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防眩装置和后视镜。
技术介绍
夜间行车最大的安全隐患就是视线问题,普通车内后视镜直接将后车强光反射入驾驶员的眼睛,刺眼的强光直接影响到驾驶员的视觉,为行车安全带来隐患。为了减小危险的发生,杜绝夜间行车隐患,防止后车的远光灯眩目是重要措施之一。现有的防眩目方案大都为手动调节的方案:通过光学原理抑制炫目,这种后视镜使用楔形镜1并蒸镀反射材料形成蒸镀层2从而构成一块双反射率的镜子,当驾驶员认为反射光过强感到刺眼时,即可手动扳动后视镜角度调节杆,使后视镜角度偏移,此时镜面的反射率小,可以削弱光线强度。如图1A所示,当正常工作时整个后视镜结构竖直向下,镜面反射依靠镜面材料的蒸镀层2(镍、铝不连续蒸镀,实现反射率为80%,而透过率仅为20%);当有强光打到镜面上就用手动将镜面扳过一定角度,达到如图1B所示的效果,这样利用楔形镜1的前表面玻璃作为镜面起到的防眩目的效果。随着功能的集成化,后视镜还可能设置显示屏3来兼顾导航地图或其他图形的显示,此时由于作为显示屏3的后视镜的角度与镜面反射和前表面玻璃的折射效果,人眼看到的画面图像就会失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防眩层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或所述第二电极外侧的反射层,所述防眩层包括多个偏转分子,多个所述偏转分子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的不同压差下能实现有序偏转和散乱排布的切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防眩层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或所述第二电极外侧的反射层,所述防眩层包括多个偏转分子,多个所述偏转分子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的不同压差下能实现有序偏转和散乱排布的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转分子为双稳态液晶分子,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压差为零时,所述双稳态液晶分子散乱排布,照射到该所述防眩装置上的光线散射;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压差不为零时,所述双稳态液晶分子有序偏转,照射到该所述防眩装置上的光线透射并反射;或者,所述偏转分子为多稳态液晶分子,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压差为零时,所述多稳态液晶分子散乱排布,照射到该所述防眩装置上的光线散射;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压差不为零时,所述多稳态液晶分子有序偏转,且压差越大偏转角度越大,照射到该所述防眩装置上的光线透射并反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所述防眩装置还包括感光器件和与所述感光器件相连的控制电路,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感光器件的电流与其接收的光强同向变化,所述控制电路相对所述感光器件的电流大小输出反相脉冲。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以及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的继电器,所述控制芯片的输入端与所述感光器件连接,所述继电器的输出端即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极或所述第二电极任一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琳,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