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910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热交换器,具有至少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板形流通管道,所述流通管道彼此间隔且通过至少一个横跨所述间隔的连接管实现流通连接,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连接管(8,17,18)是由两个可以相互插入并自定中心的管接头形成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已知有多种带有盘状或板状流通管道的热交换器的实施例,例如,板 型的油冷却器,板型蒸发器或所谓的叠片式热交换器。所述的热交换器包 括多个相同的片状金属件一层层的安装或叠置起来,通过焊接相互连接在 一起,构成流通管道。各个层叠的流通管道通过横向连续的连接管作为连 通和分配管道,实现流通连接。已知将连接管形成杯形凸起部分并在另一 平坦的圆环形表面区域将它们相互焊接,该杯形凸起部分突出于盘状或板 状的流通管道成型。由于杯形的设计使流体流过的截面变窄,所述已知的 连接管具有流通阻力相对比较高的缺点。这将增大通过热交换器的压力下 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改进前述的这种热交换器中由于连接管的流动阻力 而引起的压力下降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的是通过下述特征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更有利的实施例可以从 其它结构中得出。按照本专利技术,连接管是由管接头组成的,所述管接头可以插入到另一 个中,而且是自动定中心的。管接头的末端区域可以是圆锥形的设计,可 以是特定的圆锥状的渐展或圆锥状的渐縮,在每种情况下具有相同的锥 度,以使所述末端区域可以相互插入,彼此支承,优选的管接头的末端区 域可以制成翻边孔。由于圆锥形末端区域的相互插入而可产生定心的作用。同时产生可被 焊接的接触面,因此在邻近流通管道之间形成密封流动连接。按照本专利技术 所提供的连接管的形状,由于其实质上是平滑的壁面,且没有突出的边 缘,因此连接管具有流动阻力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点是增大焊接 表面,因此具有更高的强度,特别是对于热交换器的内部压力强度。还有 一个优点是由于流体通过截面更大,连接管处的流动速度较低,因此压力 下降也同样减小。另外由于自动定心作用,其它的用于定位板状流通管道 的定心手段成为多余。优选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带有圆锥形末端的连接管可应用于前述的板状 热交换器,相互插入的管接头形成一个分配和汇集管道,分别具有流动阻 力低的优点。按照本专利技术一个特定的实施例,流通管道可以设计成优选地具有正方形轮廓的环形槽,也就是说,如本申请人在先提出的专利申请10 2005 004 777 . 7中所公开的那样。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更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图中图la-ld所示的是现有技术中带有连接管的热交换器,图2所示是本专利技术带有圆锥形渐展的管接头;图3所示的是本专利技术带有圆锥形渐缩的管接头;图4所示的是带有相互插入的管接头的连接管;图5a, 5b是按照本专利技术带有管接头的板状热交换器连接前的状态;图6a所示的是热交换器的基板;图6b所示的是连接前两个板相互安装在一起的状态; 图6c所示是的连接和焊接在一起后的两个板。具体实施例方式图la-ld显示了如现有技术中所述的带有流通管道和连接管的热交换器。图la是带有向上凸起的流通管道的下层板1,近似于圆柱形的杯状物la具有一个平坦的,圆环形的焊接面lb。图lb显示的是是带有向下凸起的流通管道的下层板2,近似于圆柱形 的杯状物2a具有一个平坦的,圆环形的焊接面2b。图lc所示的是两个板l, 2的连接关系,圆环形表面lb, 2b彼此叠置。图ld所示的是连接管3的截面图,连接管3是由两个杯状凸起部分 la, lb, 2a, 2b彼此叠置然后焊接到一起而形成的。在圆环形表面的焊 接区域,直径会减小,特别是从最大的直径D减小到最小直径d。所述已 知的连接管3的设计将导致流速增大,因此增加了通过热交换器的压力损 失。图2所示的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方案,管接头4从界定流通环路的板 5起向外形成。管接头4是由一个圆柱形部分和一个圆锥渐展的部分 4b组成的。所述带有连续的圆锥渐展部分4b的管接头4,最初制成一个 圆锥形翻边孔。图3所示的管接头6是突出于板7之外成型的,管接头6具有一个圆 柱部分6a和一个圆锥渐縮的部分6b。图4所示的是连接并焊接在一起的两个管接头4, 6,同一标号用于指 相同的零件。圆锥渐縮区域6b插入到圆锥渐展区域4b,形成了一个环形的 圆锥接触面,用于把两个管接头4, 6焊接在一起。由于两个末端区域 4b,6b的锥度很小,流通管道内径只有轻微的变化。相互连接在一起的两 个管接头4, 6组成了一个连接管8,连接管8具有最大直径Dl和几乎相 同的最小直径D2而没有任何突出的边缘,因此具有相对低的流动阻力。图5a和5b所示的带有圆锥渐縮的管接头6的板9和带有圆锥渐展的 管接头4的板10的两个角的详细示图,所述板是环状流通管道的一部分 (图中未示出)。图6a所示的是设计为正方形环形槽的板11,其带有一个圆锥渐展的 管接头4和圆锥渐缩的管接头6,两者分别位于相对的对角处。其他的角区域是杯形的封闭的翻边孔12, 13,它们同样的突出于板11,用于隔离 和支撑。图6b所示的是相叠置的两个板11, 14连接前的状态,板11, 14是 相同的但是被旋转了 180° (关于对角),因此对于位于各自相对的对角处 的圆锥渐展的和圆锥渐縮的管接头4, 6能够接合在一起,而密闭的翻边孔 12, 13和15, 16则作为间隔件相互接触。图6c所示的是两个板11,14的局部的截面示图。两个板11, 14上 的翻边孔12,15,通过其各自的平面相互支撑,并焊接起来,因此翻边孔 12,15只有支撑作用而没有流体通道。两个对角相对的连接管17,18使上 板14和下板17彼此连接在一起,板14和11各自是环形流通管道的一部 分。所述的热交换器的类型,优选的具有正方形环形槽,由本申请人在先的 申请IO 2005 004 777.7中公开——所述在先申请的主题包括在本申请 的全部上下文中公开的内容中。与上述图中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相比,连接管的流动截面或彼此插入 的管接头也可以椭圆形的,卵形的或其他形状。按照本专利技术管接头的插入 连接可以用于各种类型的盘状或板状热交换器。权利要求1. 一种热交换器,具有至少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板形流通管道,所述流通管道彼此间隔且通过至少一个横跨所述间隔的连接管实现流通连接,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连接管(8,17,18)是由两个可以相互插入并自定中心的管接头形成的。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接头(4, 6) 由翻边孔制成。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接头(4, 6)具有圆锥形末端区域(4b, 6b),所述末端区域彼此插入, 构成一个环形的圆锥接触面。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接 头(4, 6)的截面部分是圆形的或椭圆形的或卵形的。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接头(4, 6)以粘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优选的是在接触面(4b,6b)的 区域焊接在一起。6. 根据权利要求l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 柱形区域(4a, 6a)邻接所述圆锥形末端区域(4b, 6b)。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 锥形末端区域(4b, 6b)通过圆锥渐展或渐缩或收縮的方式成型。8. 根据权利要求l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 通管道是由板(5, 7)形成的,所述管接头(4, 6)或各翻边孔是 突出于板(5, 7)成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斯特芬·格罗青格霍斯特·罗滕赫费尔福尔克尔·费尔特
申请(专利权)人:贝洱工业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