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车用掩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913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矿车用掩车器,包括承载基座、定位锁扣及连接链,所述承载基座为横断面呈“凵”字形槽状结构,其后端面设定位机构并通过定位机构与矿车侧壁外表面连接,且承载基座轴线与水平面平行分布,定位锁扣至少一个,其侧壁外表面与连接链前端面铰接,连接链后端面通过滑块与承载基座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方面可有效满足各类不同类型矿车运行制动定位的需要,另一方制动定位作业的稳定性好,操作灵活便捷性,并可有效防止误操作导致矿车制动失效等严重影响生产安全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车用掩车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动装置,确切的说是一种矿车用掩车器。
技术介绍
当前矿车在运行作业时,在矿车处于停止状态时,为了提高矿车定位稳定性,往往需要通过掩车器对矿车进行二次强制定位,以提高矿车稳定性,当前所使用的掩车器结构种类繁多,但往往均为基于挡块、挡板等传统结构,如专利申请号为“201720524214.8”的“用于井下矿车的掩车器”及申请号为“201820827991.4”的“一种便携井下矿车掩车器”,虽然可以满足使用的需要,但一方面这些掩车器在使用时,往往需要工作人员进行人工搬运,且在对矿车定位制动时,当前的掩车器往往需要与矿车路基、铁轨等设备间进行可靠定位,方可达到使用的目的,因此使用灵活性、便捷性及环境实用性均相对较差,另一方面在进行当前掩车器与矿车间均属于分体式结构,因此无法根据使用需要实现对矿车进行随时停车制动的需要,且在携带转运时以发生掉落、遗失等情况,从而给矿车制动定位造成了诸多不便,严重时甚至造成因工作人员错拿、误拿而导致矿车制动失效,从而造成严重的设备事故,严重影响了矿车运行作业的安全性。因此,针对以上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掩车器,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矿车用掩车器,该技术结构简单,使用灵活,通用性好,生产、使用及维护成本低廉,一方面可有效满足各类不同类型矿车运行制动定位的需要,另一方制动定位作业的稳定性好,操作灵活便捷性,并可有效防止误操作导致矿车制动失效等严重影响生产安全情况发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矿车用掩车器,包括承载基座、定位锁扣及连接链,所述承载基座为横断面呈“凵”字形槽状结构,其后端面设定位机构并通过定位机构与矿车侧壁外表面连接,且承载基座轴线与水平面平行分布,定位锁扣至少一个,其侧壁外表面与连接链前端面铰接,连接链后端面通过滑块与承载基座滑动连接,且滑块有效体积至少1/3部分嵌于承载基座的槽体内,与承载基体滑动连接并与承载基体间通过至少一个定位销相互连接,且滑块与连接链间相互铰接,定位锁扣及连接链总长度为承载基座下端面至地平面高度的50%—90%。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锁扣包括连接基板、定位龙骨、定位磁体,其中所述定位龙骨为断面呈“U”字型及“凵”字形中任意一种,所述定位龙骨至少两个,各定位龙骨间同轴分布,且相邻两个定位龙骨之间通过两个连接基板连接,且相邻两个定位龙骨之间的连接基板与定位龙骨轴线平行分布并以定位龙骨轴线对称分布,所述连接基板中,位于定位锁扣中点位置的连接基板外表面与连接链相互连接,所述定位磁体至少两个,以定位龙骨轴线对称分布在连接基板外表面,且各定位磁体沿定位龙骨轴线分布。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龙骨槽宽为承载基座侧壁及矿车车轮轮辐及轮圈厚度的1.3—2.5倍,槽深为承载基座深度及矿车车轮轮辐及轮圈高度的0.5—1.5倍。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基板、定位龙骨内表面均设厚度不小于5毫米的弹性防滑衬板。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基板上均布若干透孔,且透孔总面积为连接基板总面积的40%—80%。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基座通过连接链所连接的定位锁扣为两个及两个以上时,每个定位锁扣均通过一条连接链与滑块连接,且同一滑块均与不大于两条连接链相互连接,同时滑块位于矿车同一直线方向上相邻分布的两个车轮之间。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灵活,通用性好,生产、使用及维护成本低廉,一方面可有效满足各类不同类型矿车运行制动定位的需要,另一方制动定位作业的稳定性好,操作灵活便捷性,并可有效防止误操作导致矿车制动失效等严重影响生产安全情况发生。