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耙斗机卡轨器及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1901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用耙斗机卡轨器及其系统,包括:一上杆,水平设置,其左端竖向贯穿开设有上通孔,一下杆,水平设置,位于上杆下方,其左端竖向贯穿开设有下通孔,一竖杆,竖向设置,与上杆和下杆的右端相互焊接,一挡杆,竖向设置,其中,上杆用于自外向内通过耙斗机的车轮孔隙伸入耙斗机下方,下杆用于自外向内通过耙斗机和轨道下方的孔隙伸入耙斗机下方,挡杆用于穿过上通孔和下通孔,并与上杆、下杆和竖杆相互配合对耙斗机的车轮进行限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只需人员在耙斗机身两侧便可完成安装,能够保证操作过程中人身的安全,且省时省力,不需要钻到耙斗机身下方进行安装,杜绝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并且降低了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用耙斗机卡轨器及其系统
本技术属于矿用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用耙斗机卡轨器及其系统。
技术介绍
耙斗机是通过绞车的两个滚筒分别牵引主绳和尾绳使耙斗做往复运动把岩石扒进料槽,至卸料槽的卸料口卸入矿车或箕斗内,从而实现装岩作业。耙斗机需要在指定的位置停下来,并接收工作人员的指定操作,而耙斗机因载重量以及辎重大,就会导致耙斗机在停止后发生溜车的情况,而现有的耙斗机卡轨器安装时,人员必须钻到耙斗机身下方,安装螺丝,给职工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组装一套卡轨器时间较长,遇到卡轨器和机身变形时更无法正常安装。现有技术中的卡轨器操作危险,而且无法远程操作,给矿产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而且每个耙斗机的四个轮子均需要一个人进行操作,操作要求高,安全隐患大,容易对工作人员产生人身伤害,而且现有技术中的卡轨器无法在潮湿环境下的上山斜巷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矿用耙斗机卡轨器及其系统,以解决现有耙斗机卡轨器安全隐患大且无法远程操作的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矿用耙斗机卡轨器,包括:一上杆,水平设置,其左端竖向贯穿开设有上通孔,一下杆,水平设置,位于上杆下方,其左端竖向贯穿开设有下通孔,一竖杆,竖向设置,与上杆和下杆的右端相互焊接,一挡杆,竖向设置,其中,上杆用于自外向内通过耙斗机的车轮孔隙伸入耙斗机下方,下杆用于自外向内通过耙斗机和轨道下方的孔隙伸入耙斗机下方,挡杆用于穿过上通孔和下通孔,并与上杆、下杆和竖杆相互配合对耙斗机的车轮进行限位。进一步地,耙斗机车轮周围均设置有卡轨器,各卡轨器的外侧均设置一液压油缸,各液压油缸的输出端与卡轨器的竖杆可拆卸连接,各液压油缸用于对各竖杆产生水平向且自外向内的推力,使得卡轨器的上杆和下杆均伸入至耙斗机下方;卡轨器包括:一上杆,水平设置,其左端竖向贯穿开设有上通孔,一下杆,水平设置,位于上杆下方,其左端竖向贯穿开设有下通孔,一竖杆,竖向设置,与上杆和下杆的右端相互焊接,一挡杆,竖向设置,其中,上杆用于自外向内通过耙斗机的车轮孔隙伸入耙斗机下方,下杆用于自外向内通过耙斗机和轨道下方的孔隙伸入耙斗机下方,挡杆用于穿过上通孔和下通孔,并与上杆、下杆和竖杆相互配合对耙斗机的车轮进行限位。进一步地,各液压油缸依次电性连接,且均连接至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各液压油缸动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使用时,只需人员在耙斗机身两侧便可完成安装,能够保证操作过程中人身的安全,且省时省力,不需要钻到耙斗机身下方进行安装,杜绝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并且降低了人员的劳动强度,可以适用于上山的斜巷,本技术通过设置油缸和控制器,使得卡轨器系统可以远程操作,节约了人工成本,并彻底解决了现有卡轨器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其中:1.车轮;2.上杆;3.轨道;4.挡杆;5.液压油缸;6.控制器;7.竖杆;8.