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包热管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2426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包热管理机构,包括电池模组、集成式液冷板和PCT加热结构,集成式液冷板的一侧与电池模组连接,PCT加热结构连接在集成式液冷板的另一侧,PCT加热结构包括PCT加热器,PCT加热器贴合在集成式液冷板上。电池模组与集成式液冷板之间设有导热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热管理机构集成液冷和加热功能,液冷主要通过集成式液冷板中冷却液的循环流动将电池模组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带到电池包外部进行散热;加热功能主要将PTC加热器产生的热量传到集成式液冷板的铝板,使集成式液冷板整体受热,然后热量通过集成式液冷板上方的导热垫传递到电池模组,温升速率较高,由于集成式液冷板整体受热再进行传递使得电池模组的温升一致性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电池包热管理机构
本技术属于电池散热
,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包热管理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动力电池包热管理系统设计主要有加热膜加热、PTC板加热、液冷、液冷集成液热等几种;1、加热膜加热为恒功率加热,温升速率一般,耐磨性较差,对安装要求较高,易发生干烧现象;2、PTC加热板为自控温度加热,加热速率较快,但对空间尺寸要求高,一般PTC加热板的厚度为5~8mm;3、液冷板集成液热功能,冷却系统的散热性能较好,加热速率一般偏低,各电池模块间的温差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兼顾液冷和加热功能且温升速率高的动力电池包热管理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动力电池包热管理机构,包括电池模组、集成式液冷板和PCT加热结构,所述集成式液冷板的一侧与电池模组连接,PCT加热结构连接在集成式液冷板的另一侧,PCT加热结构包括PCT加热器,PCT加热器贴合在集成式液冷板上。进一步的,所述电池模组与集成式液冷板之间设有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电池包热管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模组(1)、集成式液冷板(2)和PCT加热结构(3),所述集成式液冷板(2)的一侧与电池模组(1)连接,PCT加热结构(3)连接在集成式液冷板(2)的另一侧,PCT加热结构(3)包括PCT加热器(31),PCT加热器(31)贴合在集成式液冷板(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包热管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模组(1)、集成式液冷板(2)和PCT加热结构(3),所述集成式液冷板(2)的一侧与电池模组(1)连接,PCT加热结构(3)连接在集成式液冷板(2)的另一侧,PCT加热结构(3)包括PCT加热器(31),PCT加热器(31)贴合在集成式液冷板(2)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包热管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1)与集成式液冷板(2)之间设有导热垫(4),导热垫(4)的一侧与电池模组(1)贴合,导热垫(4)的另一侧与集成式液冷板(2)贴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包热管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式液冷板(2)包括上层铝板(21)、下层铝板(22)、流道(23)、出口管接头(24)和进口管接头(25),上层铝板(21)与下层铝板(22)连接,流道(23)设置在上层铝板(21)与下层铝板(22)之间形成的腔体结构中,流道(23)的一端与进口管接头(25)连接,流道(23)的另一端与出口管接头(24)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包热管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垫(4)连接在上层铝板(21)上,PCT加热结构(3)连接在下层铝板(22)上。


5.如权利要求4或3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包热管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铝板(21)为铝平板,下层铝板(22)为冲压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常玉江龙超吕张建李文平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天量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