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雾防眩目的汽车后视镜镜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6540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雾防眩目的汽车后视镜镜片,包括后视镜壳体;所述后视镜壳体表面通过卡槽固定连接安装有内嵌镜片;所述后视镜壳体表面底部内嵌并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水平雨刷;所述后视镜壳体的内部贴合内嵌镜片的里侧的位置安装有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背部安装有内嵌电池。加热机构和内嵌镜片的设置,解决了现有的汽车后视镜镜片的除雾结构,一般采用贴膜或加热除雾的方式进行除雾,然而,贴防雾膜会产生手使用限制和多次冲刷后效果变差的问题,而加热除雾,水分较多时,加热产生较多的雾气遮挡视线的问题。

A kind of automobile rearview mirror lens with anti fog and anti gla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雾防眩目的汽车后视镜镜片
本技术属于汽车配件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防雾防眩目的汽车后视镜镜片。
技术介绍
后视镜是驾驶员坐在驾驶室座位上直接获取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等外部信息的工具。为了驾驶员操作方便,防止行车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各国均规定了汽车上必须安装后视镜,且所有后视镜都必须能调整方向。后视镜安装于车体外部一侧,在车辆行驶时,用于观察后方的道路情况。但是,在后视镜的使用中,遇到阴雨天,以及其他荣耀起雾的环境中,后视镜镜片上会淋雨水或附着雾气,不能清晰的反射后方情况,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对驾驶员具有危险性。如申请号:201721242679.0的一种防水防雾型后视镜,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防雾型后视镜,包括后视镜外壳、进风口、太阳能真空管和耐磨材料层,所述后视镜外壳的一侧内壁上安装有后视镜本体,所述进风口开设在后视镜外壳的外壁上,所述后视镜本体下端后视镜外壳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排水口,所述后视镜外壳一段通过固定螺栓安装有安装件,所述后视镜外壳的背部镶嵌有太阳能真空管,所述太阳能真空管的内部设置有减反层,所述减反层的下方设置有吸收层,所述吸收层的下方设置有红外反射层,所述红外反射层的下方设置有吸气剂层。本技术背部安装有太阳能真空管,该真空管可将太阳能进行收集,后产生热能对镜面上的雾气进行消除,使该后视镜在寒冷的冬日不会积雾、霜,进一步保证了行车安全。通过对上述文件中的检索,我们研究发现,现有的汽车后视镜镜片的除雾结构,一般采用贴膜或加热除雾的方式进行除雾,然而,贴防雾膜会产生手使用限制和多次冲刷后效果变差的问题,而加热除雾,水分较多时,加热产生较多的雾气遮挡视线。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防雾防眩目的汽车后视镜镜片,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雾防眩目的汽车后视镜镜片,以解决现有的汽车后视镜镜片的除雾结构,一般采用贴膜或加热除雾的方式进行除雾,然而,贴防雾膜会产生手使用限制和多次冲刷后效果变差的问题,而加热除雾,水分较多时,加热产生较多的雾气遮挡视线的问题。本技术一种防雾防眩目的汽车后视镜镜片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防雾防眩目的汽车后视镜镜片,包括后视镜壳体;所述后视镜壳体表面通过卡槽固定连接安装有内嵌镜片;所述后视镜壳体表面底部内嵌并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水平雨刷;所述后视镜壳体的内部贴合内嵌镜片的里侧的位置安装有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背部安装有内嵌电池。进一步的,所述后视镜壳体包括有渗水槽,所述后视镜壳体的底部设有正六边形栅格结构镂空的渗水槽;所述后视镜壳体的背部设有一条透明玻璃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内嵌镜片包括有弧形坡,所述内嵌镜片的底部设有一个弧形的内敛的曲面形成的弧形坡,且弧形坡的正前方的下方对应安装有渗水槽。进一步的,所述水平雨刷包括有拉动电机,所述水平雨刷通过一条水平的滑轨结构连接一根表面带有倾斜的刷毛结构的垂直的圆柱构成,且水平雨刷的圆柱刷毛结构的底部通过牵引绳固定;所述水平雨刷通过环形的牵引绳连接安装在拉动电机上;所述拉动电机安装在后视镜壳体壳体内部两侧,左右各设有一个。