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进梁式加热炉刮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4154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步进梁式加热炉的刮渣装置。步进梁式加热炉刮渣装置,它包括水封槽体、出渣槽体、刮渣板组;出渣槽体的首端与水封槽体的尾端相连,其特征在于:水封槽体(11)的尾部为收缩段(15);第一刮渣板组(5)的首部刮渣板(14)位于水封槽体(11)的收缩段(15)的水封槽内,第一刮渣板组(5)首部以外的刮渣板位于出渣槽体(16)的出渣槽(4)内;水封槽(6)的右侧平底部位设有第二刮渣板组(8),水封槽(6)的中间平底部位设有第三刮渣板组(9),水封槽(6)的左侧平底部位设有第四刮渣板组(12)。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刮渣效果好、生产效率高、使用安全可靠等特点;该装置适用于装载短钢坯料、活动梁间距较小的步进梁式加热炉。(*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步进梁式加热炉的刮渣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轧钢生产线所用的步进梁式加热炉刮渣装置的水封槽基本上采用一根活动梁配 置一根水封槽,每根水封槽尾端带一个向上倾斜的出渣槽,水封槽内的氧化铁皮等渣料依 靠刮渣板从出渣槽刮出,需要设置收集和清运装置处理渣料,增加了结构的复杂性和操作 工的劳动强度且不利于保持现场环境的整洁;上述这种结构形式的水封槽适合于活动梁间 距较大、装载较长钢坯料的步进梁式加热炉,而对于必须装载短钢坯料、活动梁间距较小 (800-lOOOmm)的歩进梁式加热炉,每根活动梁单独设置一根水封槽是难以布置和安装的; 同时对于采用推钢机上料的步进梁式加热炉,由于加热炉进料端炉外设置有随炉底平移框 架一起活动的炉外钢坯输送台架,上料台架的支柱安装在炉底平移框架上且与活动梁成直 线布置,占用了出渣槽的位置,使出渣槽无法布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步进梁式加热炉刮渣装置,该装置适用于 装载短钢坯料、活动梁间距较小(800-1000mm)的步进梁式加热炉。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步进梁式加热炉刮渣装置,它包括水封 槽体、出渣槽体、刮渣板组;出渣槽体的首端与水封槽体的尾端相连,出渣槽体倾斜向上, 出渣槽体的尾端穿过冲渣沟基础墙壁上的出渣孔位于冲渣沟内,水封槽体的底部固定在炉 底平移框架上,出渣槽体的底部由支架与炉底平移框架固定连接,水封槽体内设有水封槽, 出渣槽体内设有出渣槽,出渣槽与水封槽相通;其特征在于水封槽体的尾部为收缩段, 水封槽体的尾端的水封槽为小口端;第一活动梁的立柱、第二活动梁的立柱被围在水封槽 体内,第一活动梁的立柱、第二活动梁的立柱穿过水封槽体与炉底平移框架固定连接,第 一活动梁的立柱、第二活动梁的立柱与水封槽体密封连接;水封槽体内的水封槽底沿第一 活动梁的立柱、第二活动梁的立柱中心线分别对应设有第一三角形拱顶板、第二三角形拱 顶板,第一三角形拱顶板与第一活动梁的立柱固定连接,第二三角形拱顶板与第二活动梁 的立柱固定连接,第一三角形拱顶板、第二三角形拱顶板之间为中间平底部位,第一三角 形拱顶板的右侧为右侧平底部位,第二三角形拱顶板的左侧为左侧平底部位;水封槽内沿 第一活动梁的立柱、第二活动梁的立柱中心线两侧分别对应设有第一密封裙板、第二密封 裙板,第一密封裙板位于第一三角形拱顶板的上方,第二密封裙板位于第二三角形拱顶板 的上方,第一密封裙板、第二密封裙板的下部分别伸到水封槽内的水面下,第一密封裙板、 