焙烧炉火道墙排烟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018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焙烧炉火道墙排烟口结构,它包括火道墙(5),其特征在于:在火道墙(5)上有火道观察孔(1),火道观察孔(1)与排烟装置(2)连接。(*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氧化铝生产用的焙烧炉,特别是涉及一种焙烧炉的排烟口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敞开式环式焙烧炉排烟口均留设在横墙上,排烟口的结构设计和施工过程都相当复杂,并需要采用大量的异型砖,砌筑工期长、投资大。由于焙烧炉是在负压状态下工作,当排烟口不在排烟工作状态时,此排烟口也不容易密闭,大量的冷空气被吸入,从而造成炉内压力和温度的控制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火道墙排烟口结构形式,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构成的它包括火道墙(5),在火道墙(5)上有火道观察孔(1),火道观察孔(1)与排烟装置(2)连接。在火道观察孔(1)上有火道观察孔座(4);在排烟装置(2)上有吸气口(3),火道观察孔座(4)与吸气口(3)连接。本技术利用火道观察孔作为排烟口,只是稍微加大了火道观察孔的尺寸,使火道观察孔座(4)与排烟装置(2)的吸气口(3)连接吻合。不排放烟气时,火道观察孔(1)是关闭的;当需要排放烟气时,打开观察孔(1)的孔盖,把排烟装置(2)的吸气口(3)与火道观察孔座(4)连接即可。本技术采用直接从火道墙(5)上部的观察孔排烟,取消了以往火道横墙上单独设置的排烟口,减少了横墙顶部的开孔数,增强了炉体的密闭性,减少了冷空气的吸入量,从而既能更有效地保证焙烧炉温度曲线符合要求,提高产品质量,又可降低焙烧炉的能耗。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例建造焙烧炉火道墙5,在火道墙5上制作火道观察孔1,并在火道观察孔1上制作火道观察孔座4;制作排烟装置2并连接吸气口3;需要排放烟气时,打开观察孔1的孔盖,将排烟装置2的吸气口3与火道观察孔座4连接。不排放烟气时,火道观察孔1用孔盖关闭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焙烧炉火道墙排烟口结构,它包括火道墙(5),其特征在于在火道墙(5)上有火道观察孔(1),火道观察孔(1)与排烟装置(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焙烧炉火道墙排烟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火道观察孔(1)上有火道观察孔座(4),在排烟装置(2)上有吸气口(3),火道观察孔座(4)与吸气口(3)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焙烧炉火道墙排烟口结构,该结构形式为在火道墙(5)上有火道观察孔(1),火道观察孔(1)与排烟装置(2)连接;在火道观察孔(1)上有火道观察孔座(4);在排烟装置(2)上有吸气口(3),火道观察孔座(4)与吸气口(3)连接。本技术采用直接从火道墙(5)上部的观察孔排烟,减少了横墙顶部的开孔数,增强了炉体的密闭性,减少了冷空气的吸入量,从而既能更有效地保证焙烧炉温度曲线符合要求,提高产品质量,又可降低焙烧炉的能耗。文档编号F27D7/00GK2876570SQ200620200018公开日2007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11日专利技术者高国庆, 曲成, 张伟振, 陈书昌, 陈顺吉 申请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国庆曲成张伟振陈书昌陈顺吉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