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除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8639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除湿器。空气除湿器具有压缩模块、溶液模块、风机模块、控制器和框架;压缩模块依次连接有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冷凝器、干燥过滤器、节流阀、蒸发器等,蒸发器下设有凝水槽,冷凝器下设有集水槽;风机模块从上到下具有送风风机、风机隔板、排风风机;溶液模块从上到下具有上层喷淋装置、上层填料、上溶液槽、下层喷淋装置、下层填料、下溶液槽,槽内设有溶液泵;框架具有顶板、侧板、底板、立柱、进风口、送风口、排风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压缩式热泵系统与溶液除湿技术相结合,溶液的再生是利用压缩式热泵系统的排热,可满足干燥舒适的环境要求。本除湿器具有多个方位的风口,安装简单灵活,可适用于各种安装场所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除湿器
技术介绍
在常规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中,除湿是通过将冷却盘管的温度降低至低于空气露点温度实现的。但在高湿条件下,这种除湿方法效率不高,所产生的室内热湿环境也使人感觉不适。人们通常的作法是调低冷却盘管的设定温度,这又增加了制冷功耗。溶液除湿的原理是某些盐类(如氯化钙、氯化锂)的水溶液中由于混有盐类分子,使水分子的浓度降低,使盐水表面饱和空气层的水蒸汽分子压力将低于同温度下水表面饱和空气层的水蒸汽分子压力。所以,当空气中的水蒸汽分子压力大于盐水表面的水蒸汽分子压力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子将向盐水转移,即被盐水吸收。在温度一定时,盐水溶液浓度越大,其表面上水蒸气分子压力就越低,吸湿能力就越强,甚至当盐水温度高于空气的露点温度时,也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盐水溶液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子后,其浓度将逐渐降低,吸湿能力将相应减弱。再通过对盐水溶液的蒸发再生使其中水分减少,来恢复盐水溶液的吸湿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除湿器。空气除湿器具有压缩模块、溶液模块、风机模块、控制器和框架;压缩模块依次连接有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冷凝器、干燥过滤器、节流阀、蒸发器等,蒸发器下设有凝水槽,冷凝器下设有集水槽;风机模块从上到下具有送风风机、风机隔板、排风风机、送风风机固定在送风风机支架上,排风风机固定在排风风机支架上,风机隔板固定在框架上;框架具有顶板、侧板、底板、立柱、进风口、送风口、排风口。所述的溶液模块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从上到下具有上层喷淋装置、上层填料、上溶液槽,在上溶液槽上具有与上层喷淋装置相连的第一溶液泵;下层从上到下具有下层喷淋装置、下层填料、下溶液槽,在下溶液槽上具有与上层喷淋装置和下层喷淋装置相连的第二溶液泵。第二溶液泵与上层喷淋装置的连接管路和上溶液槽与下溶液槽的连接管路上连接有换热器。溶液模块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从上到下具有上层喷淋装置、上层填料、上溶液槽;下层从上到下具有下层喷淋装置、下层填料、下溶液槽,在下溶液槽上具有与上层喷淋装置相连的第一溶液泵和与下层喷淋装置相连的第二溶液泵,下溶液槽内设有隔板,将下溶液槽分为左右两个槽,第一溶液泵放置在下溶液槽的右槽、第二溶液泵放置在下溶液槽的左槽,隔板上设有通口。溶液模块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从上到下具有上层喷淋装置、上层填料、上溶液槽;下层从上到下具有下层喷淋装置、下层填料,下溶液槽,下溶液槽内设有隔板,将下溶液槽分为左右两个槽,在下溶液槽上具有与上层喷淋装置和下溶液槽的左槽相连的第一溶液泵和与下层喷淋装置和下溶液槽的右槽相连的第二溶液泵,第一溶液泵放置在下溶液槽的右槽,第二溶液泵放置在下溶液槽的左槽,第一溶液泵与下溶液槽左槽的连接管路和第二溶液泵与下溶液槽右槽的连接管路上连接有换热器。蒸发器旁通部分空气,直接进入溶液模块。下层填料旁通部分空气。侧板上具有多个进风口、送风口、排风口。压缩模块、溶液模块前设有全热或显热回收模块。溶液模块采用的溶液为溴化锂和氯化锂的混合溶液。本专利技术将压缩式热泵系统与溶液除湿技术相结合,溶液的再生是利用热泵系统的排热,可满足干燥舒适的环境要求。