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防眩目内后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1634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防眩目内后视镜,包括镜框、镜壳、镜片、支架、PCB板和球头连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用于与所述镜片接触的一面开设有多个注塑凹槽,所述注塑凹槽包括分布在汽车运行垂直方向两端的横向注塑凹槽、连通两端所述横向注塑凹槽的两条竖向注塑凹槽、以及连通两条所述竖向注塑凹槽的斜向注塑凹槽,所述注塑凹槽内填充有二次注塑软胶,所述支架通过所述注塑凹槽内填充的二次注塑软胶与所述镜片连接。本方案在汽车发生震动时,能有效的对镜片的震动进行缓冲,保证驾驶员能准确通过后视镜看清后方来车情况,保证驾驶安全。

An automatic anti glare interior rearview mirr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防眩目内后视镜
本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防眩目内后视镜。
技术介绍
眩目是指视野中由于不适宜亮度分布,或在空间或时间上存在极端的亮度对比,以致引起视觉不舒适和降低物体可见度的视觉条件,视野内产生人眼无法适应之光亮感觉,可能引起厌恶、不舒服甚或丧失明视度,在视野中某一局部地方出现过高的亮度或前后发生过大的亮度变化,眩目是引起视觉疲劳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汽车上防眩目后视镜的研究越来越多。汽车防眩目内后视镜是由一面特殊镜子和两个光敏二极管及电子控制器组成,电子控制器接收光敏二极管送来的前射光和后射光信号,安装在车厢前挡风玻璃下面,当照射灯光照射在车内后视镜上时,如后面灯光大于前面灯光,电子控制器将输出一个电压到导电层上,导电层上的这个电压改变镜面电化层颜色,电压越高,电化层颜色越深,此时即使再强的照射光照到后视镜上,经防眩目车内后视镜反射到驾驶员眼睛上则显示暗光,不会耀眼,镜面电化层根据后方光线的入射强度,自动持续变化以防止眩目。现有汽车防眩目后视镜主要包括镜壳、镜框、镜片、球头连接总成等,其中镜片通过支架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防眩目内后视镜,包括镜框、镜壳、镜片、支架、PCB板和球头连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用于与所述镜片接触的一面开设有多个注塑凹槽,所述注塑凹槽包括分布在汽车运行垂直方向两端的横向注塑凹槽、连通两端所述横向注塑凹槽的两条竖向注塑凹槽、以及连通两条所述竖向注塑凹槽的斜向注塑凹槽,所述注塑凹槽内填充有二次注塑软胶,所述支架通过所述注塑凹槽内填充的二次注塑软胶与所述镜片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防眩目内后视镜,包括镜框、镜壳、镜片、支架、PCB板和球头连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用于与所述镜片接触的一面开设有多个注塑凹槽,所述注塑凹槽包括分布在汽车运行垂直方向两端的横向注塑凹槽、连通两端所述横向注塑凹槽的两条竖向注塑凹槽、以及连通两条所述竖向注塑凹槽的斜向注塑凹槽,所述注塑凹槽内填充有二次注塑软胶,所述支架通过所述注塑凹槽内填充的二次注塑软胶与所述镜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防眩目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框上设有朝向所述支架所在方向且外径逐渐减小的第一BOSS柱,在所述第一BOSS柱靠近所述镜框的一端还凸出设有第一定位块,在所述支架和所述PCB板上与所述第一BOSS柱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支架定位孔和第一PCB板定位孔,所述第一BOSS柱能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支架定位孔和所述第一PCB板定位孔,并通过所述第一定位块与所述支架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防眩目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壳上设有朝向所述支架所在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勇胡数松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熠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