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7756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体热交换器。气体热交换器由多个气体热交换器单元组合而成;气体热交换器单元依次由第一气体热交换片、第二气体热交换片和第三气体热交换片组合而成,第一气体热交换片和第三气体热交换片分别与第二气体热交换片为镜面对称,第一气体热交换片和第二气体热交换片之间为气体通道,第二气体热交换片和第三气体热交换片之间为气体通道。气体热交换片是热交换器的薄壁纵向两侧向下形成纵向梯形折边,热交换器的薄壁横向两侧向上形成横向梯形折边,在纵向阶梯形折边上设有纵向折边固定框架,在横向梯形折边上设有横向折边固定框架。本发明专利技术制作的热交换器具有高强度、制作方便、外形美观、不变形及稳定耐用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体热交换器,可应用于气体与气体之间的传热传质。
技术介绍
如袁一军公开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号1558175)“基于热质微元液体自身微循环的气体传热传质方法”中所述“两股或多股以上气体的传热、传质或同时传热传质是通过传热传质壁中的液体循环实现的。两股或两股以上的气体的传热、传质或同时传热传质,是基于无数个热质微元的传热和、或传质来实现的,热质微元是由气体微元、传热传质壁微元和液体微元组成的,热质微元的传热和、或传质是指液体微元在传热传质壁微元的一侧接受热量和、或物质,通过液体的自身微循环,在传热传质壁微元的另一侧释放热量和、或物质;或者指通过液体自身微循环,液体微元在传热传质壁微元的一侧接受热量、释放物质,在传热传质壁微元的另一侧接受物质、释放热量”。如袁一军公开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号1554906)“间壁式溶液媒介型全热回收方法及装置”中所述“它具有两组相互隔离的通道,两股气体在两组隔离的通道中流动而不相互混合,通过溶液在两个通道间的循环,实现两股气流的热质交换,或者具有两组相互隔离的通道,只有一组通道有布液,溶液通过壁面渗透到另一组通道中,与通道中的气体实现热质交换。换热板平行竖直排列,板间形成通道。前端间隔上、下封闭,后端间隔下、上封闭。一股气流从前端下部未封闭的通道口流入,从后端上部未封闭的通道口流出;另一股气流从前端上部未封闭的通道口流入,从后端下部未封闭的通道口流出,换热板下设溶液槽,溶液泵进液管与出液管分别与溶液槽、换热板上端相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体热交换器。气体热交换器由多个气体热交换器单元组合而成;气体热交换器单元依次由第一气体热交换片、第二气体热交换片和第三气体热交换片组合而成,第一气体热交换片和第三气体热交换片分别与第二气体热交换片为镜面对称,第一气体热交换片和第二气体热交换片之间为气体通道,第二气体热交换片和第三气体热交换片之间为气体通道; 气体热交换片是热交换器的薄壁纵向两侧向下形成纵向梯形折边,热交换器的薄壁横向两侧向上形成横向梯形折边,在纵向阶梯形折边上设有纵向折边固定框架,在横向梯形折边上设有横向折边固定框架。所述的纵向梯形折边与横向梯形折边之间有过渡部分。两个纵向折边固定框架之间和两个横向折边固定框架之间设有齿形结构或角形结构,纵向阶梯形折边和纵向折边固定框架之间、横向阶梯形折边和横向折边固定框架之间、两个纵向阶梯形折边之间、两个横向阶梯形折边之间涂有胶粘剂。纵向折边固定框架和横向折边固定框架上设置穿孔,并采用连杆将多个框架固定。两个纵向折边固定框架或两个横向折边固定框架可连接为一个整体框架。纵向折边固定框架和两个横向折边固定框架由塑料注塑而成。热交换器薄壁为纸或塑料。气体热交换器的气体通道内设置固定的筋条或瓦楞片。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热交换器具有高强度、制作方便、外形美观、不变形及稳定耐用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气体热交换器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气体热交换片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气体热交换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框架齿形结构配合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框架角形结构配合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框架固定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气体通道内设置筋条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气体通道内设置瓦楞片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热交换器的薄壁1纵向两侧向下形成纵向梯形折边2,热交换器的薄壁1横向两侧向上形成横向梯形折边3,在纵向阶梯形折边2上设有纵向折边固定框架4,在横向梯形折边3上设有横向折边固定框架5。