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克顺专利>正文

反射拱式定型炉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175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以煤为燃料的炉灶的炉膛。该炉膛设有内壁面呈抛物曲面的反射顶拱,燃煤产生的部分高热被该反射顶拱反射回燃烧层,能提高燃烧室温度,使煤充分燃烧,因而燃烧的热效率高,加上还设有具有消烟除尘和余热利用功能的回烟道,所以使用该炉膛,有得节能和环境保护。(*该技术在199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以煤为燃料的炉灶的炉膛。以煤为燃料的炉灶,一般均为砖砌固定灶。炉灶的性能与炉膛即燃烧室的性能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燃烧室必需具有大小与形状合适的燃烧空间,并能达到必要的高温与得到适量的空气,燃煤才可能充分燃烧,获得高的热效率。但是,砖砌灶的燃烧室的形状与大小完全依赖于砌灶工人的经验与技术,因而其性能得不到可靠的保证,而且,燃烧室的上方除铁锅外便是烟道,燃烧产生的热量一旦辐射出燃烧层便不再返回,因而燃烧室的温度达不到使煤充分燃烧必须的高温,所以,煤不能充分燃烧,非但损失能量,而且容易污染环境。加上砖砌灶的烟道一般都较短,无消烟除尘装置,即使有也难保证其消烟除尘效果,燃烧产生的高温含尘烟气通过很短的烟道排放到大气之中,有害烟尘的排放量往往超过国家标准,不但损失大量热量,而且严重污染环境。鉴于上述情况,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炉膛,该炉膛的燃烧室能保证为煤的充分燃烧提供恰到好处的空间和足够的高温,以便充分发挥出煤的能量及降低烟气中有害物的含量。另外再为炉膛提供一种良好的消烟除尘和余热利用装置,以便进一步充分利用煤燃烧释放的热能和消除烟尘、保护环境。本技术的目的是如下实现的,它提供一种炉膛,其燃烧室的上方设有吸热及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燃烧室的上部,设有内壁面呈抛物曲面的环状反射顶拱。至于上述的吸热及排烟系统可以设计成疏齿形回烟道及余热水箱,它们包括设于燃烧室上方的环形耐火砖中的多条径向分布的小烟道,设在这些小烟道外周并与小烟道相通的环形回烟道,将与烟囱等相连的出烟道,连接回烟道与出烟道的中间烟道,以及与这些烟道相关地设置的余热水箱。根据本技术构思实施的炉膛,因为燃烧室设有内壁呈抛物曲面的反射顶拱,所以,燃烧时产生的部分高热经过该抛物曲面的顶拱被反射回燃烧层,能提高燃烧室温度,使燃烧室保持煤充分燃烧必要的高温;该反射顶拱可以用耐火材料按设计要求先制成具有抛物曲面的反射拱型耐火砖,再用这种耐火砖围砌成带有顶拱的环形燃烧室壁,所以,能保证使燃烧室的形状和大小及燃烧层的温度满足使煤充分燃烧的条件。因此,利用该炉膛,煤的燃烧率高,即可节能,又可减少环境污染。另外,因为在燃烧室上方的环形耐火砖中设有多条径向的小烟道及与这些小烟道相通的环形回烟道,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必须迂回曲折地绕过这些小烟道和回烟道,才能到达排放烟道,等于增加了烟道的长度及高温烟气与烟道的接触面积,高温烟气在这些烟道中逐渐降速,烟气中所含灰尘也逐渐沉降,烟气所带热量也能传递给与烟道相关地设置的余热利用装置,所以,实施该炉膛的炉灶可以充分利用烟气余热以节能,而且可以消烟除尘达到环保目的。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及其效果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为设有根据本技术实施的一种炉膛的炉灶的纵剖简图,图2为设有反射顶拱的炉膛、一种疏齿形回烟道及一种余热水箱的纵剖简图,图3为图2所示疏齿形回形道及余热水箱的俯视图。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当的部分,其中,1为燃烧室,6为带反射拱的燃烧室壁,7为炉口壁,41为小烟道。图1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的一种炉膛的大致结构。如图1所示,2为主要的吸热装置即铁锅,1为炉膛即燃烧室,它位于炉灶的大致中央处,燃烧室的底壁9由轻质耐火砖构成,其中央设有顶煤口29,其四周的壁面上,设有由带抛物面突起部的异型耐火砖围砌而成的环形燃烧室壁6。如图2所示,上述燃烧室壁6的上部向圆周中心突出,其突出部的内侧面51为抛物曲面,形成呈抛物曲面的环状反射顶拱52。