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秀美专利>正文

一种应用于汽车的减震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7993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汽车的减震座椅,属于汽车技术领域。一种应用于汽车的减震座椅,包括:减震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减震装置顶部水平布置的顶板、铺设于顶板顶部的橡胶垫、铺设于橡胶垫顶部的海绵垫,所述的橡胶垫呈L型半包围减震装置和顶板,所述的海绵垫与橡胶垫形状相匹配,所述的减震装置包括空心框、设置于空心框内的隔板,所述的隔板设置有两个且两隔板将空心框内腔等分成三个缓冲腔,三缓冲腔内均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的减震机构顶端与顶板滑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多重减震缓冲,提高减震效率,使得乘坐人员更加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汽车的减震座椅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车的减震座椅。
技术介绍
在交通工具中,汽车占有重要地位,汽车中的座椅中都安装有减震弹簧,通过减震弹簧进行减震缓冲,使人们感到舒适,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加速或者急刹等情况,造成座椅不止需要对竖直方向上的作用力进行减震,还需要对汽车行进方向的作用力进行减震,但现有的设计容易造成减震弹簧弯曲,进而使得减震弹簧疲劳强度加深,使得减震弹簧使用寿命减少,使得减震弹簧更换时间间隔减小,较为麻烦,提高了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汽车减震作用使用寿命短且对除竖直方向上的作用力其他方向上的作用力减震效果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应用于汽车的减震座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汽车的减震座椅,包括:减震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减震装置顶部水平布置的顶板、铺设于顶板顶部的橡胶垫、铺设于橡胶垫顶部的海绵垫,所述的橡胶垫呈L型半包围减震装置和顶板,所述的海绵垫与橡胶垫形状相匹配;所述的减震装置包括空心框、设置于空心框内的隔板,所述的隔板设置有两个且两隔板将空心框内腔等分成三个缓冲腔,三缓冲腔内均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的减震机构顶端与顶板滑动连接;所述的减震机构包括设置于缓冲腔内的受力杆,所述的受力杆延伸方向平行缓冲腔长度方向,所述的受力杆两端设置有L型连接架,所述的受力杆上设置有两U型连接架,两U型连接架位于两L型连接架之间,两L型连接架和两U型连接架均位于受力杆下方,所述的L型连接架由竖直杆和水平杆组成,水平杆平行受力杆,水平杆背离受力杆的一端与空心框活动连接,水平杆可绕自身轴线方向转动,所述的U型连接架底部和水平杆两侧均设置有第一缓冲组件,第一缓冲组件水平设置且第一缓冲组件延伸方向垂直隔板,第一缓冲组件悬置端与隔板或空心框连接,所述的受力杆活动连接有三传动组件,所述的传动组件竖直向上延伸,传动组件顶端与顶板活动连接,传动组件底部两侧设置有与第一缓冲组件平行的第二缓冲组件,所述的第二缓冲组件悬置端与隔板或空心框连接。优选地,所述的传动组件包括同轴套设于受力杆外部的套环,套环顶部设置有竖直向上延伸的传动杆,所述的传动杆上方设置有竖直布置的滑杆,所述的滑杆底部同轴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有轴向平行套环轴向的固定轴,所述的传动杆顶端套设于固定轴外部,上述的顶板底部开设有与滑杆匹配的滑孔,滑杆顶端匹配设置于滑孔内且滑杆可沿滑孔导向方向滑动,上述的第二缓冲组件设置于套环两侧。优选地,所述的第一缓冲组件与第二缓冲组件结构形状完全一致,第一缓冲组件与水平杆或U型连接架的连接关系和第二缓冲组件与套环的连接关系一致,第一缓冲组件与隔板或者空心框的连接关系和第二缓冲组件与隔板或者空心框的连接关系一致。优选地,所述的第一缓冲组件包括水平布置的中空伸缩杆,中空伸缩杆一端与水平杆或U型连接架底部铰接、中空伸缩杆另一端与隔板或者空心框铰接,所述的中空伸缩杆内同轴设置有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的第二压缩弹簧一端与水平杆或U型连接架底部连接、第二压缩弹簧另一端与隔板或者空心框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汽车的减震座椅,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初始时,受力杆、L型连接架和U型连接架组成的架体向着背离发条的一侧倾斜,便于人员坐下时拉动发条进行减震缓冲,外界的作用力经过海绵垫、橡胶垫的缓冲减震后传导至顶板,顶板通过第一压缩弹簧推动滑杆向下滑动,作用力经过第一压缩弹簧时第一压缩弹簧起缓冲减震的作用,滑杆通过固定轴、传动杆、套环推动受力杆运动,由于初始时受力杆、L型连接架和U型连接架组成的架体向着背离发条的一侧倾斜,所以受力杆、L型连接架和U型连接架组成的架体在作用力的作用下向着背离发条的一侧倾斜运动,此时发条紧缩并起减震缓冲作用,位于受力杆偏转方向相同一侧的第一缓冲组件和第二缓冲组件上的中空伸缩杆和第二压缩弹簧收缩,位于受力杆偏转方向相反一侧的第一缓冲组件和第二缓冲组件上的中空伸缩杆和第二压缩弹簧伸长,此时第二压缩弹簧收缩和伸长均起缓冲减震作用,通过多重减震缓冲,提高减震效率,使得乘坐人员更加舒适,本专利技术可将竖直方向和前后方向的作用力均转换成对受力杆的偏转力,使得,第一压缩弹簧和第二压缩弹簧在受到压力时不发生弯曲,提高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顶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减震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空心框和隔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