如图2所示,热交换器的薄壁1、纵向梯形折边2、横向梯形折边3、纵向折边固定框架4、横向折边固定框架5组成气体热交换片6。如图3所示,气体热交换器单元7依次由第一气体热交换片8、第二气体热交换片9和第三气体热交换片10组合而成,第一气体热交换片和第三气体热交换片分别与第二气体热交换片为镜面对称,第一气体热交换片和第二气体热交换片之间为气体通道11,第二气体热交换片和第三气体热交换片之间为气体通道12,气体热交换器由多个气体热交换器单元7组合而成。如图4所示,纵向折边固定框架4和横向折边固定框架5可以设置一些配合结构,如齿形结构13。如图5所示,纵向折边固定框架4和横向折边固定框架5可以设置一些配合结构,如角形结构14。如图6所示,纵向折边固定框架4和横向折边固定框架5上设置穿孔15,并采用连杆16将多个框架固定。如图7所示,气体通道内可设置固定的筋条17。如图8所示,气体通道内可设置固定的瓦楞片18。权利要求1.一种气体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它由多个气体热交换器单元(7)组合而成;气体热交换器单元(7)依次由第一气体热交换片(8)、第二气体热交换片(9)和第三气体热交换片(10)组合而成,第一气体热交换片和第三气体热交换片分别与第二气体热交换片为镜面对称,第一气体热交换片和第二气体热交换片之间为气体通道(11),第二气体热交换片和第三气体热交换片之间为气体通道(12);气体热交换片是热交换器的薄壁(1)纵向两侧向下形成纵向梯形折边(2),热交换器的薄壁(1)横向两侧向上形成横向梯形折边(3),在纵向阶梯形折边(2)上设有纵向折边固定框架(4),在横向梯形折边(3)上设有横向折边固定框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梯形折边(2)与横向梯形折边(3)之间有过渡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纵向折边固定框架(4)之间和两个横向折边固定框架(5)之间设有齿形结构(13)或角形结构(14),纵向阶梯形折边(2)和纵向折边固定框架(4)之间、横向阶梯形折边(3)和横向折边固定框架(5)之间、两个纵向阶梯形折边(2)之间、两个横向阶梯形折边(5)之间涂有胶粘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折边固定框架(4)和横向折边固定框架(5)上设置穿孔(15),并采用连杆(16)将多个框架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纵向折边固定框架(4)或两个横向折边固定框架(5)可连接为一个整体框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折边固定框架(4)和两个横向折边固定框架(5)由塑料注塑而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器薄壁(1)为纸或塑料。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热交换器的气体通道内设置固定的筋条(17)或瓦楞片(18)。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体热交换器。气体热交换器由多个气体热交换器单元组合而成;气体热交换器单元依次由第一气体热交换片、第二气体热交换片和第三气体热交换片组合而成,第一气体热交换片和第三气体热交换片分别与第二气体热交换片为镜面对称,第一气体热交换片和第二气体热交换片之间为气体通道,第二气体热交换片和第三气体热交换片之间为气体通道。气体热交换片是热交换器的薄壁纵向两侧向下形成纵向梯形折边,热交换器的薄壁横向两侧向上形成横向梯形折边,在纵向阶梯形折边上设有纵向折边固定框架,在横向梯形折边上设有横向折边固定框架。本专利技术制作的热交换器具有高强度、制作方便、外形美观、不变形及稳定耐用等优点。文档编号F28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体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它由多个气体热交换器单元(7)组合而成;气体热交换器单元(7)依次由第一气体热交换片(8)、第二气体热交换片(9)和第三气体热交换片(10)组合而成,第一气体热交换片和第三气体热交换片分别与第二气体热交换片为镜面对称,第一气体热交换片和第二气体热交换片之间为气体通道(11),第二气体热交换片和第三气体热交换片之间为气体通道(12);气体热交换片是热交换器的薄壁(1)纵向两侧向下形成纵向梯形折边(2),热交换器的薄壁(1)横向两侧向上形成横向梯形折边(3),在纵向阶梯形折边(2)上设有纵向折边固定框架(4),在横向梯形折边(3)上设有横向折边固定框架(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一军曾庆益安军沈志良丁胜华赵启斌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吉利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