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惠群专利>正文

圆管状热管的封口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8422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圆管状热管的封口结构及其制造方法,该热管的一端为管口,其制造方法的步骤包括:(一)压着密接热管的管口;(二)挤压捏合缩小热管的管口;而该圆管状热管的封口结构的特征在于:该热管的管口区域设有凹陷的下凹管壁,该下凹管壁至管口的区域为管壁内侧密接的压扁凹陷区,该压扁凹陷区的近管口端进一步形成体积缩小区;该压扁凹陷区与该体积缩小区的加工成型,使热管的管口的封口缩小区域的面积减小及焊道减短,可缩短焊接时间及易于焊接,尤其利于应用于大口径的热管,同时无须缩管的制程,易于热管前置工程的进行,不但节省成本,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合格率,也提高了热管的功能与质量稳定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尤其涉及一种无须对热管的管口区域进行缩管的封口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电子产品的性能表现优异与否,取决于其运算处理的速度,而电子组件的散热问题,即是影响其运算速度的首要因素。以计算机主机板的中央处理器为例,其主要处理各种指令讯号的传输与程序数值的运算,由于其频率极快而产生高热,进一步影响到电子元件的性质,减缓中央处理器的运算速度,甚至终止操作。因此,电子元件需加装一散热器以保持适当的工作温度,避免过热而中断操作。为加强散热器的散热功能,散热器结构具有热传导效率高并能反复进行吸放热的热管,该热管具有一管体,该管体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管口,管体内装设有毛细组织,并在填充工作流体后,再将该管口进行封口以完成热管的制作。热管与发热的电子元件相接触,热管的受热端吸收热量时,液态工作流体会蒸发成气态,该气态工作流体流经热管内的管道至冷却端冷却后,重新凝结成液态工作流体,通过毛细组织的吸收而回到受热端,使热管成为一具有反复循环的工作流体的散热组件,增进电子元件的散热效果,并维持电子组件的均温环境。而为确保热管的质量与功能的正常,热管的管口的封口需进行焊接密合处理。现有的,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所示,该热管的一端为封闭端24,而另一端为管口25,该管口25以缩管制程先行缩小成细缩部21之后,再以封管模具钳紧该细缩部21形成压扁区22,并在管口25末端施以焊接而形成焊接头23,进而形成永久的封口结构2。上述现有的,其管口缩小成细缩部的主要目的,在于使管口的封口结构区域的体积与面积先行减小,以便焊接工程的进行。然而,热管的管口的缩小虽有利于焊接加工,缩管后的管口外露的毛细组织形状不稳定,使工作流体的充填需以人工操作,不但费时且工资庞大,若在缩管后置入毛细组织与充填工作流体,均因细缩部的形成,提高了置入与充填的困难度,增加了整个缩管的制程及成本,而当欲对大尺寸的热管的管口进行封口处理时,因封口结构不良而需大面积与长焊道的焊接,则除非有昂贵特殊的焊接机具与严格的焊接技术,否则需花费更长的焊接时间才能完成焊接工作;在封口时热管已有高热传导特性,由于焊接的电流极大,在焊接时间加长的情况下,将导致焊接热能通过热管本身大量传导至生产机具与模具各部位而形成高温区,进一步造成机具的零组件的耗损与模具的老化或崩裂,对于生产与操作极为不利,制造的时间成本与无谓的消耗也大为增高。因此,上述现有的,在实际进行热管的封口与制造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有待加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热管的管口的封口结构区域的面积减小,缩短焊接的时间,尤其能有效应用于大口径热管的管口。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热管的管口无须进行缩管制程,降低加工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在热管的加工前置工程中,使毛细组织的装设与工作流体的充填迅速简易,提高热管的功能与质量稳定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主要提供一种,该热管的一端为管口,其制造方法的步骤包括(一)压着密接热管的管口;(二)挤压捏合缩小热管的管口;而该圆管状热管的封口结构的特征在于该热管的封口区域设有凹陷的下凹管壁,该下凹管壁至该管口的区域为管壁内侧密接的压扁凹陷区,该压扁凹陷区在接近管口边缘处进一步形成体积缩小区;该压扁凹陷区与该体积缩小区的加工成型,使热管具有小面积的封口缩小区,无须缩管的制程,并可在大口径热管的焊接封口工程中减少焊接时间,使焊接封口作业易于进行。一种圆管状热管的封口结构,该热管的一端为管口,该热管的管口区域设有凹陷的下凹管壁,该下凹管壁至管口的区域为管壁内侧密接的压扁凹陷区,该压扁凹陷区在近管口端进一步形成体积缩小区,该体积缩小区具有小面积的封口缩小区。所述的圆管状热管的封口结构,其中该压扁凹陷区的切断面为半圆形。