减震机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减震机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传动组件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缓冲组件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缓冲组件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0、减震装置;110、空心框;120、隔板;130、减震机构;131、受力杆;132、传动组件;1321、套环;1322、传动杆;1323、固定轴;1324、安装槽;1325、滑杆;1326、第一压缩弹簧;133、L型连接架;134、U型连接架;135、第一缓冲组件;1351、中空伸缩杆;1352、第二压缩弹簧;136、第二缓冲组件;137、发条;20、顶板;210、滑孔;30、橡胶垫;40、海绵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机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9所示,一种应用于汽车的减震座椅,包括:减震装置10,还包括:设置于减震装置10顶部水平布置的顶板20、铺设于顶板20顶部的橡胶垫30、铺设于橡胶垫30顶部的海绵垫40,所述的橡胶垫30呈L型半包围减震装置10和顶板20,所述的海绵垫40与橡胶垫30形状相匹配。所述的减震装置10包括空心框110、设置于空心框110内的隔板120,所述的隔板120设置有两个且两隔板120将空心框110内腔等分成三个缓冲腔,三缓冲腔内均设置有减震机构130,所述的减震机构130顶端与顶板20滑动连接。所述的减震机构130包括设置于缓冲腔内的受力杆131,所述的受力杆131延伸方向平行缓冲腔长度方向,所述的受力杆131两端设置有L型连接架133,所述的受力杆131上设置有两U型连接架134,两U型连接架134位于两L型连接架133之间,两L型连接架133和两U型连接架134均位于受力杆131下方,所述的L型连接架133由竖直杆和水平杆组成,水平杆平行受力杆131,水平杆背离受力杆131的一端与空心框110活动连接,水平杆可绕自身轴线方向转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汽车的减震座椅,包括:减震装置(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减震装置(10)顶部水平布置的顶板(20)、铺设于顶板(20)顶部的橡胶垫(30)、铺设于橡胶垫(30)顶部的海绵垫(40),所述的橡胶垫(30)呈L型半包围减震装置(10)和顶板(20),所述的海绵垫(40)与橡胶垫(30)形状相匹配;/n所述的减震装置(10)包括空心框(110)、设置于空心框(110)内的隔板(120),所述的隔板(120)设置有两个且两隔板(120)将空心框(110)内腔等分成三个缓冲腔,三缓冲腔内均设置有减震机构(130),所述的减震机构(130)顶端与顶板(20)滑动连接;/n所述的减震机构(130)包括设置于缓冲腔内的受力杆(131),所述的受力杆(131)延伸方向平行缓冲腔长度方向,所述的受力杆(131)两端设置有L型连接架(133),所述的受力杆(131)上设置有两U型连接架(134),两U型连接架(134)位于两L型连接架(133)之间,两L型连接架(133)和两U型连接架(134)均位于受力杆(131)下方,所述的L型连接架(133)由竖直杆和水平杆组成,水平杆平行受力杆(131),水平杆背离受力杆(131)的一端与空心框(110)活动连接,水平杆可绕自身轴线方向转动,所述的U型连接架(134)底部和水平杆两侧均设置有第一缓冲组件(135),第一缓冲组件(135)水平设置且第一缓冲组件(135)延伸方向垂直隔板(120),第一缓冲组件(135)悬置端与隔板(120)或空心框(110)连接,所述的受力杆(131)活动连接有三传动组件(132),所述的传动组件(132)竖直向上延伸,传动组件(132)顶端与顶板(20)活动连接,传动组件(132)底部两侧设置有与第一缓冲组件(135)平行的第二缓冲组件(136),所述的第二缓冲组件(136)悬置端与隔板(120)或空心框(110)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汽车的减震座椅,包括:减震装置(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减震装置(10)顶部水平布置的顶板(20)、铺设于顶板(20)顶部的橡胶垫(30)、铺设于橡胶垫(30)顶部的海绵垫(40),所述的橡胶垫(30)呈L型半包围减震装置(10)和顶板(20),所述的海绵垫(40)与橡胶垫(30)形状相匹配;
所述的减震装置(10)包括空心框(110)、设置于空心框(110)内的隔板(120),所述的隔板(120)设置有两个且两隔板(120)将空心框(110)内腔等分成三个缓冲腔,三缓冲腔内均设置有减震机构(130),所述的减震机构(130)顶端与顶板(20)滑动连接;
所述的减震机构(130)包括设置于缓冲腔内的受力杆(131),所述的受力杆(131)延伸方向平行缓冲腔长度方向,所述的受力杆(131)两端设置有L型连接架(133),所述的受力杆(131)上设置有两U型连接架(134),两U型连接架(134)位于两L型连接架(133)之间,两L型连接架(133)和两U型连接架(134)均位于受力杆(131)下方,所述的L型连接架(133)由竖直杆和水平杆组成,水平杆平行受力杆(131),水平杆背离受力杆(131)的一端与空心框(110)活动连接,水平杆可绕自身轴线方向转动,所述的U型连接架(134)底部和水平杆两侧均设置有第一缓冲组件(135),第一缓冲组件(135)水平设置且第一缓冲组件(135)延伸方向垂直隔板(120),第一缓冲组件(135)悬置端与隔板(120)或空心框(110)连接,所述的受力杆(131)活动连接有三传动组件(132),所述的传动组件(132)竖直向上延伸,传动组件(132)顶端与顶板(20)活动连接,传动组件(132)底部两侧设置有与第一缓冲组件(135)平行的第二缓冲组件(136),所述的第二缓冲组件(136)悬置端与隔板(120)或空心框(1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琼
申请(专利权)人:杨秀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