头升降的活动口;所述升降板通过轴套与升降轴棒连接,顶板与升降板顶抵设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位于升降板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上设有与升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宇熊寅丞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智多慧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