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炉浇注炉底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2565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热炉浇注炉底及施工方法,包括炉底保温层1、粘土砖层2、高铝砖3和滑道砖4构成,在粘土砖层2上面设一层抗渣浇注料层5,高铝砖3与滑道砖4成“⊥”形镶嵌在抗渣浇注料层5内。其抗渣浇注层5分二次浇注,第一次浇注抗渣浇注料层,是在粘土砖层建好后。在高铝砖3及滑道砖4成“⊥”形镶嵌好后,再第二次浇注抗渣浇注料层;该加热炉浇注炉底及施工方法,结构合理、施工快、使用寿命长、支撑强度及抗压力度强、便于维修,可广泛用于钢铁冶金企业轧钢加热炉均热床炉底的建造及快速修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加热炉炉底及其施工方法的改进,特别是,适用于钢铁冶金企业轧钢加热炉均热床炉底的建造及快速修复。
技术介绍
目前,在钢铁冶金企业所用的轧钢加热炉均热床炉底,大多由炉底保温层、粘土砖层、高铝砖层和滑道砖构成,高铝砖层成排平放设置,滑道砖夹于相邻排的高铝砖之间,滑道砖为横立放置,其滑道砖上边沿露出高铝砖层,炉底保温层为轻质保温砖,建造时需分层施工,维修时需停炉。这种结构的炉底,主要缺点是施工时间长、寿命短,特别在遇有大修的情况下,停炉时间长,可大大地降低生产效率。同时,维修费和检修成本费均较高。另外,由于高铝砖层末铺在滑道砖底部,故支撑强度及抗压力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更加合理、滑道砖镶嵌更加牢固、且支撑强度及抗压力度强、使用寿命长、施工或大修时间短的加热炉浇注炉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加热炉浇注炉底的施工方法,这种方法降低物耗、减少检修成本、加快施工进度,若为大修,可缩短停炉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加热炉浇注炉底,包括炉底保温层、粘土砖层、高铝砖和滑道砖构成,炉底保温层在最底面,粘土砖层在炉底保温层上面,其特征在于在粘土砖层上面设一层抗渣浇注料层,高铝砖与滑道砖成 型镶嵌在抗渣浇注料层内。所述的滑道砖横立成排设置,上边沿露出抗渣浇注料层20-30mm,其高铝砖平放于相邻滑道砖的接缝底部,对滑道砖起支撑作用,高铝砖的长度方向与滑道砖的长度方向垂直,以加大支撑强度及抗压力度。该加热炉炉底施工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建造炉底保温层和粘土砖层;如果是大修,可在加热炉计划检修停炉后,首先将均热床表层的滑道砖和高铝砖清除干净,(必要时可将出钢槽砖拆掉)清理好表层杂物,对于均热床底层的粘土砖层和炉底保温层,可根据炉底的实际使用情况以及烧损程度,确定扒掉还是不扒掉,一般只保留炉底的轻质保温砖层和粘土砖层即可,对于拆除下来的滑道砖和高铝砖不要废弃,可二次利用,这样可节省时间和材料,降低检修费用。(2)、第一次浇注抗渣浇注料层第一次浇注时间是在建好炉底保温层和粘土砖层后,或将大修炉底清理完毕后。先搅拌,后浇注,在搅拌过程中,边加水、边加抗渣浇注料,以物料均衡、密实、料色一致均匀为准,浇注厚度为高铝砖厚度的1-3倍。(3)、镶嵌高铝砖为使高铝砖对滑道砖起良好的支撑,又不浪费高铝砖,因此,高铝砖的嵌入位置应提前计算好,在第一次浇注完毕后,在抗渣浇注料未完全凝固前,迅速将起支撑作用的高铝砖按预先确定好的位置嵌入抗渣浇注料层内,高铝砖的表面要求干净平整,在大修中可用拆除下来的高铝砖作为支撑层。嵌入高铝砖按以下参数a、高铝砖嵌入排数根据炉长方向上滑道砖的排数确定高铝砖的排数。b、高铝砖嵌入的方向高铝砖嵌入的方向,根据滑道砖自身的厚度和长度确定,一般确定为高铝砖为平放,且长度方向与滑道砖的排列方向垂直,这样可提高支撑力度,嵌入深度一般使高铝砖上表面与第一次浇注层上表面相平。c、高铝砖嵌入的间距要保证相邻滑道砖连接的边缘均在其支撑高铝砖的中部即可。(4)、铺垫滑道砖在高铝砖嵌入完毕后,将滑道砖按横立状态铺垫在高铝砖上面,并固定牢固,若为大修,此滑道砖可利用旧有的滑道砖,其磨损部分的高度可用第一次抗渣浇注料层补平。(5)、第二次浇注抗渣浇注料层 滑道砖铺设完后,对滑道砖之间的间隙进行第二次浇注抗渣浇注料,二次浇注的厚度根据高铝砖的厚度和滑道砖的磨损程度综合而定,一般浇注高度比滑道砖上表面低20-30m即可。