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用加氢精制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1286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润滑油用加氢精制反应装置,包括桶体,所述桶体的顶部外壁插接有上料漏斗,且桶体的顶部外壁设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设有中空的转动杆,且转动杆的圆周外壁设有均匀分布的搅拌桨,所述桶体圆周内壁的顶部设有第一进气管,且第一进气管的圆周内壁和搅拌桨的圆周外壁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穿孔,所述桶体圆周内壁的中间位置设有两个过滤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证加氢的效率,且氢气注入第一进气管内并通过第一穿孔注入桶体内与润滑油充分接触,可通过电动伸缩杆带动升降板向下移动并向下按压下料槽,使得润滑油经出料孔流出,通过升降板的位置调节下料的流速,使用方便易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润滑油用加氢精制反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反应釜
,尤其涉及一种润滑油用加氢精制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润滑油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精制来提高润滑油优品的品质,润滑油精制包括白土精制和加氢精制两种,而白土精制步骤繁琐且消耗大量时间,已经慢慢地被润滑油生产商家所抛弃,加氢精制后的油品,其颜色、安定性和气味得到了改善,对抗氧剂的感受性显著提高,同时粘度、黏温性能的变化不大,同时能够降低油品中的非烃元素如硫氮氧的含量降低,因此,加氢精制开始被越来越多的润滑油生产商列为首选精制方法。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910102922.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润滑油加氢精制反应釜,本技术方案对装置本体内部进行结构分隔,得到上本体和下本体,其中:上本体,是核心结构,用于容置润滑油精制搅拌相关产品;下本体,是辅助装置,用于储存、转接及排出经所述上本体与所述下本体之间的过滤网过滤后润滑油。上述专利中的润滑油加氢精制反应釜存在以下不足:存在氢气与润滑油接触不够充分,加氢精制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润滑油用加氢精制反应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润滑油用加氢精制反应装置,包括桶体,所述桶体的顶部外壁插接有上料漏斗,且桶体的顶部外壁设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设有中空的转动杆,且转动杆的圆周外壁设有均匀分布的搅拌桨,所述桶体圆周内壁的顶部设有第一进气管,且第一进气管的圆周内壁和搅拌桨的圆周外壁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穿孔,所述桶体圆周内壁的中间位置设有两个过滤网板,所述转动杆圆周外壁的顶部通过轴承连接有过渡环,且过渡环圆周内壁和转动杆圆周外壁的顶部均开设有第三穿孔,过渡环的一侧外壁插接有第三进气管。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桶体的底部外壁设有安装座,且安装座的一侧外壁顶部开设有出料孔。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料孔的底部内壁通过弹簧连接有下料槽,且下料槽的一端延伸至安装座的内部。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座的底部内壁设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的一端设有升降板,升降板的外径和安装座的内径相适配。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料漏斗的底部内壁设有第二进气管,且上料漏斗延伸至桶体的部分圆周外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上料孔。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进气管圆周外壁的底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二穿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第三进气管、过渡环、搅拌桨和第一进气管,通过第三进气管向过渡环内注入氢气,氢气经第三穿孔进入转动杆和搅拌桨内并经第一穿孔喷入桶体,同时搅拌电机带动转动杆和搅拌桨转动对桶体内的润滑油进行搅动,保证加氢的效率,且氢气注入第一进气管内并通过第一穿孔注入桶体内与润滑油充分接触;2.通过设置电动伸缩杆、升降板、下料槽和安装座,加氢完成后的润滑油流至桶体的底部内壁,可通过电动伸缩杆带动升降板向下移动并向下按压下料槽,使得润滑油经出料孔流出,通过升降板的位置调节下料的流速,使用方便易操作;3.通过设置第二进气管、第二穿孔和上料孔,将润滑油倒入上料漏斗内后,向第二进气管内注入氢气,氢气经第二穿孔喷出将上料漏斗内部底部的润滑油喷至桶体内,增加上料效率的同时氢气与润滑油充分接触。