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弹簧连续式回火炉的加热和运转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4456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功率弹簧连续式回火炉的加热和运转控制装置,其特点是,包括箱体、设在箱体内的可编程控制器、多组加热控制部件、设在箱体面板上的触摸控制屏、温度记录仪、功能开关及指示灯;各组加热控制部件中的加热元件和双支热电偶分别设在炉内划分的各个加热区中;加热控制部件中的温度调节器分别与固态继电器、双支热电偶连接,固态继点器的与加热元件连接,双支热电偶与温度记录仪连接;可编程控制器分别与触摸控制屏、各组加热控制部件中的温度调节器、热搅拌风机、传动装置中的电磁阀、电机连接;功能开关及指示灯与相对应的控制部件连接。该装置控制炉内温度精度高,炉内有效温度时间长,可全自动进料、出料,提高生产率40%。(*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大功率弹簧连续式回火炉的加热和运转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弹簧制造行业中使用的弹簧回火炉在使用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由于加热元件功率分布的不合理或采用中央集中加热热风循环的方式,使得在弹簧工艺回火要求的温度波动区间(±5℃)内的加热区有效区段比例不高,为了达到弹簧的回火效果,只能延长弹簧在炉中的时间,降低了劳动生产率。2.采用的温度记录仪是有纸化式记录仪,对采样周期的调节,记录纸及记录笔的调换及记录保存都非常不方便。3.采用人工加料的方法,产生了有时弹簧与弹簧严重重叠,有时弹簧滚至炉膛深处,很随意,不能保证每一件需要回火的弹簧的有效保温时间,因而影响了弹簧的回火质量。4.采用人工开机升温,由于升温需要一定的时间,对功率为80KW的回火炉,如弹簧需要400℃左右的回火温度,则升温时间约需2小时左右,由此耗用了大量的等待时间,造成等工而降低劳动生产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弹簧回火炉不能智能化对炉温有效调温、控温和监测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改进的大功率弹簧连续式回火炉的加热和运转控制装置,该装置能自动控制缩短回火炉的升温、降温时间,提高该回火炉工作区的温度,使炉温均匀,增加了弹簧在炉内的有效回火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功率弹簧连续式回火炉的加热和运转控制装置,其特点是,该装置包括箱体、设在箱体内的可编程控制器、多组加热控制部件、设在箱体面板上的触摸控制屏、温度记录仪、功能开关及指示灯;所述的每组加热控制部件由温度调节器、固态继点器、加热元件、双支热电偶、热搅拌风机组成,其中各组加热控制部件中的加热元件和双支热电偶分别设在回火炉内划分的各个加热区中;所述的温度调节器的输出端与固态继电器的控制端连接,温度调节器的温度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双支热电偶的测温端连接;所述的固态继点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加热元件连接;所述的双支热电偶的输出端与温度记录仪的测温端连接;所述的可编程控制器的串行端与触摸控制屏的信号端双向连接;可编程控制器的多个输出端分别与各组加热控制部件中的温度调节器的输入端、热搅拌风机的控制端、以及设在回火炉前上料装置上的电磁阀控制端、设在回火炉后输送装置上的电机控制端连接;所述的功能开关及指示灯与相对应的控制部件连接。上述的大功率弹簧连续式回火炉的加热和运转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的热搅拌风机设有四个,各热搅拌风机分别设在炉内四个加热区的炉顶。上述的大功率弹簧连续式回火炉的加热和运转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的设在箱体面板上的功能开关由加热元件开关、网带调速开关、复位按钮、急停按钮、电源总开关组成;加热元件开关通过导线与每组加热控制部件的加热元件连接;网带调速开关与回火炉的输送装置上的变频调速器连接,复位按钮和急停按钮通过导线分别与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电源总开关通过导线分别与每组加热控制部件、热搅拌风机、输送装置上的电机的电源输入端连接。上述的大功率弹簧连续式回火炉的加热和运转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的设在箱体面板上的指示灯为各加热元件工作状态指示灯,该指示灯通过导线与加热控制部件连接。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1、本技术由于在炉膛内设有四个加热区,对每一加热区的加热过程设有独立的加热控制部件,并通过对进口、中间和出口处加热元件功率的合理分配,大地缩短了升温、降温时间,均匀了炉温,使得回火炉达到温度±5℃区间占整个回火炉的工作区的比例上升到了65%,弹簧在炉内的有效回火时间大大增加,从而可提高生产效率40%。