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车盲区的预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5056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程车盲区的预警系统,该系统包括长距毫米雷达、短距毫米雷达、超声波雷达、摄像机、中央处理器、视频显示器以及蜂鸣器和LED灯,通过三种雷达与摄像机的优势互补,并对盲区存在的障碍物做出预警,实现360°范围内目标物的检测,为车辆提供全方位的环境信息,极大的解决了工程车视野盲区问题,保证了工程车在起动、路面行车和工程作业情况下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程车盲区的预警系统
本技术汽车主动安全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工程车盲区的预警系统,具有很高的安全实用性。
技术介绍
工程车是建筑工程的主干力量,它们主要用于工程的运载、抢修、维护等,然而,工程车却成为了一个巨大的交通事故隐患,在这些交通事故中,重要原因是行人闯进了工程车辆驾驶员的“盲区”,工程车辆的“盲区”主要分布在车头左前方和右前方,车身周围和车尾,因此,如果能够对工程车辆的盲区进行实时的监测,并当出现危险时及时对驾驶员发出警报,那么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工程车辆交通事故的发生,尽可能的减少人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工程车盲区的预警系统,本系统通过长距离毫米波雷达、短距离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和摄像机优势互补,实现360°范围内目标物的检测,并将采集的信息传递给中央处理器,经过综合分析运算判断是否预警,而且视频显示器能够显示驾驶员视野所不及的区域以及车身与障碍物的距离,使驾驶员直观了解到盲区内的情况,该系统为工程车起动、倒车、路面行驶、工程作业等都提供了很大的安全保障,大大降低工程车的事故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是一种工程车盲区的预警系统,该系统包括长距毫米雷达、短距毫米雷达、超声波雷达、摄像机、中央处理器、视频显示器以及蜂鸣器和LED灯,其中:所述长距离毫米波雷达为一个,所述长距离毫米波雷达安装于车辆前端车牌偏右位置,与车辆前保险杠固定,负责车辆前方区域最大距离120米、角度20°的障碍物检测与跟踪,所述短距离毫米波雷达为两个,所述短距离毫米波雷达分别安装于前方铭牌格栅处和后方挡板处,负责工程车前后最大距离40米、角度覆盖120°的障碍物检测与跟踪,所述超声波雷达有六个,其中超声波雷达在车头左右大灯处各安装一个,用于对短距离毫米波雷达未检测到的区域覆盖补充,另外4个超声波雷达各在每一侧车身安装2个,用于检测平行车道3米内以及汽车内轮差内的障碍物,所述摄像机有1部,摄像机安装于驾驶室顶部,用于前方最大距离40米,角度为60°的车道线识别;所述LED灯安装在工程车左侧A柱上;所述蜂鸣器安装在驾驶室内;若盲区内存在行人或其他障碍物,则LED灯闪烁,蜂鸣器语音提示;中央处理器和视频显示器位于车内;长距毫米雷达负责C区,短距毫米雷达负责E区和D区,超声波雷达负责F区,中央处理器和视频显示器位于车内,三种雷达会将感知到的全方位环境信息传递给中央处理器,经过中央处理器处理分析后判断盲区是否有人或障碍物,再传输至蜂鸣器和LED灯以及视频显示器。进一步的,所述的长距离毫米波雷达有1个、短距离毫米波雷达有2个、超声波雷达有6个以及摄像机有1部,通过不断的参数选择和安装位置调试以使得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和摄像机达到优势互补,实现360°全方位检测。进一步的,中央处理器接收三种雷达传递的信息并判断距离是否小于预设的安全距离,如果是,则启动预警,同时对图像进行锐化处理、增强图像的边缘及灰度,使图像变得更清晰更容易识别。进一步的,所述视频显示器接收经中央处理器处理后的图像信息,会将驾驶员视野所不及的区域直观的呈现给驾驶员,减小事故率。进一步的,LED灯和蜂鸣器,其中LED灯安装在左侧A柱上,蜂鸣器安装在驾驶室内,若盲区内存在行人或其他障碍物,则LED灯闪烁,蜂鸣器语音提示,当驾驶员采取相应措施后,停止报警,若驾驶员未采取相应措施,蜂鸣器会随着距离的减小而声音尖锐,LED灯闪烁频率增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工程车的盲区密集杂乱,绝大部分的工程车事故原因是行人闯进了工程车辆驾驶员的“盲区”,当危害发生时,工程车辆驾驶员可能浑然不知。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工程车盲区的预警系统,通过相机、长距离毫米波雷达、短距离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雷达三者优势互补,实现360°范围内目标物的检测,并将信息传递给中央处理器,经过综合分析运算判断是否预警,能有效的提高检测性能和数据的可信度。而且视频显示器能够显示驾驶员视野所不及的区域,能直观看到盲区内的路面情况,该系统为工程车起动、倒车、路面行驶、工程作业等都提供了很大的安全保障,大大降低工程车的事故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框图。