它具有多个方位的风口,安装简单灵活,可适用于各种安装场所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空气除湿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压缩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溶液模块I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溶液模块II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溶液模块III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溶液模块IV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风机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空气除湿器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为空气除湿器的结构示意图,它具有压缩模块1、溶液模块2、风机模块3、控制器4和框架5相连。如图2所示,为压缩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6为压缩机、7为四通换向阀、8为冷凝器、9为干燥过滤器、10为节流阀、11为蒸发器、12为凝水槽、13为集水槽。压缩模块依次连接有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冷凝器、干燥过滤器、节流阀,蒸发器等,蒸发器下设有凝水槽,冷凝器下设有集水槽。蒸发器可安装在上层,夏季制冷时,蒸发器上的冷凝水落入凝水槽中,凝水槽中的冷凝水再通过水管落到冷凝器上蒸发,可以起到降低冷凝温度、节能的作用;冬季制热时,蒸发器在下层,化霜形成的水落入集水槽中,再通过排水管排出机器。如图3所示,为溶液模块I的结构示意图,上溶液槽16中的冷溶液由第一溶液泵19打出,经上层喷淋装置14,再喷淋到上层填料15上,与空气进行热湿交换后,落入上溶液槽中;下溶液槽21中的热溶液由第二溶液泵20打出,一部分溶液经下层喷淋装置17,再喷淋到下层填料18上,与空气进行热湿交换后,落入下溶液槽中;另一部分溶液经上层喷淋装置14,再喷淋到上层填料15上,与空气进行热湿交换后,落入上溶液槽中。如图4所示,为溶液模块II的结构示意图,在图3的基础上增加换热器,即在第二溶液泵20与上层喷淋装置14的连接管路和上溶液槽16与下溶液槽21的连接管路上连接有换热器22,其作用是将打上去的热溶液先预冷,以减少冷量的损失。如图5所示,为溶液模块III的结构示意图,下溶液槽中的冷溶液由第一溶液泵19打出,经上层喷淋装置14,再喷淋到上层填料15上,与空气进行热湿交换后,再通过溶液管流入下溶液槽中,与下溶液槽中的冷溶液混合;下溶液槽21中的热溶液由第二溶液泵20打出,经下层喷淋装置17,再喷淋到下层填料18上,与空气进行热湿交换后,落入下溶液槽中,与下溶液槽中的热溶液混合。下溶液槽中冷热溶液由隔板24隔离,并通过设置在隔板上的通口23来进行交换,以保持液位平衡。如图6所示,为溶液模块IV的结构示意图,下溶液槽21中设置隔板24将冷热溶液隔离,第一溶液泵(19)与下溶液槽左槽的连接管路和第二溶液泵(20)与下溶液槽右槽的连接管路上连接有换热器(22),冷热溶液的交换是通过换热器22进行换热,其作用是减少冷量的损失。如图7所示,为风机模块的结构示意图,风机模块包括送风风机25、送风风机支架26、风机隔板27、排风风机28、排风风机支架29。如图8所示,为框架的结构示意图,30为顶板、31为侧板、32为底板、33为立柱、34为进风口、35为送风口、36为排风口。侧板上有多个进风口、送风口和排风口,可以适应于各种安装场所的要求。如图9所示,机器侧板上的进风口可输入新风、回风或者新风和回风的混合风。除湿模式运行时,进风的一部分经过压缩模块的蒸发器,被除去显热和潜热后,再经过溶液模块的上层填料,与冷的浓溶液进行热质交换,进一步除去潜热,形成送风,送入室内;进风的另一部分经过压缩模块的冷凝器,被增加显热和潜热,再经过溶液模块的下层填料,与热的稀溶液进行热质交换,除去溶液中的水分,形成排风,排入环境中。制冷模式运行时,溶液模块的溶液停止循环,进风的一部分经过压缩模块的蒸发器,被除去显热和潜热后,形成送风,送入室内;进风的另一部分经过压缩模块的冷凝器,被增加显热和潜热后,形成排风,排入环境中。制热模式运行时,溶液模块的溶液停止循环,进风的一部分经过压缩模块的冷凝器,被增加显热后,形成送风,送入室内;进风的另一部分经过压缩模块的蒸发器,被除去显热和潜热后,形成排风,排入环境中。通风模式运行时,可进行全新风或者部分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除湿器,其特征在于:它具有压缩模块(1)、溶液模块(2)、风机模块(3)、控制器(4)和框架(5);压缩模块(1)依次连接有压缩机(6)、四通换向阀(7)、冷凝器(8)、干燥过滤器(9)、节流阀(10)、蒸发器(11)等,蒸发器下设有凝水槽(12),冷凝器下设有集水槽(13);风机模块(3)从上到下具有送风风机(25)、风机隔板(27)、排风风机(28)、送风风机(25)固定在送风风机支架(26)上,排风风机(28)固定在排风风机支架(29)上,风机隔板(27)固定在框架(5)上;框架(5)具有顶板(30)、侧板(31)、底板(32)、立柱(33)、进风口(34)、送风口(35)、排风口(3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一军安军丁胜华曾庆益赵启斌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吉利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