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汤庆荣专利>正文

井式热处理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901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井式热处理炉,它含有炉体、在炉体上安装的燃烧器、排烟管及装在炉膛中间的筒体;它的特点是:1)筒体外壁与炉膛内壁之间留有环形孔道,炉体底壁和侧壁内带能与环形孔道连通的连续孔道且该孔道连通排烟管;2)炉膛内壁上带有螺旋片且其宽度小于环形孔道在该方向上的单侧宽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井式热处理炉不能完成渗碳、渗氮等高精度的热处理且能耗大等问题。它可取代电热处理炉,且其成本与时间比电热处理炉下降50%以上。(*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以燃料加热的井式热处理炉。现有的以燃料加热的井式热处理炉可从“工业炉选用图册”(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机械电子部设计研究院王秉铨主编、1990年11月北京第一版并第一次印刷)中看到,其中的燃油室式加热炉包含一个以耐火砖砌成的内带炉膛的炉体,炉体侧壁带有能向炉膛喷燃油及空气的燃烧器、顶部设置了排烟口。工件直接放置在炉膛内,由燃油燃烧的火焰对工件进行热处理。它的缺点是1)炉膛上下的温度不均匀且不能对温度进行自动控制,因此不能实现对工件进行渗碳、渗氮等工艺精度较高的热处理;2)燃烧后的生成物携带了大量的热从炉膛底部向顶部排烟口直接排放,因此该结构因热效率低而耗能大,且烟气含尘量大。本技术的目的是要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对工件进行较高工艺精度的热处理且耗能少的井式热处理炉。本技术井式热处理炉包含有一个以耐火砖砌成的内带圆柱形炉膛的炉体、在炉体侧壁上安装的能向炉膛内喷入燃油和空气的燃烧器、在炉体顶部设置的排烟管,在炉膛中间安装的一个能放置热处理工件的圆柱形筒体;本技术的特点是1)在筒体外壁与炉膛内壁之间留有环形孔道、在炉体底壁和侧壁的壁内带有能与环形孔道连通的连续孔道,并且连续孔道的另端开口于炉体顶部的排烟管内;2)炉膛内壁壁面上带有能引导从燃烧器喷入的火焰螺旋向上的螺旋片,且螺旋片在炉体横截面方向上的凸出宽度小于环形孔道在该方向上的单侧宽度,从而在筒体外壁形成了环形空隙,使烟气可从炉膛顶部反回到底部,然后进入炉体内的连续孔道。本技术井式热处理炉在炉体壁的连续孔道内可安装一组能对进燃烧器的空气进行予热的予热管。本技术井式热处理炉在炉体侧壁内的连续孔道,最好是能使烟气作螺旋上升的螺旋形孔道,以延缓烟气在炉体内的停留时间。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叙述。附图内容有附图说明图1和图2分别是本技术主视图和俯视图,其中主视图带半剖视;图3是图2中的炉体的D-D剖视图;图4是图3中的C-C剖视图。从图1和图2中看到本技术井式热处理炉包含有炉体1、侧壁为圆柱形的带盖2的筒体4。盖2上带有保温层,并同升降装置21连接,在升降装置带动下可作启闭运动;盖2上还带有能与筒体紧固一体的螺栓22。炉体的结构还可从图3和图4上看到,它的外壁带有保温层15、侧壁上安装了带油管31和空气管32的燃烧器3、顶部设置了排烟管11。炉膛内壁为圆柱形,它同筒体外壁之间留有圆环柱形的环形孔道14,该孔道的单侧宽度为B,并且通过底壁上的孔16同底壁和侧壁内带有的连续孔道17、13连通。连续孔道的另端同炉体顶部的排烟管11连通。炉膛内壁壁面上带有螺旋片12,该片在横截面方向上的凸出宽度b小于环形孔道的单侧宽度B,从而在筒体外壁还留有一个单侧宽度为B-b的圆环柱形空间。本技术井式热处理炉,它的炉体底壁的连续孔道17内可安装一组予热管5,且该予热管同燃烧器上的空气管32连通,使喷入炉膛的空气得到予热。本技术井式热处理炉,它的炉体侧壁内的连续孔道13可以是螺旋形孔道。