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氧化润滑油制备工艺用油罐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0821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氧化润滑油制备工艺用油罐转运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主门型架,且底座的顶部另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副门型架,主门型架和副门型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底端设置有卷扬机,所述底座的底部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驱动电机,且两个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均通过螺栓连接有驱动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需要对油罐进行搬运时,移动装置使得油罐置于矩形通槽的内部,通过卷扬机将油罐吊起,便于对油罐的上下料操作,为油罐转运提供便利,且在油罐吊起后将载重板放置,利用载重板支撑油罐的重量,提高装置在移动油罐过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氧化润滑油制备工艺用油罐转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氧化润滑油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抗氧化润滑油制备工艺用油罐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汽车、机械设备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或半固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辅助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只要是应用于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而可以减少两物体因接触而产生的磨擦与磨损之功能,即为润滑油。添加剂是近代高级润滑油的精髓,正确选用合理加入,可改善其物理化学性质,对润滑油赋予新的特殊性能,或加强其原来具有的某种性能,满足更高的要求。根据润滑油要求的质量和性能,对添加剂精心选择,仔细平衡,进行合理调配,是保证润滑油质量的关键,其中抗氧化润滑油就是内部添加抗氧化剂的润滑油,抗氧化润滑油在制备过程中需要用到许多的小尺寸储存油罐,用以分配存放不同的润滑油材料,但是,在需要将油罐进行转运移动时,需要借助叉车等设备,但是,对于车间环境中,叉车无法进出,需要人工进行搬运,效率低下,且安全性能得不到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抗氧化润滑油制备工艺用油罐转运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氧化润滑油制备工艺用油罐转运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主门型架,且底座的顶部另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副门型架,主门型架和副门型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底端设置有卷扬机,所述底座的底部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驱动电机,且两个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均通过螺栓连接有驱动轮,底座的底部另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滚轮,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矩形通槽,且矩形通槽的上方卡接有载重板。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边缘处设有卡槽,且载重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卡槽相适配。优选的,所述载重板的底部两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限位块,且相邻的限位块分别位于卡槽的两侧。优选的,所述主门型架的内部与底座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壳体,且壳体的内部通过螺钉连接有蓄电池组。优选的,所述卷扬机和驱动电机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且开关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组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把手。优选的,所述横杆的两侧均设有条形槽,且两个条形槽之间滚动连接有活动座,卷扬机的顶端通过螺栓与活动座稳固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需要对油罐进行搬运时,移动装置使得油罐置于矩形通槽的内部,通过卷扬机将油罐吊起,便于对油罐的上下料操作,为油罐转运提供便利,且在油罐吊起后将载重板放置,利用载重板支撑油罐的重量,提高装置在移动油罐过程中的稳定性;载重板的端部卡接于两个卡槽的内部,且在载重板底部安装的限位块将卡槽的边缘处进行限位,可以有效的提高载重板安装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载重板在油罐转运过程中出现晃动或滑移的现象发生,提高油罐转运的安全性;装置在对油罐进行起吊过程中,活动座可以通过横杆表面的条形槽进行移动,利用活动座可以调整卷扬机的起吊位置,且油罐吊起后便于对其扶正使其置于载重板的中央,使得油罐转运更加便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抗氧化润滑油制备工艺用油罐转运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抗氧化润滑油制备工艺用油罐转运装置的底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抗氧化润滑油制备工艺用油罐转运装置的载重板和限位块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载重板、3卡槽、4限位块、5驱动轮、6壳体、7把手、8主门型架、9横杆、10活动座、11卷扬机、12副门型架、13矩形通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抗氧化润滑油制备工艺用油罐转运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主门型架8,且底座1的顶部另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副门型架12,主门型架8和副门型架1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横杆9,横杆9的底端设置有卷扬机11,底座1的底部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驱动电机,且两个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均通过螺栓连接有驱动轮5,底座1的底部另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滚轮,底座1的一端设有矩形通槽13,且矩形通槽13的上方卡接有载重板2,需要对油罐进行搬运时,移动装置使得油罐置于矩形通槽13的内部,通过卷扬机11将油罐吊起,便于对油罐的上下料操作,为油罐转运提供便利,且在油罐吊起后将载重板2放置,利用载重板2支撑油罐的重量,提高装置在移动油罐过程中的稳定性。在本专利技术中,底座1的顶部边缘处设有卡槽3,且载重板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卡槽3相适配,载重板2的底部两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限位块4,且相邻的限位块4分别位于卡槽3的两侧,利用载重板2对油罐进行支撑的过程中,载重板2的端部卡接于两个卡槽3的内部,且在载重板2底部安装的限位块4将卡槽3的边缘处进行限位,可以有效的提高载重板2安装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载重板2在油罐转运过程中出现晃动或滑移的现象发生,提高油罐转运的安全性;在本专利技术中,主门型架8的内部与底座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壳体6,且壳体6的内部通过螺钉连接有蓄电池组,卷扬机11和驱动电机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且开关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组电性连接,开关安装于壳体6的表面,在装置的内部安装蓄电池组,可以为装置内部的电器提供电力支持,壳体6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把手7;在本专利技术中,横杆9的两侧均设有条形槽,且两个条形槽之间滚动连接有活动座10,卷扬机11的顶端通过螺栓与活动座10稳固连接,在卷扬机11与横杆9之间安装活动座10,装置在对油罐进行起吊过程中,活动座10可以通过横杆9表面的条形槽进行移动,利用活动座10可以调整卷扬机11的起吊位置,且油罐吊起后便于对其扶正使其置于载重板2的中央,使得油罐转运更加便利。工作原理:在底座1的端部设有矩形通槽13,且在矩形通槽13的上方安装可搬移的载重板2,需要对油罐进行搬运时,移动装置使得油罐置于矩形通槽13的内部,通过卷扬机11将油罐吊起,便于对油罐的上下料操作,为油罐转运提供便利,且在油罐吊起后将载重板2放置,利用载重板2支撑油罐的重量,提高装置在移动油罐过程中的稳定性;装置在对油罐进行起吊过程中,活动座10可以通过横杆9表面的条形槽进行移动,利用活动座10可以调整卷扬机11的起吊位置,且油罐吊起后便于对其扶正使其置于载重板2的中央,使得油罐转运更加便利。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氧化润滑油制备工艺用油罐转运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主门型架(8),且底座(1)的顶部另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副门型架(12),主门型架(8)和副门型架(1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横杆(9),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9)的底端设置有卷扬机(11),所述底座(1)的底部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驱动电机,且两个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均通过螺栓连接有驱动轮(5),底座(1)的底部另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滚轮,所述底座(1)的一端设有矩形通槽(13),且矩形通槽(13)的上方卡接有载重板(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氧化润滑油制备工艺用油罐转运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主门型架(8),且底座(1)的顶部另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副门型架(12),主门型架(8)和副门型架(1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横杆(9),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9)的底端设置有卷扬机(11),所述底座(1)的底部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驱动电机,且两个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均通过螺栓连接有驱动轮(5),底座(1)的底部另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滚轮,所述底座(1)的一端设有矩形通槽(13),且矩形通槽(13)的上方卡接有载重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氧化润滑油制备工艺用油罐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边缘处设有卡槽(3),且载重板(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卡槽(3)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氧化润滑油制备工艺用油罐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重板(2)的底部两侧均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会斌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邦仕燕山石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