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有聚光镜,均热板和电热板;所述均热板紧贴在内嵌镜片的里侧;所述均热板背部的后视镜壳体内部框架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电热板;所述电热板紧贴均热板;所述后视镜壳体背部的玻璃结构的中心贴合安装有聚光镜,且聚光镜的焦点位于均热板所在平面。进一步的,所述内嵌电池与均热板和电热板通过隔热板阻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渗水槽的设计,利用正六边形网格保障镂空位置的结构强度的需要,同时兼顾雾液化后形成的水滴向下排出的需要。通过弧形坡的设计,在保障雾液化后形成的水滴向下排出所需的引流结构的同时,利用不同曲面的镜面的反射角度,为后视镜提供更多的视角。通过水平雨刷的设计,利用两个微型电机通过齿轮结构带动牵引线左右移动,从而带动水平雨刷左右移动,对后视镜镜片进行除雾,相较于贴防雾膜的使用限制和多次冲刷后效果变差的问题,以及在水分较多时,加热产生部分雾气遮挡视线的问题,水平雨刷解决方式更加直截了当,副作用小。通过加热机构的设计,与水平雨刷相互结合,从而能够在使用加热对表面水分进行蒸发除雾功能的同时,避免水分较多时,加热产生部分雾气遮挡视线的问题,对水平雨刷擦过后,残余的少量水分通过蒸发蒸干。同时聚光镜和均热板的设计,能够在太阳光照充足的环境下,利用镜片的折射原理,通过非电能的方式为镜片进行加热除雾,节省功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整体拆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均热板部分拆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水平雨刷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后视镜壳体;2、内嵌镜片;3、水平雨刷;4、加热机构;5、内嵌电池;101、渗水槽;201、弧形坡;301、水平雨刷;401、聚光镜;402、均热板;403、电热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防雾防眩目的汽车后视镜镜片,包括后视镜壳体1;后视镜壳体1表面通过卡槽固定连接安装有内嵌镜片2;后视镜壳体1表面底部内嵌并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水平雨刷3;后视镜壳体1的内部贴合内嵌镜片2的里侧的位置安装有加热机构4;加热机构4背部安装有内嵌电池5。其中,后视镜壳体1包括有渗水槽101,后视镜壳体1的底部设有正六边形栅格结构镂空的渗水槽101;后视镜壳体1的背部设有一条透明玻璃结构。通过渗水槽101的设计,利用正六边形网格保障镂空位置的结构强度的需要,同时兼顾雾液化后形成的水滴向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雾防眩目的汽车后视镜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视镜壳体(1);所述后视镜壳体(1)表面通过卡槽固定连接安装有内嵌镜片(2);所述后视镜壳体(1)表面底部内嵌并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水平雨刷(3);所述后视镜壳体(1)的内部贴合内嵌镜片(2)的里侧的位置安装有加热机构(4);所述加热机构(4)背部安装有内嵌电池(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雾防眩目的汽车后视镜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视镜壳体(1);所述后视镜壳体(1)表面通过卡槽固定连接安装有内嵌镜片(2);所述后视镜壳体(1)表面底部内嵌并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水平雨刷(3);所述后视镜壳体(1)的内部贴合内嵌镜片(2)的里侧的位置安装有加热机构(4);所述加热机构(4)背部安装有内嵌电池(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雾防眩目的汽车后视镜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壳体(1)包括有渗水槽(101),所述后视镜壳体(1)的底部设有正六边形栅格结构镂空的渗水槽(101);所述后视镜壳体(1)的背部设有一条透明玻璃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雾防眩目的汽车后视镜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嵌镜片(2)包括有弧形坡(201),所述内嵌镜片(2)的底部设有一个弧形的内敛的曲面形成的弧形坡(201),且弧形坡(201)的正前方的下方对应安装有渗水槽(10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雾防眩目的汽车后视镜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雨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炳照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福照玻璃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