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在真空脱脂烧结炉中的集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4739 阅读:3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设置在真空脱脂烧结炉中的集蜡装置,其设有内部具烧结室的真空炉,炉体以设有阀体的主管体与真空泵连接,另以排出管与第一集蜡筒连接,在排出管与主管体间设有具阀体的导管,排出管与主管体间以管体连接有以串接方式组成的第一、二集蜡器并在管体上设有阀体,其中第一集蜡器另以管体连接至第二集蜡筒处,蜡材经高温加热成气态及液态后,液态蜡可流入第一集蜡筒收集,而气态蜡进入串接的第一、二集蜡器内经降温凝结为固态并附着在壁面,以便在一段时间后予以收集,具有可提高蜡材的收集效率及收集量并可大幅降低真空泵内的蜡材残留量。(*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增加气态蜡的降温流程及设置有液态蜡收集筒 的设置在真空脱脂烧结炉中的集蜡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各种产品的元件中,为了使元件内部形成有若干细孔,以提供 其设计的需求及功效,通常将制造该元件的材料,以粉末方式与蜡材相 互混合,再利用成型方式制作出元件的外型,将各成品置放在真空脱脂 烧结炉中,以提高温度的加热方式将蜡材予以释出元件外,再将元件材 料予以烧结制成,亦即制作金属元件时,是将其金属粉末与蜡材先行混合经模具成型后,再置放在金属射出成型MIM用的真空脱脂烧结炉中, 除了取出蜡材亦可进行金属材料的烧结并制作出元件成品。在现有技术将蜡材取出及进行元件烧结的装置则有如图5所示,其 构造是设有一真空熔炉50,且内部设有可供元件加热烧结的空间51,另 设有一加热器52,该真空熔炉50的炉体以管路与真空泵53连接,以便 使炉体内部形成真空状态,另在炉体下方设有一集蜡器54, 二者之间设 有一管路,该集蜡器54的另端设有二管路,其一管路与真空泵53连接, 另一管路的另端设有一集蜡筒55,又前述的集蜡器54于外部设有加热器 541,另在内部设有一冷却装置56,冷却装置56设有一可供冷却液通过 的管体及位在其外部的集结片。在实际操作使用时,将进行脱脂及烧结二部分,其中脱脂过程是以 真空熔炉50所设的加热器52对内部所置放的元件进行加热,待温度升 高后即可将蜡材逐渐释出,由于加热过程中蜡材将形成为液态或气态, 其中气、液态的蜡材均经由管路输送至集蜡器54内,此时气态的蜡材在 与集蜡片接触后亦降温成为液态,此时液态蜡材可流入集蜡筒55中储存 收集。然此种脱脂装置在操作时虽可将蜡材予以释出并予以收集,但由于 高温的气液蜡材再通过集蜡器时,大量的液体蜡材容易阻塞集蜡器入口 , 且过高的集蜡温度,所降温集蜡的数量仍然极为有限,亦即仍然有大量 的残存气态蜡材经由管路凝结在真空泵及后段管路处,造成减少真空泵 寿命、增加维修成本等问题,因此,现有技术真空脱脂烧结炉所设的脱 脂集蜡装置确实存在有集蜡效率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在集蜡作 业上,对于所收集的蜡材百分比有限,将造成真空泵阻塞等问题,而提 供一种设置在真空脱脂烧结炉中的集蜡装置,其借由所设计的集蜡装置, 除了可以有效将液态蜡材予以收集的外,另外借由二相互串接的集蜡器 可有效将气体形态所含有的蜡材亦可以有效的收集,以达到有效的收集 蜡材并可减少对真空泵阻塞的功效。为了达到前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在 于提供一种设置在真空脱脂烧结炉中的集蜡装置,其设置在一金属射出 成型用的真空脱脂烧结炉中,该烧结炉具有一中空炉体并设有一真空泵, 二者之间以设有第三阀体的主管体连接,炉体于下方另设有一输出管, 其中集蜡装置包括有第一集蜡筒及一集蜡器;该第一集蜡筒,其设在炉体下方并与输出管的另一端连接;该集蜡器,其由第一集蜡器与第二集蜡器组成,且于二者的一端之间设有一连接管,于另一端的第一集蜡器且与输出管间设有一输入管, 在第二集蜡器上且与主管体间设有一导气管,使得第一、二集蜡器的流 动通道为串接形态,又于第一集蜡器上且相对于连接管一端设有一第二 集蜡筒,于二者之间设有一导管。所述的设置在真空脱脂烧结炉中的集蜡装置,其中输入管、位在排 出管与真空泵间的导气管、主管体及位在第二集蜡器与真空泵间的导气 管,于各管体上分别设有第一、二、三及四阀体。所述的设置在真空脱脂烧结炉中的集蜡装置,其中集蜡器具有一呈 中空的本体,本体具有一开口,于开口处设有一盖体,盖体的一侧设有 一呈U型的冷凝管且于二并列管体上设有鳍片,另一侧在冷凝管的端头 设有接头。所述的设置在真空脱脂烧结炉中的集蜡装置,其中鳍片上在相对位 置处设有穿孔及凹座,且于二相邻鳍片的其中一鳍片的穿孔是相对于另 一鳍片的凹座处。