燃烧室壁6之上,是具有基本为圆锥形的内壁面的环形炉口壁7,该炉口壁7中设有多条径向分布的小烟道41,这些小烟道41的一端开口在炉口壁的内侧上部,通过炉口壁7与铁锅2之间的间隔与燃烧室1相通,另一端开口在炉口壁7的外侧,与设在这些小烟道外周的环形回烟道42相通。环形回烟道42的下方设有环形积尘室8,并在相应的炉壁上,设有清灰门(未图示)。出烟道22通过中间烟道44与上述环形回烟道42相通。上述的炉口壁7由带有小烟道41的异型保温耐火砖围砌而成,并且不同部位的小烟道41的宽度也不相同,其宽度随着靠近出烟道22而逐渐变窄,例如在图3中,小烟道41a的宽度L1大于小烟道41b的宽度L2。由这些沿圆周径向分布的小烟道41及其外周的回烟道42形成疏齿形回烟道。在上述疏齿形回烟道的外周及中间烟道44与出烟道22的外周,设有夹层式的余热水箱3,该余热水箱3的外侧,敷有保温材料形成的保温层5(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炉膛是如下工作的。新煤经顶煤口29进入燃烧室9,被上层燃烧层加热而挥发出可燃气体,因为燃烧室1的形状和大小特别适合于煤的燃烧,又有抛物曲面的反射顶拱把热量反射回燃烧层,所以燃烧层可保持相当高的温度,促使煤包括前述可燃气体充分燃烧。燃烧后的上层煤渣可以用工具拉到点火门(未图示)的内侧,煤渣从点火门内侧的煤渣下落口落到下方的出渣斗,再经出渣门(未图示)排出。燃烧产生的烟气上升经过燃烧室1的上开口后,沿着炉口壁7与铁锅2之间的间隙上升,分别进入各个小烟道41,再从各个小烟道41进入回烟道42。如图3所示,因为图中左侧的小烟道宽度大于右侧的宽度,可以有较多的烟气先经左侧的小烟道,再经较长的回烟道后到达中间烟道44,最后经出烟道22、烟囱而排出,所以,大量高温含尘的烟气经过这迂回曲折的烟道速度减慢,烟气中所含灰尘逐渐沉降而落入回烟道42下方的积尘室8中,烟气所带的热量也经烟道壁被传递给烟道外侧的余热水箱。如上所述,本炉膛由于具有符合煤充分燃烧必需的结构和具有消烟除尘、余热利用功能的回烟道等装置,所以热效率特别高,可达70%以上(一般反烧式炉灶热效率仅30%),同时,消烟除尘效果也很显著,用户不必另外配置除尘装置,因为其排气完全符合国家标准。本实施例中的反射顶拱是用异型耐火砖围砌而成的,也可以用模型一次浇灌而成,甚至也可以在现场用砖砌成,只要保证反射顶拱的抛物面平整光滑,具有良好的集中反射性能即可。显而易见,对于条形、方形或者多边形的炉膛,其反射顶拱可以用相对的两行、四行或者多行异型耐火砖围砌而成,它们同样可以具有良好的集中反射性能。同样地,本实施例中的疏齿型回烟道也可以用模型一次浇灌而成。权利要求1.一种炉灶的炉膛,其燃烧室1的上方设有吸热及排咽系统,本技术的特征在于,上述燃烧室1设有其内壁面51为抛物曲面的环状反射顶拱52。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膛,其特征在于,上述反射顶拱52由轻质耐火材料制成的异型耐火砖构成。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膛,其特征在于,上述吸热及排烟系统包括设于燃烧室1上方的环形耐火砖中的多个径向分布的小烟道41;设在这些小烟道41外周并与小烟道41相通的环形回烟道42;出烟道22;连接回烟道42与出烟道22的中间烟道44。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炉膛,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烟道41的宽度随着靠近上述出烟道22而逐渐变窄。5.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炉膛,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回烟道42的周围及出烟道22与中间烟道44的外周,设有夹套式的余热水箱3。6.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炉膛,其特征在于,上述回烟道42的下方设有环形的积尘室8,并在相应的炉壁上,设有清灰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以煤为燃料的炉灶的炉膛。该炉膛设有内壁面呈抛物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炉灶的炉膛,其燃烧室1的上方设有吸热及排咽系统,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上述燃烧室1设有其内壁面51为抛物曲面的环状反射顶拱5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克顺
申请(专利权)人:周克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