使用本技术热处理炉时,先松开螺栓22并启动升降装置21将盖2打开,然后往筒体4内放置工件,放置完毕即闭合盖2,并以螺栓22紧固。点火由燃烧器3完成,它向炉膛内喷入空气和燃油(或燃气)。燃烧器同炉膛内壁呈切线方向安装,因此火焰可沿壁回转,并沿螺旋片12上升,直至炉顶,从而对筒体均匀加热;火焰在顶部熄灭成烟气,因顶部没有烟道而只能折转向下,亦即沿筒体外壁单侧宽度为B-b的圆环柱形空间向下,并通过筒体底部的炉体长孔16进入连续孔道17,在此予热了管5内的空气,然后又沿连续孔道13螺旋上升,最终从排烟管11排入炉体外的烟道。本技术炉体上还带有热电偶安装孔18,从而将炉内温度反馈给仪表,实现了对进燃烧器的燃油、空气进行流量和压力的自控。本技术井式热处理炉的优点是1)燃油在炉膛内的充分燃烧且火焰的螺旋上升、烟气沿筒体壁的向下流动,使炉膛内的上下温度均匀,因此能满足热处理较高的工艺精度,从而可用于对工件进行渗碳、渗氮等热处理;2)火焰及烟气在炉膛、连续孔道内的螺旋上升运动,能延缓了它们在炉体中的停留时间,并且还以烟气余热对进入燃烧器的空气予热,因此可减少热处理过程的耗能量;3)烟气在炉体内的多次方向变换,使排放的烟气得到净化;经测定,从本技术井式热处理炉排放出的烟气可达到林格漫零级以下的标准;4)本技术井式热处理炉,因耗能少、炉内的上下温度均匀、排放烟气合格,因此可以取代现有的以电为能源的热处理炉,其热处理的质量相当而成本、时间均可降低50%以上。权利要求1.一种井式热处理炉,它含有以耐火砖砌成的内带炉膛的炉体(1)、在炉体侧壁上安装的能向炉膛内喷入燃油和空气的燃烧器(3)、在炉体顶部设置的排烟管(11)、在炉膛中间安装的圆柱形筒体(4);本技术的特征是1)在筒体外壁与炉膛内壁之间留有环形孔道(14)、在炉体底壁和侧壁的壁内带有能与该环形孔道连通的连续孔道(17、13),并且连续孔道的另端开口于炉体的排烟管(11)内;2)炉膛内壁壁面上带有能引导火焰螺旋向上的螺旋片(12),且螺旋片在炉体横截面方向上的凸出宽度(b)小于环形孔道在该方向上的单侧宽度(B)。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处理炉,其特征是所说的连续孔道(17)内可安装一组空气的予热管(5)。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处理炉,其特征是所说的炉体侧壁内的连续孔道(13)是螺旋形孔道。专利摘要井式热处理炉,它含有炉体、在炉体上安装的燃烧器、排烟管及装在炉膛中间的筒体;它的特点是:1)筒体外壁与炉膛内壁之间留有环形孔道,炉体底壁和侧壁内带能与环形孔道连通的连续孔道且该孔道连通排烟管;2)炉膛内壁上带有螺旋片且其宽度小于环形孔道在该方向上的单侧宽度。本技术解决了现有井式热处理炉不能完成渗碳、渗氮等高精度的热处理且能耗大等问题。它可取代电热处理炉,且其成本与时间比电热处理炉下降50%以上。文档编号F27B1/00GK2272128SQ9621136公开日1998年1月7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20日专利技术者汤庆荣, 汤水龙 申请人:汤庆荣, 汤水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井式热处理炉,它含有以耐火砖砌成的内带炉膛的炉体(1)、在炉体侧壁上安装的能向炉膛内喷入燃油和空气的燃烧器(3)、在炉体顶部设置的排烟管(11)、在炉膛中间安装的圆柱形筒体(4);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1)在筒体外壁与炉膛内壁之间留有 环形孔道(14)、在炉体底壁和侧壁的壁内带有能与该环形孔道连通的连续孔道(17、13),并且连续孔道的另端开口于炉体的排烟管(11)内;2)炉膛内壁壁面上带有能引导火焰螺旋向上的螺旋片(12),且螺旋片在炉体横截面方向上的凸出宽度(b) 小于环形孔道在该方向上的单侧宽度(B)。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庆荣汤水龙
申请(专利权)人:汤庆荣汤水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