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轨道列车的齿轮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5628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列车的齿轮箱,所述齿轮箱包括:箱体、主动轴和主动齿轮,箱体内形成有容纳从动齿轮的安装腔;主动轴的内端设置有主动齿轮,主动轴倾斜地穿过箱体且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主动轴通过主动轴轴承安装在箱体上;其中,安装腔包括:安装腔顶壁,安装腔顶壁构造为朝向主动轴轴承向下倾斜的斜面、以使飞溅至安装腔顶壁的润滑油流向主动轴轴承。由此,一方面,通过设置朝向主动轴承向下倾斜的安装腔顶壁,可以有效地提高齿轮箱正转以及反转时对主动轴轴承的润滑效果;另一方面,无需设置导油板、集油板等部件,可以降低齿轮箱内的部件数量,使齿轮箱的结构更加简单、降低齿轮箱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轨道列车的齿轮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轨道列车的齿轮箱。
技术介绍
空中轨道列车是一种新型的轨道交通方式,由于转向架接口要求,一般空轨车齿轮箱的主动轴与水平方向存在15°~30°向上夹角,因此需要将润滑油引导至较高位置才能润滑主动轴外侧轴承。其中,齿轮箱的轴承润滑一般采用油泵强制润滑或者飞溅润滑,若采用油泵强制润滑的方式存在以下不足:(1)传统油泵不能满足正反转同时向一个方向抽油;(2)油泵寿命较短不能满足齿轮箱的检修周期;若采用飞溅润滑的方式,则存在以下不足:(1)箱体润滑结构设计不能满足空轨车齿轮箱正、反转同时保持较好的润滑效果;(2)齿轮箱的箱体内需要导油板,集油板等结构,零部件较多,结构复杂。也就是说,在现有技术中,空中轨道列车的齿轮箱与常见的轨道列车的齿轮箱具有较大的区别,主动轴与水平方向具有夹角,较大的夹角导致主动轴的外侧的高度较高,进而导致润滑油难以运动到主动轴外侧轴承,也导致现有的润滑方式均不适用于空中轨道列车的齿轮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轨道列车的齿轮箱,所述齿轮箱对外侧轴承的润滑效果更好,且结构简单。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轨道列车的齿轮箱包括:箱体、主动轴和主动齿轮,所述箱体内形成有容纳从动齿轮的安装腔;所述主动轴的内端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轴倾斜地穿过所述箱体且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主动轴通过主动轴轴承安装在所述箱体上;其中,所述安装腔包括:安装腔顶壁,所述安装腔顶壁构造为朝向所述主动轴轴承向下倾斜的斜面、以使飞溅至所述安装腔顶壁的润滑油流向所述主动轴轴承。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轨道列车的齿轮箱,一方面,通过设置朝向主动轴承向下倾斜的安装腔顶壁,可以有效地提高齿轮箱正转以及反转时对主动轴轴承的润滑效果;另一方面,无需设置导油板、集油板等部件,可以降低齿轮箱内的部件数量,使齿轮箱的结构更加简单、降低齿轮箱的生产成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腔顶壁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腔顶壁与所述从动齿轮的中心线的最小距离大于所述从动齿轮大端半径7mm-12mm。进一步地,所述安装腔还包括:安装腔底壁、远离所述主动轴轴承的第一安装腔侧壁和靠近所述主动轴轴承的第二安装腔侧壁,所述底壁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安装腔侧壁和所述第二安装腔侧壁与所述安装腔顶壁相连。进一步地,所述安装腔底壁构造为弧形面且所述安装腔底壁与所述从动齿轮同心。可选地,所述安装腔底壁的直径大于所述从动齿轮的大端直径10mm-15mm。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腔侧壁构造为弧形面,所述第二安装腔侧壁与所述安装腔底壁相切且所述第二安装腔侧壁的直径与所述安装腔底壁的直径相同。进一步地,所述安装腔顶壁与所述第一安装腔侧壁之间的交点处圆角过渡且圆角半径为35mm-45mm。进一步地,所述安装腔顶壁的远离所述主动轴轴承的一端距离与所述第一安装腔侧壁正对的外侧壁之间的距离为8mm-12m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腔侧壁与其正对的外侧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小于10mm。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腔侧壁上设置有适于将所述安装腔顶壁的润滑油导入至所述主动轴轴承的导油槽。进一步地,所述导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水平面的夹角为10°-20°。可选地,所述第二安装腔侧壁上还设置有导油凸起部,所述导油凸起部的自由端与经过所述从动齿轮中心线的水平面之间的距离为120mm-130mm。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油槽的宽度与所述安装腔的宽度相同。进一步地,所述轴承与所述箱体之间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导油槽连通的集油槽,所述集油槽的底壁设置有将润滑油导入所述主动轴轴承的润滑油进口。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座上还设置有将润滑油导出的第一润滑油出口。可选地,所述主动轴轴承与所述主动轴之间还设置有主动轴轴套,所述主动轴轴套与所述主动轴过盈配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齿轮箱还包括:端盖和密封件,所述端盖设置在所述箱体与所述之间;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端盖内侧且所述密封件和所述端盖在周向上止抵;其中所述密封件与所述端盖在轴向上分别具有彼此正对的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一配合面上设置有多个在径向上间隔开的止挡凸起,所述第二配合面上设置有多个在径向上间隔开的止挡槽,每个所述止挡凸起与对应的所述止挡槽插接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端盖包括:底壁部和设置在所述底壁部的周沿且向内延伸的侧壁部,所述底壁部的内端面构造为所述第二配合面;所述密封件的周面上设置有周向止抵部,所述周向止抵部与所述侧壁部止抵,所述密封件的外端面构造为所述第一配合面。