第二密封裙板的上端分别与炉底钢结构架固定连接;第一刮渣板组由至少2个以上的刮渣板分别与刮渣板固定架间隔固定连接而成,第一刮渣板组的刮渣板固定架的首部与炉底钢结构架固定连接,刮渣板固定架的尾部与冲渣沟 基础墙壁上的预埋固定件固定连接,第一刮渣板组的首部刮渣板位于水封槽休的收缩段的 水封槽内,第一刮渣板5首部以外的刮渣板位于出渣槽体的出渣槽内;水封槽的右侧平底 部位设有第二刮渣板组,第二刮渣板组由至少2个以上的刮渣板组成,第二刮渣板组的刮 渣板分别间隔与第一密封裙板的右侧密封裙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水封槽的中间平底部位设 有第三刮渣板组,第三刮渣板组由至少2个以上的刮渣板组成,第三刮渣板组的刮渣板分 别间隔与第一密封裙板的左侧密封裙板、第二密封裙板的右侧密封裙板的下端固定连接; 水封槽的左侧平底部位设有第四刮渣板组,第四刮渣板组由至少2个以上的刮渣板组成, 第四刮渣板组的刮渣板分别间隔与第二密封裙板的左侧密封裙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水封槽内沿第一活动梁的立柱、第二活动梁的立柱中心线两侧分别对应设有第一密封 罩、第二密封罩,第密封罩位于第一三角形拱顶板的上方,第二密封罩位于第二二角形 拱顶板的上方,第一密封罩与第一活动梁的立柱固定连接,第二密封罩与第二活动梁的立 柱固定连接,第一密封罩位于第一密封裙板内,第二密封罩位于第二密封裙板内。出渣槽体的断面宽度为480-520mm。第一活动梁的立柱、第二活动梁的立柱共用一根水封槽体(内为水封槽),水封槽体在 位于加热炉进料端的尾端沿中心线收縮为一条倾斜向上的出渣槽体(内为出渣槽,断面宽 度为480-520mm),从上料台架的两条支杵中间穿过,从而完全避开上料台架支柱的影响, 其出口端穿过冲渣沟基础墙壁伸到冲渣沟内;水封槽内设置有密封裙板,密封裙板的下部 伸到水封槽内的水面下,减少外部空气从炉底进入炉膛。第一刮渣板组、第二刮渣板组、 第三刮渣板组、第四刮渣板组为固定式,水封槽体、出渣槽体随炉底平移框架在垂直平面 上作周期性的矩形运动,水封槽内设置第二刮渣板组、第三刮渣板组、第四刮渣板组,将 水封槽内的氧化铁皮等渣料刮到水封槽尾端,由第一刮渣板组将渣料刮到出渣槽内滤成干 渣,并最终刮到冲渣沟内。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解决了装载短坯料(装载长度小于2500mm的短钢坯料)且 进料端带有炉外上料台架的步进梁式加热炉活动梁水封槽的布置问题,并能使落入水封槽 内的氧化铁皮等渣料顺利刮到冲渣沟内,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刮渣效果好、生产效 率高、使用安全可靠等特点;该装置适用于装载短钢坯料、活动梁间距较小(800-1000mm) 的步进梁式加热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为图1沿A—A线的剖视图3为图1沿B—B线的剖视图(出渣槽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沿C一C线的剖视图(水封槽及刮渣板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l-冲渣沟,2-出渣孔,3-冲渣沟基础墙壁,4-出渣槽,5-第一刮渣板组,6-水 封槽,7-第-活动梁的立柱,8-第二刮渣板组,9-第三刮渣板组,10-炉底钢结构架,11-水封槽体,12-第四刮渣板组,13-第二活动梁的立柱,14-首部刮渔板,15-收縮段,16-出5渣槽体,17-预埋固定件,18-支架,19-炉底平移框架,20-升降机构,2卜平移机构,22-刮渣板固定架,23-第一三角形拱顶板,24-第二三角形拱顶板,25-第一密封罩,26-第二 密封罩,27-第一密封裙板,28-第二密封裙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图2、图3、图4所示,步进梁式加热炉刮渣装置,它包括水封槽体、出渣槽 