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2426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组,属于锂离子蓄电池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公开了一种既具有高效的热管理系统,又具有结构简单,重量、体积小等优点的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块上粘贴高导热系数的导热石墨片,具有重量轻、体积小,导热速度快的优点;通过导热石墨片将每个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块内的电池的热量传导到侧面,然后再通过液冷板散热,散热效率高,且能保证蓄电池模组温度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组
本技术涉及一种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组,属于锂离子蓄电池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能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工作电压高、循环寿命长、自放电小及免维护等特点。然而电池在实际使用环境中会有高、低温环境,而且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发热使电池处于高温环境。高温使用或低温使用都会导致锂电池寿命衰减加速。为了使电池达到最佳的使用寿命,通常需要对电池进行热管理,使电池处于最佳的工作温度区间内。目前,电池热管理主要包括自然散热、风冷和液冷三种。自然散热结构简单,但是效率低,且难以保证电池组内温度的一致性;风冷效率相比自然散热更高,但是难以保证电池组内温度的一致性,且难以实现电池组防尘、防水的要求;液冷效率高,电池组内温度一致性控制较好,但是结构复杂,且热管理系统重量、体积都较大,会降低电池系统的比能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具有高效的热管理系统,又具有结构简单,重量、体积小等优点的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组,包括多个叠设的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块;多个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块固定组装成整体以形成蓄电池模组,每个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块的正面或者背面或者这两个大面上均粘贴有导热石墨片,导热石墨片的一侧或两侧具有折弯部,该折弯部翻折到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块的侧面,并与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块的侧面相贴合;蓄电池模组的侧面固定设置有液冷板,液冷板与导热石墨片的折弯部相贴合。其中,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块为现有技术,可根据专利公告号为CN208655766U的专利文献中的技术方案进行实施。进一步的是:每个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块的正面和背面这两个大面上均粘贴有导热石墨片,导热石墨片的两侧均具有折弯部,蓄电池模组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液冷板。进一步的是:液冷板与导热石墨片的折弯部之间布设有导热硅胶片。进一步的是:导热硅胶片粘贴在液冷板用于贴合导热石墨片折弯部的这一侧的外表面上。进一步的是:蓄电池模组的顶部固定连接地设置有跨接板,通过跨接板与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块的正、负极连接实现不同的串、并联连接。进一步的是:跨接板与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块的正、负极的固定采用组合螺钉紧固连接。进一步的是:多个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块的固定组装结构为,多个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块堆叠后,在整体结构的两端用端板压紧固定。进一步的是:端板上设置有穿螺栓的端板通孔,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块上设置有穿螺栓的通孔;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合将蓄电池模组和端板连接紧固。进一步的是:端板侧面设置有用于固定液冷板的嵌装螺母,通过组合螺钉与嵌装螺母的配合将液冷板固定在蓄电池模组两端的端板上。进一步的是:液冷板采用铝合金加工,液冷板上设置有流道、进出液口和固定孔;流道呈S形布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块上粘贴高导热系数的导热石墨片,具有重量轻、体积小,导热速度快的优点;通过导热石墨片将每个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块内的电池的热量传导到侧面,然后再通过液冷板散热,散热效率高,且能保证蓄电池模组温度的均匀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带热管理系统的锂离子蓄电池模组的实施结构示意图;图1中标记为: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块100、端板200、螺栓300、螺母400、跨接板500、组合螺钉600、液冷板700、导热硅胶片800。图2是本技术中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块的实施结构示意图;图2中标记为: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块100、导热石墨片102。图3是本技术中端板的实施结构示意图;图3中标记为:端板通孔201、嵌装螺母202。图4是本技术中螺栓的实施结构示意图;图4中标记为:螺纹301。图5是本技术中液冷板的实施结构示意图;图5中标记为:流道701、进出液口702、固定孔70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包括多个叠设的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块100;多个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块100固定组装成整体以形成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个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块100的正面或者背面或者这两个大面上均粘贴有导热石墨片102,导热石墨片102的一侧或两侧具有折弯部,该折弯部翻折到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块100的侧面,并与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块100的侧面相贴合;蓄电池模组的侧面固定设置有液冷板700,液冷板700与导热石墨片102的折弯部相贴合。