本技术借由前述技术手段的运用实施,可将经真空烧结炉在加 热后由元件释出的液态蜡材,先行经由排出管流至第一集蜡筒收集,呈 气态的蜡材在通过相互串接设计的第一、二集蜡器的降温而呈液态的蜡 材,其可流至第二集蜡筒收集,另部分气态蜡材受到内部鳍片的接触冷 凝凝结为固态而附着在其鳍片的壁面上,因此经由前述的集蜡作业后, 含有呈气态蜡材的气体于排出时,其所含有的蜡材即可降至非常低的含 量,因此除了有效且高比例的将蜡材予以回收收集之外,另外由于所排 放出的气体,其所含有的蜡材量极低,确可以延长维护真空泵抽气的功 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借由所设计的集蜡装置,除了可以有 效将液态蜡材予以收集的外,另外借由二相互串接的集蜡器可有效将气 体形态所含有的蜡材亦可以有效的收集,以达到有效的收集蜡材并可减 少对真空泵阻塞的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运用在真空脱脂烧结炉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运用在真空脱脂烧结炉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管路配置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运用在真空脱脂烧结炉的部分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是现有技术烧结炉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IO真空烧结炉 ll加热器 12主管体 121第三阀体 13真空泵 14排出管141第一集蜡筒15导气管151第二阀体16输入管16第一阀体17第二集蜡筒171导管18导气管181第四阀体19连接管20烧结室21定位槽30第二集蜡器30A第一集蜡器31本体32盖体33冷凝管34鳍片341穿孔342凹座35接头50真空熔炉51空间52加热器53真空泵54集蜡器541加热器55集蜡筒56冷却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所设计的设置在真空脱脂烧结炉 中的集蜡装置,其是运用在一种金属射出成型(MIM)用的真空脱脂烧结 炉中,该烧结炉的构造设有一真空烧结炉10,其炉体呈中空体并设有开 口以供待处理元件的置入或取出,该开口处设有可封闭或开启该开口的 盖体,又炉体内部形成有一烧结室20,并于其外部设有加热器ll,该烧 结室20的二相对内侧壁上设有定位槽21,在相对的二定位槽21间可供 一承载件设置(此为现有技术,故不再进一步描述),所设的承载件上 可供待脱脂及烧结的元件置放,于前述的中空炉体上设有一相通的主管 体12,该主管体12上设有一第三阀体121且另端连接设有一真空泵13, 可对炉体内部进行抽气以形成真空状。本技术所设计的真空脱脂集蜡装罝,其构造是在炉体的下方设 有相通的输出管14,其另一端连接设有一集蜡筒141,其可用于收集脱 脂后的蜡材;另在输出管14上分别连接设有一导气管15及一输入管16,该导气 管15上设有一第二阀体151且另端连接至位在第三阀体121与真空泵13 之间的主管体12上,又前述的输入管16上设有一第一阀体161,其另端 连接至集蜡器上,该集蜡器的另端连接设有一导气管18,并在导气管18 上设有第四阀体181,且其另端连接在第三阀体121与真空泵13之间的 主管体12上,另设有一第二集蜡筒17,其与集蜡器间设有相通的导管 171。前述的集蜡器由第一集蜡器30A及第二集蜡器30相互串接组成,于 第一、二集蜡器30A、 30的相对一端处之间设有一连接管19,且连接管 19是相对位于前述的导管171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设置在真空脱脂烧结炉中的集蜡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设置在一金属射出成型用的真空脱脂烧结炉中,该烧结炉具有一中空炉体并设有一真空泵,二者之间以主管体连接,炉体于下方另设有一输出管,其中集蜡装置包括有第一集蜡筒及一集蜡器; 该第一集蜡筒,是设在炉体下方并与输出管的另一端连接; 该集蜡器,是由第一集蜡器与第二集蜡器组成,且于二者的一端之间设有一连接管,于另一端的第一集蜡器上且与输出管间设有一输入管,在第二集蜡器上且与主管体间设有一导气管,使得第一、二集蜡器的流动通道为串接形态,又于第一集蜡器上且相对于连接管一端设有一第二集蜡筒,于二者之间设有一导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胜男林舜天吕友麒
申请(专利权)人:新日兴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