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秀美专利>正文

一种应用于汽车的防撞座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2689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汽车的防撞座椅装置,属于汽车技术领域。一种应用于汽车的防撞座椅装置,包括:底盘机构,还包括:设置于底盘机构顶部的后退装置,所述的后退装置用于在汽车追尾前方车辆时将前排座位后移,所述的底盘机构包括汽车底盘、设置于汽车底盘顶面的第四滑槽、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三滑槽,所述的第四滑槽、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延伸方向均平行汽车底盘长度方向,所述的第四滑槽设置于汽车底盘顶部宽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均设置有两个,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在车辆追尾前方车辆时,保护驾驶座位和副驾驶座位的人员,避免受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汽车的防撞座椅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车的防撞座椅装置。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汽车是常用的交通工具,但长时间的使用汽车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交通事故,在一些交通事故中,车辆与前方车辆相撞,如果车速较大,那么车辆头部会破损严重,甚至会波及驾驶位和副驾驶位,造成驾驶员和副驾驶位的乘员受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车辆追尾前方车辆时车头破坏面积大波及驾驶员和副驾驶座位的人员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应用于汽车的防撞座椅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汽车的防撞座椅装置,包括:底盘机构,还包括:设置于底盘机构顶部的后退装置,所述的后退装置用于在汽车追尾前方车辆时将前排座位后移;所述的底盘机构包括汽车底盘、设置于汽车底盘顶面的第四滑槽、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三滑槽,所述的第四滑槽、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延伸方向均平行汽车底盘长度方向,所述的第四滑槽设置于汽车底盘顶部宽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均设置有两个,两第一滑槽分置于第四滑槽两侧,两第二滑槽分置于第四滑槽两侧,两第三滑槽分置于第四滑槽两侧,所述的第二滑槽介于第一滑槽和第三滑槽之间,所述的第一滑槽临近汽车底盘前端,第一滑槽与第四滑槽之间设置有轴孔,所述的轴孔轴向垂直汽车底盘,所述的后退装置设置于汽车底盘顶面且后退装置与第四滑槽、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三滑槽配合;所述的后退装置包括匹配设置于第四滑槽内的第一滑板、后退机构,第一滑板可沿第四滑槽导向方向滑动,第一滑板临近汽车底盘的一端顶面设置有水平布置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的第二连接板延伸方向垂直第一滑板长度方向,第一滑板与第二连接板的中间位置连接,第二连接板两端底部设置有与第三滑槽匹配的第三滑板,第三滑板可沿第三滑槽导向方向滑动,所述的第二连接板两端顶部放置有后排座椅,第一滑板临近第二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与车体连接,电动推杆可推动第一滑板沿第四滑槽导向方向滑动,所述的第一滑板中间位置顶部设置有与第二连接板平行的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两端底部设置有与第二滑槽匹配的第二滑板,第二滑板可沿第二滑槽导向方向滑动,第一连接板两端顶部设置有中间座椅,所述的第一滑板背离电动推杆的一端两侧设置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延伸方向平行第一滑板长度方向,所述的第一齿条与后退机构啮合;所述的后退机构包括匹配设置于轴孔内的固定轴,所述的固定轴外部同轴套设有与第一齿条啮合的传动齿轮,上述的第一滑槽内匹配设置有第四滑板,第四滑板顶部设置有前排座位,第四滑板临近传动齿轮的一侧设置有与传动齿轮啮合的第二齿条,第二齿条延伸方向平行第四滑板长度方向,所述的第四滑板背离第二滑槽的一端设置有受力板,所述的受力板与第一连接板平行且受力板关于第四滑板对称,所述的受力板背离第四滑板的一侧设置有指示灯,所述的受力板背离指示灯一侧设置有损坏检测传感器,所述的损坏检测传感器与指示灯电连接,所述的损坏检测传感器与电动推杆电连接。