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具体地指一种广泛用于炼油、化工、轻工等过程工业中的低流阻壳程结构管壳式换热器。在炼油、化工、轻工等过程工业中,常使用大量的换热器来使工艺物流加热/冷却(冻)到工艺规定的温度及回收工艺物流的热/冷量。在过程工业中使用得最多的是管壳式换热器,约占所用换热器的70-90%。目前,普遍使用的壳程换热管支撑板主要有弓型折流板、盘环形折流板和折流杆。上述壳程结构中,弓型和盘环形折流板壳程结构为使用得最早和最广泛的,其传热与流阻计算模型完备、制造工艺成熟,然而,由于其壳程流体横向掠过传热管这一固有缺陷,使得其壳程流阻大、且还可能导致传热管的振动而破坏换热器。中国专利96245049.9公开了一种折流杆壳程结构,解决了壳程流阻大的缺陷,但其安装工艺较复杂,传热性能较差。在尾花英朗著,徐中权译,由烃加工出版社(北京)1987年出版的《热交换器设计手册》(下册)中,曾经提出过一种壳程支承结构——孔口形折流板,其流阻很小,但传热性能差、且在用于不太干净的流体时因传热管与支承孔间的间歇很窄而容易堵塞管孔。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改进孔口形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流阻壳程结构管壳式换热器,它包括封头、管板、强化传热管、壳体、支承板、壳程隔板、管箱以及管程隔板等,其特征在于:在壳体中加设1~4块与传热管轴平行的壳程隔板;在孔口形支承板上开设有主流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清华,陈步宁,陈广怀,庄礼贤,王文劲,华贲,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