本技术通过在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块100上粘贴高导热系数的导热石墨片102,具有重量轻、体积小,导热速度快的优点;通过导热石墨片102将每个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块100内的电池的热量传导到侧面,然后再通过液冷板700散热,散热效率高,且能保证蓄电池模组温度的均匀性。为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其中的优选设置方式为:每个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块100的正面和背面这两个大面上均粘贴有导热石墨片102,导热石墨片102的两侧均具有折弯部,蓄电池模组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液冷板700。此外,液冷板700与导热石墨片102的折弯部之间布设有导热硅胶片800,设置导热硅胶片800后,可以使得液冷板700与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块100上的导热石墨片102能够更好地贴合,降低热阻。为方便装配,导热硅胶片800可直接粘贴在液冷板700用于贴合导热石墨片102折弯部的这一侧的外表面上。为便于实现不同的串、并联用途,蓄电池模组的顶部固定连接地设置有跨接板500,通过跨接板500与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块100的正、负极连接实现不同的串、并联连接。为使得连接结构简单可靠,跨接板500与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块100的正、负极的固定采用组合螺钉600紧固连接。为方便实现多个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块100的固定组装,其固定组装结构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多个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块100堆叠后,在整体结构的两端用端板200压紧固定。优选方式为:端板200上设置有穿螺栓300的端板通孔201,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块100上设置有穿螺栓300的通孔;通过螺栓300与螺母400的配合将蓄电池模组和端板200连接紧固。为方便加工制作,端板200可以采用工程塑料注塑成型。螺栓300数量可以根据工艺要求进行设置,为使得结构简单可靠,螺栓300一般设置为四个,设置于端板200的四个角,同时与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块100的四个角一一相对应,螺栓300穿过端板通孔201、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块100上的通孔,通过螺栓300与螺母400的配合即可将蓄电池模组和端板200连接紧固。螺栓300采用普通的大头螺栓或者双头螺栓均可,本技术优选采用不锈钢加工制作的双头螺栓,两端均设置有螺纹301,两端分别配设有螺母400。在布置有端板200的方案中,液冷板700优选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固定,端板200侧面设置有用于固定液冷板700的嵌装螺母202,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组,包括多个叠设的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块(100);多个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块(100)固定组装成整体以形成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个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块(100)的正面或者背面或者这两个大面上均粘贴有导热石墨片(102),导热石墨片(102)的一侧或两侧具有折弯部,该折弯部翻折到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块(100)的侧面,并与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块(100)的侧面相贴合;蓄电池模组的侧面固定设置有液冷板(700),液冷板(700)与导热石墨片(102)的折弯部相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组,包括多个叠设的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块(100);多个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块(100)固定组装成整体以形成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个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块(100)的正面或者背面或者这两个大面上均粘贴有导热石墨片(102),导热石墨片(102)的一侧或两侧具有折弯部,该折弯部翻折到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块(100)的侧面,并与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块(100)的侧面相贴合;蓄电池模组的侧面固定设置有液冷板(700),液冷板(700)与导热石墨片(102)的折弯部相贴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个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块(100)的正面和背面这两个大面上均粘贴有导热石墨片(102),导热石墨片(102)的两侧均具有折弯部,蓄电池模组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液冷板(70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液冷板(700)与导热石墨片(102)的折弯部之间布设有导热硅胶片(80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导热硅胶片(800)粘贴在液冷板(700)用于贴合导热石墨片(102)折弯部的这一侧的外表面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锂离子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蓄电池模组的顶部固定连接地设置有跨接板(500),通过跨接板(500)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家祥雷东贾清容高雪贺忠萍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长虹电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