优选地,所述的受力板底面与汽车底盘顶面齐平。优选地,所述的受力板背离第四滑板的一侧设置有弹性橡胶板,所述的指示灯设置于弹性橡胶板上。优选地,所述的损坏检测传感器采用AI-900-032损坏检测传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汽车的防撞座椅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当汽车与前车追尾时,如若撞击力小,则汽车前方被破坏的部位小,此时电动推杆不启动并限制后退装置运转,当汽车前部破坏部位大,有可能影响驾驶员和副驾驶人员的安全,由于车头破坏严重,外界的撞击力撞碎指示灯,且外界的撞击力通过受力板推动第四滑板后移,第四滑板带动前排座位后移,于此同时,指示灯破碎时被损坏检测传感器检测到,则此时电动推杆运转并推动第一滑板向车辆前方运动,车辆骤停,导致第一滑板、第一连接板、第二滑板、第二连接板、第三滑板、中间座位和后排座位在惯性作用下和电动推杆推力作用下,带动第一滑板向前滑动,第一滑板通过第一齿条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通过第二齿条带动第四滑板后移,前排座位随第四滑板后移,则在撞击的瞬间,前排座位后移,保证了驾驶员和副驾驶座位人员的安全,避免车前部损坏面积大导致人员受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底盘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后退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后退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后退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后退装置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后退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0、底盘机构;110、汽车底盘;120、第一滑槽;130、第二滑槽;140、第三滑槽;150、第四滑槽;160、轴孔;20、后退装置;210、第一滑板;211、第一齿条;212、缓冲弹簧;213、第一缓冲橡胶;214、挡板;220、第一连接板;230、第二滑板;240、第二连接板;250、第三滑板;260、后退机构;261、第四滑板;262、第二齿条;263、传动齿轮;264、固定轴;265、受力板;266、弹性橡胶板;270、电动推杆;280、指示灯;290、损坏检测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机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7所示,一种应用于汽车的防撞座椅装置,包括:底盘机构10,还包括:设置于底盘机构10顶部的后退装置20,所述的后退装置20用于在汽车追尾前方车辆时将前排座位后移;可保护前排座位的驾驶员和乘客。所述的底盘机构10包括汽车底盘110、设置于汽车底盘110顶面的第四滑槽150、第一滑槽120、第二滑槽130、第三滑槽140,所述的第四滑槽150、第一滑槽120、第二滑槽130和第三滑槽140延伸方向均平行汽车底盘110长度方向,所述的第四滑槽150设置于汽车底盘110顶部宽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滑槽120、第二滑槽130和第三滑槽140均设置有两个,两第一滑槽120分置于第四滑槽150两侧,两第二滑槽130分置于第四滑槽150两侧,两第三滑槽140分置于第四滑槽150两侧,所述的第二滑槽130介于第一滑槽120和第三滑槽140之间,所述的第一滑槽120临近汽车底盘110前端,第一滑槽120与第四滑槽150之间设置有轴孔160,所述的轴孔160轴向垂直汽车底盘110,所述的后退装置20设置于汽车底盘110顶面且后退装置20与第四滑槽150、第一滑槽120、第二滑槽130、第三滑槽140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汽车的防撞座椅装置,包括:底盘机构(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底盘机构(10)顶部的后退装置(20),所述的后退装置(20)用于在汽车追尾前方车辆时将前排座位后移;/n所述的底盘机构(10)包括汽车底盘(110)、设置于汽车底盘(110)顶面的第四滑槽(150)、第一滑槽(120)、第二滑槽(130)、第三滑槽(140),所述的第四滑槽(150)、第一滑槽(120)、第二滑槽(130)和第三滑槽(140)延伸方向均平行汽车底盘(110)长度方向,所述的第四滑槽(150)设置于汽车底盘(110)顶部宽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滑槽(120)、第二滑槽(130)和第三滑槽(140)均设置有两个,两第一滑槽(120)分置于第四滑槽(150)两侧,两第二滑槽(130)分置于第四滑槽(150)两侧,两第三滑槽(140