所述的圆管状热管的封口结构,其中该压扁凹陷区的切断面为圆弧形。所述的圆管状热管的封口结构,其中该压扁凹陷区的切断面为V形。所述的圆管状热管的封口结构,其中该封口缩小区的切断面为椭圆状。所述的圆管状热管的封口结构,其中该封口缩小区的切断面为管壁扁平对接状。所述的圆管状热管的封口结构,其中该封口缩小区的切断面为卷曲状。所述的圆管状热管的封口结构,其中该封口缩小区的管口进一步加以焊接。所述的圆管状热管的封口结构,其中该压扁凹陷区施以点焊接。所述的圆管状热管的封口结构,其中该压扁凹陷区施以超声波焊接。一种圆管状热管的封口结构的制造方法,该热管的一端为管口,其步骤包括(一)压着密接热管的管口;(二)挤压捏合缩小热管的管口。所述的圆管状热管的封口结构的制造方法,其中步骤(一)的热管的管口摆置于一压着模具中,该压着模具包括有上模和下模,并对该热管的管口区域进行挤压,使热管的管壁形成有下凹管壁,该下凹管壁至管口的区域为管壁内侧密接的压扁凹陷区,该压扁凹陷区近管口处形成两翼部。所述的圆管状热管的封口结构的制造方法,其中步骤(二)的热管的管口在压着模具退模后,一冲压机具对该两翼部进行挤压卷曲,使该压扁凹陷区的管口进一步形成体积缩小区,该体积缩小区具有小面积的封口缩小区。所述的圆管状热管的封口结构的制造方法,其中步骤(二)的封口缩小区的管口进一步加以焊接。所述的圆管状热管的封口结构的制造方法,其中步骤(一)的压扁凹陷区施以点焊接。所述的圆管状热管的封口结构的制造方法,其中步骤(一)的压扁凹陷区施以超声波焊接。附图简要说明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和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附图中,图1是现有热管缩管式封口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圆管状热管的封口结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圆管状热管的封口结构的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圆管状热管的封口结构管口进行压着密接的剖面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圆管状热管的封口结构管口进行压着密接的剖面正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圆管状热管的封口结构管口完成压着密接成压扁凹陷区的立体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圆管状热管的封口结构管口进行挤压捏合成体积缩小区的俯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圆管状热管的封口结构的平面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圆管状热管的封口结构的圆管状管壁的剖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圆管状热管的封口结构的压扁凹陷区的剖视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圆管状热管的封口结构的压扁凹陷区的体积缩小区进一步形成封口缩小区的剖视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圆管状热管的封口结构另一压扁凹陷区的剖视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圆管状热管的封口结构又一压扁凹陷区的剖视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圆管状热管的封口结构另一封口缩小区的剖视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圆管状热管的封口结构又一封口缩小区的剖视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圆管状热管的封口结构进行焊接完成后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圆管状热管的封口结构1及其制造方法,该热管的一端为管口15,其制造方法的步骤包括 (一)压着密接热管的管口请参阅图4和图5所示,将热管的管口15摆置于一压着模具中,该压着模具包括有上模16和下模17,并对该热管的管口15区域进行挤压,而形成如图6所示的结构,使热管的管壁11形成有下凹管壁12,该下凹管壁12至管口15的区域为管壁11内侧密接的压扁凹陷区13,该压扁凹陷区13近管口15处形成两翼部18;其中该压扁凹陷区13可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管状热管的封口结构,该热管的一端为管口,其特征在于:该热管的管口区域设有凹陷的下凹管壁,该下凹管壁至管口的区域为管壁内侧密接的压扁凹陷区,该压扁凹陷区在近管口端进一步形成体积缩小区,该体积缩小区具有小面积的封口缩小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惠群
申请(专利权)人:徐惠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