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后视镜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后视镜。
技术介绍
汽车传统的内后视镜为球铰结构,需要驾驶员进行手动调节,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如果发现需要手动调节内后视镜,但是在驾驶过程中驾驶员手动调节后视镜时会影响驾驶视线,进而对行车安全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后视镜,不直接手动调节而采用控制器控制自动调节,调整后视镜时不会影响前方视线,保障行车安全。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后视镜,包括连接件、第一活动机构、支架、第二活动机构、第三活动机构、后视镜和控制器,其中: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车身;所述第一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支架之间,所述第一活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支架绕第一轴线旋转;所述第二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三活动机构的一端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支架上并与所述第二活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第三活动机构相对第二轴线旋转,所述第三活动机构另一端连接并驱动所述后视镜相对第三轴线摆动;所述第一轴线、所述第二轴线和所述第三轴线两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件(1)、第一活动机构(2)、支架(3)、第二活动机构(4)、第三活动机构(5)、后视镜(6)和控制器(7),其中:/n所述连接件(1)用于连接车身;/n所述第一活动机构(2)设置在所述连接件(1)和所述支架(3)之间,所述第一活动机构(2)能够驱动所述支架(3)绕第一轴线(L1)旋转;/n所述第二活动机构(4)设置在所述支架(3)上;/n所述第三活动机构(5)的一端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支架(3)上并与所述第二活动机构(4)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机构(4)能够驱动所述第三活动机构(5)绕第二轴线(L2)旋转,所述第三活动机构(5)的另一端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件(1)、第一活动机构(2)、支架(3)、第二活动机构(4)、第三活动机构(5)、后视镜(6)和控制器(7),其中:
所述连接件(1)用于连接车身;
所述第一活动机构(2)设置在所述连接件(1)和所述支架(3)之间,所述第一活动机构(2)能够驱动所述支架(3)绕第一轴线(L1)旋转;
所述第二活动机构(4)设置在所述支架(3)上;
所述第三活动机构(5)的一端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支架(3)上并与所述第二活动机构(4)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机构(4)能够驱动所述第三活动机构(5)绕第二轴线(L2)旋转,所述第三活动机构(5)的另一端连接并能够驱动所述后视镜(6)绕第三轴线(L3)摆动;
所述第一轴线(L1)、所述第二轴线(L2)和所述第三轴线(L3)两两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机构(2)包括第一壳体(21)和第一电机(22),所述第一壳体(21)与所述连接件(1)连接,所述第一电机(22)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21)的内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220)沿竖直方向布置,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220)连接并能够驱动所述支架(3)绕所述第一轴线(L1)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包括顶板(31)和两个侧板(32),所述顶板(31)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220)传动连接,两个所述侧板(32)相对地连接在所述顶板(3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31)上固设有第一齿轮部(310),所述第一齿轮部(310)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220)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21)的下端设有第一卡接部(211),所述顶板(31)设有第二卡接部(311),所述第二卡接部(311)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接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栋,丁逢,杨慧凯,厉健峰,刘泰言,张毅苒,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