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处于掩车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处于矿车运行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定位锁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端、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3所述的一种矿车用掩车器,包括承载基座1、定位锁扣2及连接链3,承载基座1为横断面呈“凵”字形槽状结构,其后端面设定位机构4并通过定位机构4与矿车5侧壁外表面连接,且承载基座1轴线与水平面平行分布,定位锁扣2少一个,其侧壁外表面与连接链3前端面铰接,连接链3后端面通过滑块6与承载基座1滑动连接,且滑块6有效体积至少1/3部分嵌于承载基座1的槽体内,与承载基体1滑动连接并与承载基体1间通过至少一个定位销7相互连接,且滑块6与连接链3间相互铰接,定位锁扣2及连接链3总长度为承载基座1下端面至地平面高度的50%—90%。其中,所述的定位锁扣2包括连接基板22、定位龙骨21、定位磁体23,其中所述定位龙骨21为断面呈“U”字型及“凵”字形中任意一种,所述定位龙骨21至少两个,各定位龙骨21间同轴分布,且相邻两个定位龙骨21之间通过两个连接基板22连接,且相邻两个定位龙骨21之间的连接基板22与定位龙骨21轴线平行分布并以定位龙骨21轴线对称分布,所述连接基板22中,位于定位锁扣2中点位置的连接基板1外表面与连接链3相互连接,所述定位磁体23至少两个,以定位龙骨21轴线对称分布在连接基板23外表面,且各定位磁体23沿定位龙骨轴线分布。进一步优化的,所述的定位龙骨21槽宽为承载基座1侧壁及矿车5车轮轮辐及轮圈厚度的1.3—2.5倍,槽深为承载基座1深度及矿车5车轮轮辐及轮圈高度的0.5—1.5倍。进一步优化的,所述的连接基板22、定位龙骨21内表面均设厚度不小于5毫米的弹性防滑衬板24,且所述的连接基板22上均布若干透孔25,且透孔25总面积为连接基板22总面积的40%—80%。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承载基座1通过连接链3所连接的定位锁扣2为两个及两个以上时,每个定位锁扣2均通过一条连接链3与滑块6连接,且同一滑块6均与不大于两条连接链3相互连接,同时滑块6位于矿车5同一直线方向上相邻分布的两个车轮之间。本新型在具体实施中,首先根据矿车承载、运行需要,确定掩车制动力强度,然后确定本新型掩车器使用数量,在矿车上分布位置,同时确定掩车器上的定位锁扣的具体数量,然后将本新型掩车器固定在矿车侧壁外表面即可。在进行本新型掩车器与矿车安装时,可在矿车两侧侧壁上均设一个本新型掩车器,也可在矿车任意一侧车侧壁上设置一个本新型掩车器,且每个本新型掩车器上的定位锁扣均为1—2个。在车辆运行时,将定位锁扣直接挂插接并包覆在承载基座的槽壁外侧,同时通过定位锁扣的定位磁体对定位锁扣与承载基座间进行辅助定位,防止颠簸、倾斜等导致的定位锁扣滑落情况发生;此外,当在矿车运行中,定位锁扣从承载基座上滑落时,一方面通过连接链对定位锁扣进行连接,防止其掉落遗失,同时由于定位锁扣及连接链总长度为承载基座下端面至地平面高度的50%—90%,防止定位锁扣掉落在轨道上时造成矿车翻车等事故发生。在进行对矿车进行掩车作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车用掩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矿车用掩车器包括承载基座、定位锁扣及连接链,所述承载基座为横断面呈“凵”字形槽状结构,其后端面设定位机构并通过定位机构与矿车侧壁外表面连接,且承载基座轴线与水平面平行分布,所述定位锁扣至少一个,其侧壁外表面与连接链前端面铰接,连接链后端面通过滑块与承载基座滑动连接,且所述滑块有效体积至少1/3部分嵌于承载基座的槽体内,与承载基体滑动连接并与承载基体间通过至少一个定位销相互连接,且滑块与连接链间相互铰接,所述定位锁扣及连接链总长度为承载基座下端面至地平面高度的50%—9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车用掩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矿车用掩车器包括承载基座、定位锁扣及连接链,所述承载基座为横断面呈“凵”字形槽状结构,其后端面设定位机构并通过定位机构与矿车侧壁外表面连接,且承载基座轴线与水平面平行分布,所述定位锁扣至少一个,其侧壁外表面与连接链前端面铰接,连接链后端面通过滑块与承载基座滑动连接,且所述滑块有效体积至少1/3部分嵌于承载基座的槽体内,与承载基体滑动连接并与承载基体间通过至少一个定位销相互连接,且滑块与连接链间相互铰接,所述定位锁扣及连接链总长度为承载基座下端面至地平面高度的50%—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车用掩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锁扣包括连接基板、定位龙骨、定位磁体,其中所述定位龙骨为断面呈“U”字型及“凵”字形中任意一种,所述定位龙骨至少两个,各定位龙骨间同轴分布,且相邻两个定位龙骨之间通过两个连接基板连接,且相邻两个定位龙骨之间的连接基板与定位龙骨轴线平行分布并以定位龙骨轴线对称分布,所述连接基板中,位于定位锁扣中点位置的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相强尤德玲秦高威马彦操董庆伟孙继坤李凯歌赵国士王洪恩徐耀晖李良先
申请(专利权)人: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