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齿轮箱的一个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齿轮箱的箱体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齿轮箱的一个润滑路径示意图(从动齿轮正转);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齿轮箱的另一个润滑路径示意图(从动齿轮反转);图6是沿图4中线B-B的剖视示意图;图7是图4中C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8是图7中D区域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齿轮箱100,箱体10,上箱体10a,下箱体10b,安装腔11,安装腔顶壁111,安装腔底壁112,第一安装腔侧壁113,第二安装腔侧壁114,导油槽12,导油凸起部13,主动轴20,主动齿轮30,主动轴轴承40,第一轴承40a,第二轴承40b,从动齿轮50,轴承座60,集油槽61,润滑油进口62,第一润滑油出口63,主动轴轴套70,端盖80,第二配合面81,止挡槽82,底壁部83,侧壁部84,第二润滑油出口841,密封件90,第一配合面91,止挡凸起92,周向止抵部9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图8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轨道列车的齿轮箱100。如图1-图8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轨道列车的齿轮箱100包括:箱体10、主动轴20和主动齿轮30。其中,箱体10内形成有容纳从动齿轮50的安装腔11;主动轴20的内端设置有主动齿轮30,主动轴20倾斜地穿过箱体10且主动齿轮30与从动齿轮50啮合,主动轴20通过主动轴轴承40安装在箱体10上,安装腔11包括:安装腔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轨道列车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包括:/n箱体,所述箱体内形成有容纳从动齿轮的安装腔;/n主动轴和主动齿轮,所述主动轴的内端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轴倾斜地穿过所述箱体且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主动轴通过主动轴轴承安装在所述箱体上;其中/n所述安装腔包括:安装腔顶壁,所述安装腔顶壁构造为朝向所述主动轴轴承向下倾斜的斜面、以使飞溅至所述安装腔顶壁的润滑油流向所述主动轴轴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轨道列车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内形成有容纳从动齿轮的安装腔;
主动轴和主动齿轮,所述主动轴的内端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轴倾斜地穿过所述箱体且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主动轴通过主动轴轴承安装在所述箱体上;其中
所述安装腔包括:安装腔顶壁,所述安装腔顶壁构造为朝向所述主动轴轴承向下倾斜的斜面、以使飞溅至所述安装腔顶壁的润滑油流向所述主动轴轴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列车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顶壁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列车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顶壁与所述从动齿轮的中心线的最小距离大于所述从动齿轮大端半径7mm-1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列车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还包括:安装腔底壁、远离所述主动轴轴承的第一安装腔侧壁和靠近所述主动轴轴承的第二安装腔侧壁,所述底壁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安装腔侧壁和所述第二安装腔侧壁与所述安装腔顶壁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轨道列车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底壁构造为弧形面且所述安装腔底壁与所述从动齿轮同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轨道列车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底壁的直径大于所述从动齿轮的大端直径10mm-15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轨道列车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腔侧壁构造为弧形面,所述第二安装腔侧壁与所述安装腔底壁相切且所述第二安装腔侧壁的直径与所述安装腔底壁的直径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轨道列车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顶壁与所述第一安装腔侧壁之间的交点处圆角过渡且圆角半径为35mm-45mm。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轨道列车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顶壁的远离所述主动轴轴承的一端距离与所述第一安装腔侧壁正对的外侧壁之间的距离为8mm-12mm。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轨道列车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腔侧壁与其正对的外侧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小于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佳陈瑞兴刘莹黄鹏魏世晨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