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向混合炉铝液中加入扁锭切头的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5309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电解冶炼过程中向混合炉铝液中加入扁锭切头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一传动平台架、位于传动平台架的列阵式滚轮组式、输送装置前支架、输送装置后支架、固定在传动平台架把形尾端的推锭气缸、位于输送装置前后支架之间的翻转推锭气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能有效减少了铝液飞溅,避免对工作人员造成烧、烫伤事故,提高安全系数;提高了工作效率,扁锭切头可及时的返回生产流程,减少了扁锭切头的堆积,提高了产能。(*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电解冶炼过程中向混合炉铝液中加入扁锭切头的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铝电解冶炼过程中,向混合炉内加入扁铸锭切头的方法是先用天车将扁铸锭切头吊起,再由4一5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一起用力,先将吊起扁铸 锭切头荡起,然后,天车工配合下降,利用惯性将其荡入混合炉。此种方法存在如下隐患1、烧、烫伤事故隐患若用力过猛,当扁铸锭切头进入铝液时,会造成80(TC左右的铝液飞溅,轻则烧坏员工的衣服,重则烫伤员工。2、砸、碰伤事故隐患倘若天车工配合不当,则会使扁铸锭切头掉落炉门外侧,砸伤、 碰伤员工。3、切头积压,影响产能由于上述方法存在诸多隐患,操作难度大, 工人有恐惧心理,往往不敢、也不愿意向混合炉内加入扁锭切头,致使铸造车 间的扁锭切头堆积如山,造成大量的扁锭切头不能及时的返回生产流程,形成 新的产品,从而影响了企业的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减 少铝液飞溅、避免对工作人员造成烧、烫伤事故、提高安全系数、操作灵活、 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的向混合炉铝液中加入扁锭切头的输送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向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向混合炉铝液中加入扁锭切头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一传动平台架-该平台架为一水平的、一端敞开的、一端固接有把形水平固定板的平行的叉形平台架; 传送带-该传送带为列阵式滚轮组式,分为两段,其中一段水平固定位于叉形平 台架内侧里端;另一段由居中的固定轴旋转固定在叉形平台架内侧外端,且前端凸出位于叉形平台架外; 输送装置前支架-该支架为“V”字型位于传动平台架前部,其底端固定有行走轮,上端与传动平台架固接; 输送装置后支架-该支架上端位于传动平 台架后部,与传动平台架固接,其底端固定有行走轮; 推锭气缸-该气缸固定在传动平台架把形尾端,气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点史固林郭宝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