)分置于第四滑槽(150)两侧,所述的第二滑槽(130)介于第一滑槽(120)和第三滑槽(140)之间,所述的第一滑槽(120)临近汽车底盘(110)前端,第一滑槽(120)与第四滑槽(150)之间设置有轴孔(160),所述的轴孔(160)轴向垂直汽车底盘(110),所述的后退装置(20)设置于汽车底盘(110)顶面且后退装置(20)与第四滑槽(150)、第一滑槽(120)、第二滑槽(130)、第三滑槽(140)配合;/n所述的后退装置(20)包括匹配设置于第四滑槽(150)内的第一滑板(210)、后退机构(260),第一滑板(210)可沿第四滑槽(150)导向方向滑动,第一滑板(210)临近汽车底盘(110)的一端顶面设置有水平布置的第二连接板(240),所述的第二连接板(240)延伸方向垂直第一滑板(210)长度方向,第一滑板(210)与第二连接板(240)的中间位置连接,第二连接板(240)两端底部设置有与第三滑槽(140)匹配的第三滑板(250),第三滑板(250)可沿第三滑槽(140)导向方向滑动,所述的第二连接板(240)两端顶部放置有后排座椅,第一滑板(210)临近第二连接板(240)的一端设置有电动推杆(270),电动推杆(270)与车体连接,电动推杆(270)可推动第一滑板(210)沿第四滑槽(150)导向方向滑动,所述的第一滑板(210)中间位置顶部设置有与第二连接板(240)平行的第一连接板(220),第一连接板(220)两端底部设置有与第二滑槽(130)匹配的第二滑板(230),第二滑板(230)可沿第二滑槽(130)导向方向滑动,第一连接板(220)两端顶部设置有中间座椅,所述的第一滑板(210)背离电动推杆(270)的一端两侧设置有第一齿条(211),第一齿条(211)延伸方向平行第一滑板(210)长度方向,所述的第一齿条(211)与后退机构(260)啮合;/n所述的后退机构(260)包括匹配设置于轴孔(160)内的固定轴(264),所述的固定轴(264)外部同轴套设有与第一齿条(211)啮合的传动齿轮(263),上述的第一滑槽(120)内匹配设置有第四滑板(261),第四滑板(261)顶部设置有前排座位,第四滑板(261)临近传动齿轮(263)的一侧设置有与传动齿轮(263)啮合的第二齿条(262),第二齿条(262)延伸方向平行第四滑板(261)长度方向,所述的第四滑板(261)背离第二滑槽(130)的一端设置有受力板(265),所述的受力板(265)与第一连接板(220)平行且受力板(265)关于第四滑板(261)对称,所述的受力板(265)背离第四滑板(261)的一侧设置有指示灯(280),所述的受力板(265)背离指示灯(280)一侧设置有损坏检测传感器(290),所述的损坏检测传感器(290)与指示灯(280)电连接,所述的损坏检测传感器(290)与电动推杆(270)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汽车的防撞座椅装置,包括:底盘机构(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底盘机构(10)顶部的后退装置(20),所述的后退装置(20)用于在汽车追尾前方车辆时将前排座位后移;
所述的底盘机构(10)包括汽车底盘(110)、设置于汽车底盘(110)顶面的第四滑槽(150)、第一滑槽(120)、第二滑槽(130)、第三滑槽(140),所述的第四滑槽(150)、第一滑槽(120)、第二滑槽(130)和第三滑槽(140)延伸方向均平行汽车底盘(110)长度方向,所述的第四滑槽(150)设置于汽车底盘(110)顶部宽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滑槽(120)、第二滑槽(130)和第三滑槽(140)均设置有两个,两第一滑槽(120)分置于第四滑槽(150)两侧,两第二滑槽(130)分置于第四滑槽(150)两侧,两第三滑槽(140)分置于第四滑槽(150)两侧,所述的第二滑槽(130)介于第一滑槽(120)和第三滑槽(140)之间,所述的第一滑槽(120)临近汽车底盘(110)前端,第一滑槽(120)与第四滑槽(150)之间设置有轴孔(160),所述的轴孔(160)轴向垂直汽车底盘(110),所述的后退装置(20)设置于汽车底盘(110)顶面且后退装置(20)与第四滑槽(150)、第一滑槽(120)、第二滑槽(130)、第三滑槽(140)配合;
所述的后退装置(20)包括匹配设置于第四滑槽(150)内的第一滑板(210)、后退机构(260),第一滑板(210)可沿第四滑槽(150)导向方向滑动,第一滑板(210)临近汽车底盘(110)的一端顶面设置有水平布置的第二连接板(240),所述的第二连接板(240)延伸方向垂直第一滑板(210)长度方向,第一滑板(210)与第二连接板(240)的中间位置连接,第二连接板(240)两端底部设置有与第三滑槽(140)匹配的第三滑板(250),第三滑板(250)可沿第三滑槽(140)导向方向滑动,所述的第二连接板(240)两端顶部放置有后排座椅,第一滑板(210)临近第二连接板(240)的一端设置有电动推杆(270),电动推杆(270)与车体连接,电动推杆(270)可推动第一滑板(2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琼
申请(专利权)人:杨秀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