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润滑油用加氢精制反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润滑油用加氢精制反应装置的整体侧面结构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润滑油用加氢精制反应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桶体、2过滤网板、3搅拌桨、4第一穿孔、5第一进气管、6上料孔、7上料漏斗、8第二进气管、9第二穿孔、10搅拌电机、11第三进气管、12转动杆、13安装座、14电动伸缩杆、15下料槽、16升降板、17过渡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参照图1,一种润滑油用加氢精制反应装置,包括桶体1,桶体1的顶部外壁插接有上料漏斗7,且桶体1的顶部外壁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搅拌电机10,搅拌电机10的输出轴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中空的转动杆12,且转动杆12的圆周外壁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搅拌桨3,桶体1圆周内壁的顶部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第一进气管5,且第一进气管5的圆周内壁和搅拌桨3的圆周外壁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穿孔4,桶体1圆周内壁的中间位置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两个过滤网板2,转动杆12圆周外壁的顶部通过轴承连接有过渡环17,且过渡环17圆周内壁和转动杆12圆周外壁的顶部均开设有第三穿孔,过渡环17的一侧外壁插接有第三进气管11,通过上料漏斗7向桶体1内倒入润滑油,过滤网板2对润滑油进行阻流缓冲和过滤,通过第三进气管11向过渡环17内注入氢气,氢气经第三穿孔进入转动杆12和搅拌桨3内并经第一穿孔4喷入桶体1,同时搅拌电机10带动转动杆12和搅拌桨3转动对桶体1内的润滑油进行搅动,保证加氢的效率,且氢气注入第一进气管5内并通过第一穿孔4注入桶体1内与润滑油充分接触。其中,桶体1的底部外壁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安装座13,且安装座13的一侧外壁顶部开设有出料孔。其中,出料孔的底部内壁通过弹簧连接有下料槽15,且下料槽15的一端延伸至安装座13的内部。其中,安装座13的底部内壁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4,且电动伸缩杆14的一端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升降板16,升降板16的外径和安装座13的内径相适配,加氢完成后的润滑油流至桶体1的底部内壁,可通过电动伸缩杆14带动升降板16向下移动并向下按压下料槽15,使得润滑油经出料孔流出,通过升降板16的位置调节下料的流速,使用方便易操作。工作原理:通过上料漏斗7向桶体1内倒入润滑油,过滤网板2对润滑油进行阻流缓冲和过滤,通过第三进气管11向过渡环17内注入氢气,氢气经第三穿孔进入转动杆12和搅拌桨3内并经第一穿孔4喷入桶体1,同时搅拌电机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润滑油用加氢精制反应装置,包括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的顶部外壁插接有上料漏斗(7),且桶体(1)的顶部外壁设有搅拌电机(10),所述搅拌电机(10)的输出轴设有中空的转动杆(12),且转动杆(12)的圆周外壁设有均匀分布的搅拌桨(3),所述桶体(1)圆周内壁的顶部设有第一进气管(5),且第一进气管(5)的圆周内壁和搅拌桨(3)的圆周外壁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穿孔(4),所述桶体(1)圆周内壁的中间位置设有两个过滤网板(2),所述转动杆(12)圆周外壁的顶部通过轴承连接有过渡环(17),且过渡环(17)圆周内壁和转动杆(12)圆周外壁的顶部均开设有第三穿孔,过渡环(17)的一侧外壁插接有第三进气管(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油用加氢精制反应装置,包括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的顶部外壁插接有上料漏斗(7),且桶体(1)的顶部外壁设有搅拌电机(10),所述搅拌电机(10)的输出轴设有中空的转动杆(12),且转动杆(12)的圆周外壁设有均匀分布的搅拌桨(3),所述桶体(1)圆周内壁的顶部设有第一进气管(5),且第一进气管(5)的圆周内壁和搅拌桨(3)的圆周外壁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穿孔(4),所述桶体(1)圆周内壁的中间位置设有两个过滤网板(2),所述转动杆(12)圆周外壁的顶部通过轴承连接有过渡环(17),且过渡环(17)圆周内壁和转动杆(12)圆周外壁的顶部均开设有第三穿孔,过渡环(17)的一侧外壁插接有第三进气管(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油用加氢精制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的底部外壁设有安装座(13),且安装座(13)的一侧外壁顶部开设有出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会斌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邦仕燕山石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