(6)、养护上述步骤完毕后,清理好表面杂物,养护2-3小时,抗渣浇注料完全凝固后,可投入生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合理、施工快、使用寿命长、支撑强度及抗压力度强、便于维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沿A-A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沿B-B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附图1、2、3制作本专利技术。该加热炉浇注炉底,包括炉底保温层1、粘土砖层2、高铝砖3和滑道砖4构成,炉底保温层1在最底面,粘土砖层2在炉底保温层1上面,在粘土砖层2上面设一层抗渣浇注料层5,高铝砖3与滑道砖4成 形镶嵌在抗渣浇注料层5内。所述的滑道砖4横立成排设置,上边沿比抗渣浇注料层5高20-30mm,其高铝砖3平放于相邻滑道砖4的接缝底部,对滑道砖4起支撑作用,高铝砖3平放,其长度方向与滑道砖4的长度方向垂直,以加大支撑力度。实施例1山东泰山钢铁有限公司轧钢厂,高效蓄热式高炉煤气加热炉,2003年7月加热炉局部侧墙发生“鼓肚”现象,推钢受到影响,不得不停炉检修。在工期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对均热段炉底采用该方法进行修补,仅炉底修补一项,工期仅用1天,较常规修炉工艺缩短了10天,节省材料费近30万元,直接经济效益近400万元,开炉生产后,氧化烧损率降低了一个百分点,炉底氧化铁皮堆积现象明显减少,清理周期由15天提高到半年,工人的劳动强度显著改善。权利要求1.一种加热炉浇注炉底,包括炉底保温层(1)、粘土砖层(2)、高铝砖(3)和滑道砖(4)构成,其特征在于在粘土砖层(2)上面设一层抗渣浇注料层(5),高铝砖(3)与滑道砖(4)成 形镶嵌在抗渣浇注料层(5)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炉浇注炉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道砖(4)横立成排设置,上边沿比抗渣浇注料层(5)高20-30mm,其高铝砖(3)平放于相邻滑道砖(4)的接缝底部,高铝砖(3)的长度方向与滑道砖(4)的长度方向垂直。3.一种加热炉浇注炉底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建造炉底保温层和粘土砖层;如果是大修,可在加热炉计划检修停炉后,首先将均热床表层的滑道砖和高铝砖清除干净,(必要时可将出钢槽砖拆掉)清理好表层杂物,对于均热床底层的粘土砖层和炉底保温层,可根据炉底的实际使用情况以及烧损程度,确定扒掉还是不扒掉,一般只保留炉底的轻质保温砖层和粘土砖层即可,对于拆除下来的滑道砖和高铝砖不要废弃,可二次利用。(2)、第一次浇注抗渣浇注料层第一次浇注时间是在建好炉底保温层和粘土砖层后,或将大修炉底清理完毕后。先搅拌,后浇注,在搅拌过程中,边加水、边加抗渣浇注料,以物料均衡、密实、料色一致均匀为准,浇注厚度为高铝砖厚度的1-3倍。(3)、镶嵌高铝砖高铝砖的嵌入位置应提前计算好,在第一次浇注完毕后,在抗渣浇注料未完全凝固前,迅速将起支撑作用的高铝砖按预先确定好的位置嵌入抗渣浇注料层内,高铝砖的表面要求干净平整,在大修中可用拆除下来的高铝砖作为支撑层。嵌入高铝砖按以下参数a、高铝砖嵌入排数根据炉长方向上滑道砖的排数确定高铝砖的排数。b、高铝砖嵌入的方向高铝砖嵌入的方向,根据滑道砖自身的厚度和长度确定,一般确定为高铝砖为平放,且长度方向与滑道砖的排列方向垂直,这样可提高支撑力度,嵌入深度一般使高铝砖上表面与第一次浇注层上表面相平。c、高铝砖嵌入的间距要保证相邻滑道砖连接的边缘均在其支撑高铝砖的中部即可。(4)、铺垫滑道砖在高铝砖嵌入完毕后,将滑道砖按横立状态铺垫在高铝砖上面,并固定牢固,若为大修,此滑道砖可利用旧有的滑道砖,其磨损部分的高度可用第一次抗渣浇注料层补平。(5)、第二次浇注抗渣浇注料层滑道砖铺设完后,对滑道砖之间的间隙进行第二次浇注抗渣浇注料,二次浇注的厚度根据高铝砖的厚度和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热炉浇注炉底,包括炉底保温层(1)、粘土砖层(2)、高铝砖(3)和滑道砖(4)构成,其特征在于在粘土砖层(2)上面设一层抗渣浇注料层(5),高铝砖(3)与滑道砖(4)成“┴”形镶嵌在抗渣浇注料层(5)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振民周连海栾贻民王飞陈培敦杨波王道学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山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