下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矿用耙斗机卡轨器及其系统,如图1所示,一上杆(2)、一下杆(8)、一竖杆(7)和一挡杆(4),上杆(2)水平设置,上杆(2)的左端竖直向贯穿开设有上通孔,下杆(8)水平设置,且位于上杆(2)下方,下杆(8)的左端竖直向贯穿开设有下通孔,竖杆(7)竖向设置,且与上杆(2)和下杆(8)的右端相互焊接,挡杆(4)竖向设置,上杆(2)用于自外向内通过耙斗机的车轮(1)孔隙伸入耙斗机下方,下杆(8)用于自外向内通过耙斗机和轨道(3)下方的孔隙伸入耙斗机下方,挡杆(4)用于穿过上通孔和下通孔,并与上杆(2)、下杆(8)和竖杆(7)相互配合对耙斗机的车轮(1)进行限位。本技术使用时,只需人员在耙斗机身两侧便可完成安装,能够保证操作过程中人身的安全,且省时省力,不需要钻到耙斗机身下方进行安装,杜绝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并且降低了人员的劳动强度,可以适用于上山的斜巷。本技术的上杆(2)、下杆(8)、竖杆(7)和挡杆(4)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框架,将耙斗机的车轮(1)彻底固定在轨道(3)上,进而保证耙斗机不会发生滑轨的现象,上杆(2)与下杆(8)相互平行,竖杆(7)与挡杆(4)相互平行,上杆(2)与竖杆(7)和挡杆(4)相互垂直设置,挡杆(4)与竖杆(7)和挡杆(4)相互垂直设置,这样设置后,即使耙斗机发生滑轨现象后,上杆(2)、下杆(8)、竖杆(7)和挡杆(4)也会相互配合阻止耙斗机产生移动,因此达到卡住耙斗机的车轮(1)的效果。每个耙斗机车轮(1)周围均设置有卡轨器,如图2所示,各卡轨器的外侧均设置一液压油缸(5),各液压油缸(5)的输出端与卡轨器的竖杆(7)可拆卸连接,各液压油缸(5)用于对各竖杆(7)产生水平向且自外向内的推力,使得卡轨器的上杆(2)和下杆(8)伸入至耙斗机下方。待上杆(2)通过耙斗机的车轮(1)孔隙伸入耙斗机下方,下杆(8)自外向内通过耙斗机和轨道(3)下方的孔隙伸入耙斗机下方后,将挡杆(4)依次穿过上杆(2)的上通孔和下杆(8)的下通孔,使得挡杆(4)与上杆(2)、下杆(8)和竖杆(7)相互配合形成框形结构,并对耙斗机的车轮(1)进行限位。各液压油缸(5)依次电性连接,且均连接至控制器(6),控制器(6)用于控制各液压油缸(5)动作。通过设置油缸和控制器(6),使得卡轨器系统可以远程操作,节约了人工成本,并彻底解决了现有卡轨器的安全隐患。当斜巷的坡度大于12度时,需采用四个卡轨器相互配合,对耙斗机的四个车轮(1)进行固定,当斜巷的坡度小于等于12度时,只需采用两个卡轨器相互配合,对耙斗机的任两个车轮(1)进行固定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用耙斗机卡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上杆(2),水平设置,其左端竖向贯穿开设有上通孔,/n一下杆(8),水平设置,位于所述上杆(2)下方,其左端竖向贯穿开设有下通孔,/n一竖杆(7),竖向设置,与所述上杆(2)和下杆(8)的右端相互焊接,/n一挡杆(4),竖向设置,/n其中,所述上杆(2)用于自外向内通过耙斗机的车轮(1)孔隙伸入耙斗机下方,所述下杆(8)用于自外向内通过耙斗机和轨道(3)下方的孔隙伸入耙斗机下方,所述挡杆(4)用于穿过上通孔和下通孔,并与上杆(2)、下杆(8)和竖杆(7)相互配合对耙斗机的车轮(1)进行限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用耙斗机卡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上杆(2),水平设置,其左端竖向贯穿开设有上通孔,
一下杆(8),水平设置,位于所述上杆(2)下方,其左端竖向贯穿开设有下通孔,
一竖杆(7),竖向设置,与所述上杆(2)和下杆(8)的右端相互焊接,
一挡杆(4),竖向设置,
其中,所述上杆(2)用于自外向内通过耙斗机的车轮(1)孔隙伸入耙斗机下方,所述下杆(8)用于自外向内通过耙斗机和轨道(3)下方的孔隙伸入耙斗机下方,所述挡杆(4)用于穿过上通孔和下通孔,并与上杆(2)、下杆(8)和竖杆(7)相互配合对耙斗机的车轮(1)进行限位。


2.一种矿用耙斗机卡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耙斗机车轮(1)周围均设置有卡轨器,各所述卡轨器的外侧均设置一液压油缸(5),各所述液压油缸(5)的输出端与所述卡轨器的竖杆(7)可拆卸连接,各所述液压油缸(5)用于对各竖杆(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利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陕煤韩城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