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肉型定远猪品系眼肌面积及肉质相关SNP分子标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151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瘦肉型定远猪品系眼肌面积及肉质相关SNP分子标记,其特征在于,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上述序列中第170位碱基处为碱基突变位点,该碱基突变位点为G或A。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瘦肉型定远猪品系眼肌面积及肉质相关SNP分子标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取猪中包含上述分子标记的基因组DNA;采用上述上下游引物、基因组DNA和PCR反应缓冲液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得到体外扩增产物;对体外扩增产物采用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反应,得到酶切产物;对酶切产物进行多态性检测,获得各个个体的基因型。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上述分子标记和/或上述上下游引物在瘦肉型定远猪品系生猪育种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瘦肉型定远猪品系眼肌面积及肉质相关SNP分子标记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猪辅助育种
,尤其涉及一种瘦肉型定远猪品系眼肌面积及肉质相关SNP分子标记及其方法、应用。
技术介绍
瘦肉型定远猪品系是由巴克夏作父本、定远猪作母本进行杂交后,再横交固定,选育得到的新品系,该瘦肉型定远猪品系含巴克夏和定远猪血统均为50%,被毛全黑,体型大小处于巴克夏和定远猪两者之间。未经选育的群体内眼肌面积、肌内脂肪含量、肉色等指标变异系数较大(>20%),因此要经过5个世代甚至更多代次的选育才能将眼肌面积、肌内脂肪、肉色等性状进行固定并稳定遗传。但传统的选育过程中无法对种猪的眼肌面积、肌内脂肪、肉色进行选育,因为这些性状无法在活体中测定,必须将猪屠宰后对肉质进行分析后得到,而屠宰后的猪无法作为种猪用于繁殖下一代,因此必须找到用于种猪选育的标记方法,辅助进行选择。常规选育中背膘厚与肌内脂肪呈反向相关,即通过选育背膘厚度变薄的猪,其肌内脂肪含量也变低,因此通过传统的背膘厚选择,势必肌内脂肪含量随之变低,而肌内脂肪含量是评价猪肉风味、口感、嫩度的重要指标,是关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瘦肉型定远猪品系眼肌面积及肉质相关SNP分子标记,其特征在于,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上述序列中第170位碱基处为碱基突变位点,该碱基突变位点为G或A。/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瘦肉型定远猪品系眼肌面积及肉质相关SNP分子标记,其特征在于,其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上述序列中第170位碱基处为碱基突变位点,该碱基突变位点为G或A。


2.一种检测如权利要求1所述分子标记的上下游引物,其特征在于,其核苷酸序列如下所示:
上游引物:5’-TCTACTGTTAGGAAGACCCATC-3’,
下游引物:5’-TGCTGCCTGAAAATCATCCT-3’。


3.一种瘦肉型定远猪品系眼肌面积及肉质相关SNP分子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提取猪中包含如权利要求1所述分子标记的基因组DNA;
(2)采用如权利要求2所述上下游引物、步骤(1)所得基因组DNA和PCR反应缓冲液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得到体外扩增产物;
(3)对步骤(2)所得体外扩增产物采用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反应,得到酶切产物;
(4)对步骤(3)所得酶切产物进行多态性检测,获得各个个体的基因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聚合酶链式反应体系包括:10μLPCR反应缓冲液、0.5μL10mmol/mL上游引物、0.5μL10mmol/mL下游引物、1μL浓度100ng/μL的DNA基因组模板溶液、8μL纯水,其终体积为20μL。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操作具体如下:将20μL聚合酶链式反应体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道李庆岗胡剑陈鹏
申请(专利权)人:定远县安康农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