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视镜引风装置及后视镜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08896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2:58
本申请提供的后视镜引风装置及后视镜,所述引风装置包括引风片、转轴和驱动单元,引风片通过转轴与壳体转动连接,驱动单元驱动引风片相对于壳体翻转,以使得引风片的设置位置至少包括静置位和第一引风位;引风片为一体设置,包括靠近车辆前方的引风端,以及远离车辆前方的作用端;当引风片位于静置位时,引风端贴合于壳体;当引风片位于第一引风位时,作用端的最远端与反光镜镜面形成第一夹角,以使得引风片与壳体之间形成一容许空气流通的通道,通道用于引导车辆前方来风从引风端流入,并从作用端流出以吹向反光镜。通过添加引风片以有效利用前方来风实现后视镜除水,结构简单,只需消耗极少的能源以驱动引风片旋转即可实施且效果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视镜引风装置及后视镜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视镜引风装置及后视镜。
技术介绍
当前的汽车后视镜大多采用电加热、雨罩、雨刮、气泵吹风等实现除水。其中电加热技术的应用范围较广,但电加热技术需消耗较多能源。而其他设计方案则由于不够成熟、太过复杂或存在明显缺陷,没有得到应用,如雨罩、清洁雨罩也许更麻烦,并且添加的雨罩还会影响到镜片的清晰度;雨刮、气泵吹风等设计方案,结构复杂且难以实施,因此也没有在汽车上得到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的后视镜引风装置,解决了在现有后视镜上缺乏一种节约能源且结构简单的后视镜除水装置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后视镜引风装置,后视镜包括壳体和反光镜,所述反光镜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引风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靠近所述反光镜一侧的轮廓边缘,所述引风装置包括引风片、转轴和驱动单元,所述引风片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引风片相对于所述壳体翻转,以使得所述引风片的设置位置至少包括静置位和第一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视镜引风装置,后视镜包括壳体(1)和反光镜(2),所述反光镜(2)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装置(3)设置在所述壳体(1)靠近所述反光镜(2)一侧的轮廓边缘,所述引风装置(3)包括引风片(31)、转轴(32)和驱动单元,所述引风片(31)通过所述转轴(32)与所述壳体(1)转动连接,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引风片(31)相对于所述壳体(1)翻转,以使得所述引风片(31)的设置位置至少包括静置位和第一引风位;所述引风片(31)为一体设置,包括靠近车辆前方的引风端(311),以及远离车辆前方的作用端(312);当所述引风片(31)位于所述静置位时,所述引风端(311)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视镜引风装置,后视镜包括壳体(1)和反光镜(2),所述反光镜(2)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装置(3)设置在所述壳体(1)靠近所述反光镜(2)一侧的轮廓边缘,所述引风装置(3)包括引风片(31)、转轴(32)和驱动单元,所述引风片(31)通过所述转轴(32)与所述壳体(1)转动连接,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引风片(31)相对于所述壳体(1)翻转,以使得所述引风片(31)的设置位置至少包括静置位和第一引风位;所述引风片(31)为一体设置,包括靠近车辆前方的引风端(311),以及远离车辆前方的作用端(312);当所述引风片(31)位于所述静置位时,所述引风端(311)贴合于所述壳体(1);当所述引风片(31)位于所述第一引风位时,所述引风端(311)朝向远离所述壳体(1)的方向转动,且所述作用端(312)的最远端与所述反光镜(2)镜面形成第一夹角,以使得所述引风片(31)与所述壳体(1)之间形成一容许空气流通的通道,所述通道用于引导车辆前方来风从所述引风端(311)流入,并从所述作用端(312)流出以吹向所述反光镜(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引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引风片(31)位于所述第一引风位时,所述作用端(312)的最远端与所述反光镜(2)镜面形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泳键陈晓李兴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胜维德赫华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