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炉余热利用装置,该装置应用在钢铁企业中炼钢电炉 烟道中,实现余热利用的目的。
技术介绍
电炉是耗能较大的设备,在其使用过程中排出大量的高温烟气(1000-1400 °C),因这些高温烟气的排放具有不连续性和含尘量很高的特点,因此其所含的 二次能源一直无法有效地利用。为了满足排放要求,必须设置水冷烟道,以及冷 却塔和除尘装置,使高温烟气经降温净化后向外排放。为此,除需要不少设备投 资外,还需要消耗大量的冷却水和电能,运行费用很高,但无任何经济效益。目 前,99%以上的电炉均采用该方式排放烟气。电炉一个冶炼周期中约45分钟有 高温烟气排放,而约15分钟没有高温烟气排放,这就使得不可能釆用常规余热 锅炉回收这部分烟气余热,因为常规锅炉不可能断续使用。目前我国八一钢厂、 莱芜钢厂使用热管余热锅炉来回收电炉烟气余热,用余热生产流量变化(即时有 时无)的蒸气,而且该蒸气是压力较低的饱和蒸气(以100吨的电炉为例,生产 的蒸气压力为0.8MPa,温度为180GC,产量为10吨/小时),只能供生活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炉余热利用装置,包括设置在电炉高温烟气排放烟道上的余热锅炉,其特征是在该余热锅炉辐射式受热面内设有由调节阀控制的高炉煤气燃烧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长胜,谢泽民,
申请(专利权)人:袁长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