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影像检查双台面曝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5125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影像检查双台面曝光机,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含入料工位、第一传送工位、第二传送工位、出料工位,入料工位、第一传送工位、第二传送工位、出料工位上方设有的出入移载机构,第一传送工位、第二传送工位的同一侧分别设有第一曝光工位、第二曝光工位,第一传送工位与第一曝光工位连接,第二传送工位与第二曝光工位连接,第一曝光工位与第二曝光工位相邻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全自动影像检查双台面曝光机,由一条出入移载机构服务两套曝光机构,减少了对场地空间的占用,节约了人工数量,对曝光效率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并可与前、后设备全自动衔接,增加了产能,提高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影像检查双台面曝光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全自动影像检查双台面曝光机。技术背景印制电路板(PCB板)制造工艺中,最关键的工序之一就是将底片图像转移到基材上。先在基板上涂覆一层感光材料(如液态感光胶、光敏抗蚀干膜等),然后对涂覆在基材上的感光材料进行光辐射,使其溶解性发生变化。未感光部分的树脂没有聚合,在显影液作用下溶解,感光部分的感光材料发生聚合反应固化在基材上形成图像,这一工艺过程即是曝光,也就是印制电路板生产中由曝光机完成的工序。现有的全自动曝光机,晒架只有一张底片和PCB板对位功能,属于单面对位单面曝光,PCB板的一面在晒架对位曝光后,经过翻转机构,再进行背面的对位曝光。即现有的全自动曝光机需要对PCB板的两面分别进行对位并曝光,使用不方便,并且单工位曝光,使部分结构存在等待,效率低,设备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高速、高效率、智能的全自动影像检查双台面曝光机。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影像检查双台面曝光机,依次设有入料工位(10)、第一传送工位(30)、第二传送工位(50)、出料工位(20),其特征在于,入料工位(10)、第一传送工位(30)、第二传送工位(50)、出料工位(20)上方设有的出入移载机构(80),第一传送工位(30)、第二传送工位(50)的同一侧分别设有第一曝光工位(60)、第二曝光工位(90),第一传送工位(30)与第一曝光工位(60)连接,第二传送工位(50)与第二曝光工位(90)连接,第一曝光工位(60)与第二曝光工位(90)相邻设置;/n第一传送工位(30)、第一曝光工位(60)组成第一段曝光结构,第二传送工位(50)、第二曝光工位(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影像检查双台面曝光机,依次设有入料工位(10)、第一传送工位(30)、第二传送工位(50)、出料工位(20),其特征在于,入料工位(10)、第一传送工位(30)、第二传送工位(50)、出料工位(20)上方设有的出入移载机构(80),第一传送工位(30)、第二传送工位(50)的同一侧分别设有第一曝光工位(60)、第二曝光工位(90),第一传送工位(30)与第一曝光工位(60)连接,第二传送工位(50)与第二曝光工位(90)连接,第一曝光工位(60)与第二曝光工位(90)相邻设置;
第一传送工位(30)、第一曝光工位(60)组成第一段曝光结构,第二传送工位(50)、第二曝光工位(90)组成第二段曝光结构;
第一传送工位(30)包含下框架(34),下框架(34)的侧边设置有卡扣块(31),下框架(34)下面设有前传动轮(32),前传动轮(32)设置在机架前端,前传动轮(32)由移框马达(33)驱动,机架的后端设置有后传动轮(63),后传动轮(63)位于第二传送工位(50)的上框架(64)下面,前传动轮(32)与后传动轮(63)通过皮带传动连接,卡扣块(31)固定在前传动轮(32)与后传动轮(63)之间的皮带上,下框架(34)下面设有导轨(36),下框架(34)底面设有与导轨(36)匹配的滑座,导轨(36)的端部设有缓冲限位器(37);
第一传送工位(30)或采用直线电机驱动,在第一传送工位(30)、第一曝光工位(60)设置贯通的直线驱动电机,直线驱动电机位于第一传送工位(30)顶部、第一曝光工位(60)中部,下框架(34)通过滑座连接直线驱动电机;
第二传送工位(50)与第一传送工位(30)结构相同;
第一曝光工位(60)包含有上框架(64),上框架(64)上面设有曝光上灯(65),上框架(64)下面设有CCD对位检测装置(62),CCD对位检测装置(62)的下面设有曝光下灯(61);
出入移载机构(80)包含有横框(89),横框(89)中部设有直线电机(84),直线电机(84)上方设有两个独立的滑座(85),横框(89)侧边设有驱动滑座(85)的磁悬浮移载驱动(88),滑座(85)下方设有真空吸盘(8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影像检查双台面曝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工位(10)包含放料平台(11),放料平台(11)上开设有若干个相邻横排错位分布的通孔(12),通孔(12)内设有凸出顶部的滚轮(13),滚轮(13)设置在滚轴(14)上,每条滚轴(14)上的滚轮(13)对应放料平台(11)上横排分布的若干个通孔(12);
滚轴(14)相同的一侧端部均设置有第二磁力环(18);放料平台(11)下方设有横移马达(16),横移马达(16)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传动轴(17),传动轴(17)上与第二磁力环(18)对应的位置安装有第一磁力环(15);第一磁力环(15)与第二磁力环(18)匹配;
出料工位(20)与入料工位(10)的设置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影像检查双台面曝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平台(11)两边设有若干挡板轴(19),挡板轴(19)设置在放料平台(11)板边的居中位或端部,挡板轴(19)设置在放料平台(11)上开设的活动槽内,放料平台(11)下方设有驱动挡板轴(19)位移的拍板驱动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影像检查双台面曝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85)通过支架连接吸盘升降驱动装置(92),吸盘升降驱动装置(92)是吸盘升降马达或吸盘升降气缸,吸盘升降驱动装置(92)下面的输出轴连接吸盘座(86),吸盘座(86)下面设有若干真空吸盘(82),吸盘座(86)通过调节板(87)连接真空吸盘(8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影像检查双台面曝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座(86)上设有定位齿条(81),出入移载机构(80)以上设有匹配的调位齿座(83),调位齿座(83)连接调节板,调位齿座(83)连接的调节板上设有若干真空吸盘(82),调位齿座(83)连接的调节板通过调节板(87)连接真空吸盘(82);
直线电机(8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田生李诚陈振才柯华廉詹泽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多普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