2、本技术由于设有可显示实时温度的电子温度记录仪,可显示多种温度变化的图示画面,便于监测;同时把这些温度数据存在本装置存储,可以在记录仪上直接进行数据和图形的查询、翻阅,且对炉膛内的温度采样周期可以在1~240秒内任意设定使温度偏差进一步减小。3、本技术由于设有可编程控制器可控制自动进料、出料,保证了每只弹簧都能均匀回火且保证其回火时间。4、本技术可根据工况的需要使炉子自动升温,确保一上班炉子的炉温达到工艺要求的弹簧回火温度,节约了原来需等待的2小时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5、本技术由于设有触摸式显示控制屏,使整台设备操作方便;并可显示故障信息,使维修十分方便,且可靠性大大提高。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对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结合其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特征和优点。其中,附图为图1是技术大功率弹簧连续式回火炉的加热和运转控制装置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是技术大功率弹簧连续式回火炉的加热和运转控制装置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1、图2所示,本技术大功率弹簧连续式回火炉的加热和运转控制装置,包括箱体1、设在箱体内的可编程控制器2(型号为FX2N-64)、多组加热控制部件3、设在箱体面板11上的触摸控制屏4(型号为GP2000)、温度记录仪5(型号为EX2)、功能开关6及指示灯7;在本实施例中,将4米长的回火炉的炉膛内划分成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四个加热区,各加热区中对应设置一组加热控制部件,分别对每一加热区进行独立加热调温。该四组加热控制部件31、32、33、34结构相同,其中第一组加热控制部件31由温度调节器311、固态继点器312、加热元件313、双支热电偶314、以及热搅拌风机315构成;第二组加热控制部件32由温度调节器321、固态继点器322、加热元件323、双支热电偶324、以及热搅拌风机325构成;第三组加热控制部件33由温度调节器331、固态继点器332、加热元件333、双支热电偶334、以及热搅拌风机335构成;第四组加热控制部件34由温度调节器341、固态继点器342、加热元件343、双支热电偶344、以及热搅拌风机345构成。各组加热控制部件中温度调节器采用的型号为PXW9,固态继点器采用的型号为SSR,双支热电偶采用的型号为THC-K-2,热搅拌风机采用380V交流电机的风机,各个加热区中的加热元件313、323、333、343由电阻丝构成,该四个热元件313、323、333、343的功率分别是30KW、19.5KW、13.5KW、21KW。各组加热控制部件中的加热元件313、323、333、343和双支热电偶314、324、334、344分别对应设在回火炉内划分的各个加热区中。由于四组加热控制部件31、32、33、34结构相同,现以第一组加热控制部件31为例进行详细描述。在该组加热控制部件中,温度调节器311的输出端与固态继电器312的控制端连接,温度调节器311的温度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双支热电偶314的测温端连接;固态继点器312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加热元件313连接;双支热电偶314的输出端与温度记录仪5的测温端连接。可编程控制器2的串行端与触摸控制屏4的信号端双向连接;可编程控制器2的多个输出端分别与各组加热控制部件31、32、33、34中的温度调节器311、321、331、341的输入端、热搅拌风机315、325、335、345的控制端、以及设在回火炉前上料装置上的电磁阀8(型号为NFH-5-1%)的控制端、设在回火炉后输送装置上的电机9(为380V交流电机)的控制端连接。各热搅拌风机3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功率弹簧连续式回火炉的加热和运转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箱体、设在箱体内的可编程控制器、多组加热控制部件、设在箱体面板上的触摸控制屏、温度记录仪、功能开关及指示灯;所述的每组加热控制部件由温度调节器、固态继点器、加热元件、双支热电偶、热搅拌风机组成,其中:各组加热控制部件中的加热元件和双支热电偶分别设在回火炉内划分的各个加热区中;所述的温度调节器的输出端与固态继电器的控制端连接,温度调节器的温度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双支热电偶的测温端连接;所述的固态继点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加热元件连接;所述的双支热电偶的输出端与温度记录仪的测温端连接;所述的可编程控制器的串行端与触摸控制屏的信号端双向连接;可编程控制器的多个输出端分别与各组加热控制部件中的温度调节器的输入端、热搅拌风机的控制端、以及设在回火炉前上料装置上的电磁阀控制端、设在回火炉后输送装置上的电机控制端连接;所述的功能开关及指示灯与相对应的控制部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