体、刮渣板组;出渣槽体16的首端与水封槽体11的尾端相连,出渣槽体16倾斜向上,出 渣槽体16的尾端穿过冲渣沟基础墙壁3上的出渣孔2位于冲渣沟1内,水封槽体11的底 部固定在炉底平移框架19上,出渣槽体16的底部由支架18与炉底平移框架19固定连接 (支架18以加强稳定性并防止变形,即水封槽体、出渣槽体随炉底平移框架在垂直平面上 作周期性的矩形运动),水封槽体11内设有水封槽6,出渣槽体16内设有出渣槽4,出渣 槽4与水封槽6相通;水封槽体11的尾部为收縮段15,水封槽体11的尾端的水封槽为小 口端;第一活动梁的立柱7、第二活动梁的立柱13被围在水封槽体11内,第一活动梁的立 柱7、第二活动梁的立柱13穿过水封槽体11与炉底平移框架19固定连接,第一活动梁的 立柱7、第二活动梁的立柱13与水封槽体11密封连接(如焊接);水封槽体11内的水封槽 底沿第一活动梁的立柱7、第二活动梁的立柱13中心线分别对应设有第一三角形拱顶板23、 第二三角形拱顶板24 (使落入到水封槽内的氧化铁皮能自动滑到水封槽两侧及中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步进梁式加热炉刮渣装置,它包括水封槽体、出渣槽体、刮渣板组;出渣槽体的首端与水封槽体的尾端相连,出渣槽体倾斜向上,出渣槽体的尾端穿过冲渣沟基础墙壁上的出渣孔位于冲渣沟内,水封槽体的底部固定在炉底平移框架上,出渣槽体的底部由支架与炉底平移框架固定连接,水封槽体内设有水封槽,出渣槽体内设有出渣槽,出渣槽与水封槽相通;其特征在于:水封槽体(11)的尾部为收缩段(15),水封槽体(11)的尾端的水封槽为小口端;第一活动梁的立柱(7)、第二活动梁的立柱(13)被围在水封槽体(11)内,第一活动梁的立柱(7)、第二活动梁的立柱(13)穿过水封槽体(11)与炉底平移框架(19)固定连接,第一活动梁的立柱(7)、第二活动梁的立柱(13)与水封槽体(11)密封连接;水封槽体(11)内的水封槽底沿第一活动梁的立柱(7)、第二活动梁的立柱(13)中心线分别对应设有第一三角形拱顶板(23)、第二三角形拱顶板(24),第一三角形拱顶板(23)与第一活动梁的立柱(7)固定连接,第二三角形拱顶板(24)与第二活动梁的立柱(13)固定连接,第一三角形拱顶板(23)、第二三角形拱顶板(24)之间为中间平底部位,第一三角形拱顶板(23)的右侧为右侧平底部位,第二三角形拱顶板(24)的左侧为左侧平底部位;水封槽内沿第一活动梁的立柱(7)、第二活动梁的立柱(13)中心线两侧分别对应设有第一密封裙板(27)、第二密封裙板(28),第一密封裙板(27)位于第一三角形拱顶板(23)的上方,第二密封裙板(28)位于第二三角形拱顶板(24)的上方,第一密封裙板(27)、第二密封裙板(28)的下部分别伸到水封槽内的水面下,第一密封裙板(27)、第二密封裙板(28)的上端分别与炉底钢结构架(10)固定连接;第一刮渣板组(5)由至少2个以上的刮渣板分别与刮渣板固定架(22)间隔固定连接而成,第一刮渣板组的刮渣板固定架(22)的首部与炉底钢结构架(10)固定连接,刮渣板固定架(22)的尾部与冲渣沟基础墙壁(3)上的预埋固定件(17)固定连接,第一刮渣板组(5)的首部刮渣板(14)位于水封槽体(11)的收缩段(15)的水封槽内,第一刮渣板组(5)首部以外的刮渣板位于出渣槽体(16)的出渣槽(4)内;水封槽(6)的右侧平底部位设有第二刮渣板组(8),第二刮渣板组(8)由至少2个以上的刮渣板组成,第二刮渣板组(8)的刮渣板分别间隔与第一密封裙板(27)的右侧密封裙板的下端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少春郑剑辉方珺阳伟凌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武汉威仕工业炉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