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艺冷凝液回收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442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艺冷凝液回收工艺,包含泵(3、10)、收集槽(2、9)、冷凝器(1),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泵(3、10)的出口管线(11)的阀前设置两条管线(5、6),管线(6)上设置的立式U型管换热器(7)置于上述收集槽(9)上,立式U型管换热器(7)的外壁上部设置放空口(14),管线(5、6)均分别连接立式U型管换热器(7)顶部若干个喷淋器,立式U型管换热器(7)壳程物料为管线(5、6)内的工艺冷凝液,管程为循环水,减少了高温冷凝液的损耗,降低了能耗。(*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艺冷凝液回收工艺,适用于化工生产中工艺冷凝液经冷却降温后循环使用。
技术介绍
化工生产中产生大量的工艺冷凝液,在尿素生产过程中的冷凝液来源于两部分,一部分是压缩机透平使用后的蒸汽冷凝液,它通过冷凝器1冷凝后进入收集槽2由泵3经管线11、12送往界外,另一部分是除压缩机外的蒸汽冷凝液,它没有经过任何冷却方法而汇至收集槽9内,温度高达100℃,在收集槽9内的冷凝液因蒸发造成大量的损耗,为了降低收集槽9内液体的温度,需从管线8引入脱盐水降温,由泵10经管线11、12送往界外,出现了一方面经冷凝器1冷凝后的冷凝液送往界外而收集槽9需从管线8引入脱盐水降温致使能耗增加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利用了压缩机透平使用后的蒸汽冷凝液经冷凝后作为冷煤冷却收集槽9内的冷凝液,减少高温冷凝液的损耗。在泵3、10的出口管线11的阀前设置两条管线5、6,管线6上设置的立式U型管换热器7置于上述收集槽9上,立式U型管换热器7的外壁上部设置放空口14,管线5、6均分别连接立式U型管换热器7顶部,管线5、6分别连接U型管换热器7顶部若干个喷淋器,立式U型管换热器7壳程物料为管线5、6内的工艺冷凝液,管程为循环水。管线5内的工艺冷凝液温度为38℃~43℃,管线6内的工艺冷凝液温度为82℃~100℃,循环水的温度为20℃~36℃。本专利技术每小时可回收闪蒸冷凝液1.3吨,使收集槽中冷凝液的温度由100℃降至75℃~80℃,减少冷凝液的闪蒸量0.8吨/小时、外界脱盐水85吨,同时,由于压缩机透平使用后的蒸汽冷凝液是作为一种低温喷淋冷煤而不停地汇集到收集槽中,使收集槽的冷凝液得到了及时地补充,避免了因收集槽抽空而给生产带来的不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工艺流程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说明管线5、6内的冷凝液经U型管换热器7冷却后与收集槽9内上升的闪蒸蒸汽冷凝吸收使收集槽9槽内的冷凝液温度下降,少量闪蒸汽由换热器壳侧上部放空口14放空,而混合冷却后的冷凝液经离心泵3、10由管路11、12一起送往界外。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压缩机透平使用后的蒸汽冷凝液经冷却器1冷却后温度为38℃并进入收集槽2内,管线11上两个阀门均关闭,通过泵3由管线5输送至U型管换热器7顶部5个喷淋器,外部温度为100℃的蒸汽冷凝液进入收集槽9内通过泵10由管线6输送至U型管换热器7顶部8个喷淋器,二股冷凝液经喷淋通过管程物料为循环水、温度为20℃的U型管换热器后进入收集槽9,当收集槽9内温度为75℃时,关闭管线5、6上的阀门,开启管线11左侧及管线12上阀门,冷凝液输送至界外。实施例2 压缩机透平使用后的蒸汽冷凝液经冷却器1冷却后温度为41℃并进入收集槽2内,管线11上两个阀门均关闭,通过泵3由管线5输送至U型管换热器7顶部5个喷淋器,外部温度为100℃的蒸汽冷凝液进入收集槽9内通过泵10由管线6输送至U型管换热器7顶部8个喷淋器,二股冷凝液经喷淋通过管程物料为循环水、温度为30℃的U型管换热器后进入收集槽9,当收集槽9内温度为78℃时,关闭管线5、6上的阀门,开启管线11左侧及管线12上阀门,冷凝液输送至界外。实施例3 压缩机透平使用后的蒸汽冷凝液经冷却器1冷却后温度为43℃并进入收集槽2内,管线11上两个阀门均关闭,通过泵3由管线5输送至U型管换热器7顶部5个喷淋器,外部温度为100℃的蒸汽冷凝液进入收集槽9内通过泵10由管线6输送至U型管换热器7顶部8个喷淋器,二股冷凝液经喷淋通过管程物料为循环水、温度为36℃的U型管换热器后进入收集槽9,当收集槽9内温度为80℃时,关闭管线5、6上的阀门,开启管线11左侧及管线12上阀门,冷凝液输送至界外。权利要求1.一种工艺冷凝液回收工艺,包含泵(3、10)、收集槽(2、9)、冷凝器1,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泵(3、10)的出口管线(11)的阀前设置两条管线(5、6),管线(6)上设置的立式U型管换热器(7)置于上述收集槽(9)上,立式U型管换热器(7)的外壁上部设置放空口(14),管线(5、6)均分别连接立式U型管换热器(7)顶部若干个喷淋器,立式U型管换热器(7)壳程物料为管线(5、6)内的工艺冷凝液,管程为循环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艺冷凝液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管线(5)内的工艺冷凝液温度为38℃~43℃,管线(6)内的工艺冷凝液温度为82℃~100℃,循环水的温度为20℃~36℃。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艺冷凝液回收工艺,包含泵(3、10)、收集槽(2、9)、冷凝器(1),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泵(3、10)的出口管线(11)的阀前设置两条管线(5、6),管线(6)上设置的立式U型管换热器(7)置于上述收集槽(9)上,立式U型管换热器(7)的外壁上部设置放空口(14),管线(5、6)均分别连接立式U型管换热器(7)顶部若干个喷淋器,立式U型管换热器(7)壳程物料为管线(5、6)内的工艺冷凝液,管程为循环水,减少了高温冷凝液的损耗,降低了能耗。文档编号F28D7/00GK1508505SQ0213983公开日2004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13日专利技术者刘向红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巴陵分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艺冷凝液回收工艺,包含泵(3、10)、收集槽(2、9)、冷凝器1,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泵(3、10)的出口管线(11)的阀前设置两条管线(5、6),管线(6)上设置的立式U型管换热器(7)置于上述收集槽(9)上,立式U型管换热器(7)的外壁上部设置放空口(14),管线(5、6)均分别连接立式U型管换热器(7)顶部若干个喷淋器,立式U型管换热器(7)壳程物料为管线(5、6)内的工艺冷凝液,管程为循环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向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巴陵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