图2是本技术工程车盲区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摄像机-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检测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工作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也就是说,在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如图1所示,本技术是一种工程车盲区的预警系统,包括长距毫米雷达,长距毫米雷达的型号为德国大陆公司/77GHz长距雷达ARS404,短距毫米雷达,短距毫米雷达的型号为德国大陆公司/24GHz短距雷达SRR208,超声波雷达,超声波雷达的型号为广州喜合源电子有限公司/XY-BS01摄像机,摄像机为SAERJENG/SJ-DSW01、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型号为德国大陆公司/RadarPLC,视频显示器,视频显示器的型号为赛擎/SJ-DSW01,以及蜂鸣器,蜂鸣器型号为乐清市中厦电子仪器厂/BJ-1,和LED灯,LED灯为泰洋电器/KB-3CZ。其中,摄像机、长距离毫米波雷达、短距离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雷达实现各元件覆盖区域的优势互补,达到360°全方位监测工程车辆盲区,预警由LED灯和蜂鸣器组成,用于在危险时警示驾驶员,避免事故发生。如图2所示,为工程车辆的盲区示意图,将若干盲区分为两类,即半盲区如图中A区、B区、C区和全盲区如图中D区、E区和F区,半盲区的危险范围视工程车的具体尺寸而定,而全盲区处于驾驶员视线和后视镜的范围之外,无法看见该区的路况,图中E区因为左右A柱遮挡形成全盲区。如图3所示,为“摄像机-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检测示意图,图中长距离毫米波雷达安装于车辆前端车牌偏右位置,与车辆前保险杠固定,负责车辆前方区域最大距离120米、角度ɑ=20°的障碍物检测与跟踪;所述的短距离毫米波雷达分别安装于前方铭牌格栅处和后方挡板处,负责工程车前后最大距离40米、角度覆盖β=120°的障碍物检测与跟踪;所述超声波雷达在车头左右大灯位置处各安装一个,用于对短距离毫米波雷达未检测到的区域覆盖补充,另外4个超声波雷达如图安装在车侧,用于检测平行车道3米内的障碍物;摄像机安装于驾驶室玻璃上部,用于前方最大距离40米,角度为γ=60°的车道线识别,所述LED灯安装在工程车左侧A柱上,所述蜂鸣器安装在驾驶室内;如图4所示,为工程车辆在多种情况下的预警流程图。工程车起动之前或在行驶时,车身周围可能存在行人或障碍物,由于车身庞大不易察觉便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当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程车盲区的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长距毫米雷达、短距毫米雷达、超声波雷达、摄像机、中央处理器、视频显示器以及蜂鸣器和LED灯,其中:/n所述长距离毫米波雷达为一个,所述长距离毫米波雷达安装于车辆前端车牌偏右位置,与车辆前保险杠固定,负责车辆前方区域最大距离 120 米、角度 20°的障碍物检测与跟踪;/n所述短距离毫米波雷达为两个,所述短距离毫米波雷达分别安装于前方铭牌格栅处和后方挡板处,负责工程车前后最大距离40米、角度覆盖120°的障碍物检测与跟踪;/n所述超声波雷达有六个,其中超声波雷达在车头左右大灯处各安装一个,用于对短距离毫米波雷达未检测到的区域覆盖补充,另外4个超声波雷达各在每一侧车身安装2个,用于检测平行车道3米内以及汽车内轮差内的障碍物;/n所述摄像机有1部,摄像机安装于驾驶室顶部,用于前方最大距离40米,角度为60°的车道线识别;/n所述LED灯安装在工程车左侧A柱上;/n所述蜂鸣器安装在驾驶室内;/n长距毫米雷达负责C区,短距毫米雷达负责E区和D区,超声波雷达负责F区,中央处理器和视频显示器位于车内,三种雷达会将感知到的全方位环境信息传递给中央处理器,经过中央处理器处理分析后判断盲区是否有人或障碍物,再传输至蜂鸣器和LED灯以及视频显示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车盲区的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长距毫米雷达、短距毫米雷达、超声波雷达、摄像机、中央处理器、视频显示器以及蜂鸣器和LED灯,其中:
所述长距离毫米波雷达为一个,所述长距离毫米波雷达安装于车辆前端车牌偏右位置,与车辆前保险杠固定,负责车辆前方区域最大距离120米、角度20°的障碍物检测与跟踪;
所述短距离毫米波雷达为两个,所述短距离毫米波雷达分别安装于前方铭牌格栅处和后方挡板处,负责工程车前后最大距离40米、角度覆盖120°的障碍物检测与跟踪;
所述超声波雷达有六个,其中超声波雷达在车头左右大灯处各安装一个,用于对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冠瑜孙海燕王灿辛江慧尹漪洋周俊乔马若妍张雯琪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