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书写后视镜,其包括用于安装在车辆的前挡风玻璃内侧的底座和与底座转动连接的后视镜本体,后视镜本体包括第一面和与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第一面被构造为用于成像的镜面模块,第二面被构造为用于书写的书写模块;并且,底座与后视镜本体之间设有用于使两者保持贴合状态的可拆卸连接结构,第二面为可与底座贴合的一面。通过采用折叠式结构,使后视镜本体能够翻转一定角度,在保留后视镜基础用途的同时,增加了书写功能,给驾驶员临时记录信息提供了极大便利。
Writable mirr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书写后视镜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可书写后视镜。
技术介绍
车内后视镜主要用于供驾驶员观察后排乘客的乘坐情况和车辆后方情况。当前常见的车内后视镜主要包括两种产品形式,其一是由一面镜片组成的非电控式后视镜,其二是由液晶屏、半反射半透射镜片以及电控板组成的多媒体后视镜。单纯起成像作用的非电控式后视镜因为功能单一逐渐被市场淘汰,而多媒体后视镜虽然增加了不少功能,但是在给驾驶员提供的便利性用途方面仍有所欠缺,比如产品的结构固定,仅能在半反射半透射镜片的一面显示多媒体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可书写后视镜,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内后视镜所提供的便利性用途存在不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可书写后视镜,其包括用于安装在车辆的前挡风玻璃内侧的底座和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的后视镜本体,所述后视镜本体包括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被构造为用于成像的镜面模块,所述第二面被构造为用于书写的书写模块;并且,所述底座与所述后视镜本体之间设有用于使两者保持贴合状态的可拆卸连接结构,所述第二面为可与所述底座贴合的一面。优选地,所述底座设有容置所述后视镜本体的接收槽。优选地,所述镜面模块为平面镜;或者,所述镜面模块包括层叠设置的液晶屏和半反射半透射镜,所述半反射半透射镜位于外侧。优选地,所述书写模块为液晶书写膜。优选地,所述书写模块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基体层、第一导电层、液晶层、第二导电层、第二基体层以及基板。优选地,所述可拆卸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卡槽和设置在所述后视镜本体上的卡扣,所述卡扣具有与所述卡槽的槽壁卡合的钩部。优选地,所述可拆卸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和后视镜本体上的磁铁。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提供的可书写后视镜,通过采用折叠式结构,使后视镜本体能够翻转一定角度,并且后视镜本体的相对两面分别为镜面模块和书写模块。当将后视镜本体合起来时,镜面模块朝外并面向驾驶员,此时起到观察后方情况的后视镜作用;当将后视镜本体翻转打开时,书写模块朝外并面向驾驶员,此时起到给驾驶员提供临时书写的书写板作用。因此,在保留后视镜基础用途的同时,增加了书写功能,给驾驶员临时记录信息提供了极大便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可书写后视镜一实施例呈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可书写后视镜一实施例呈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可书写后视镜的书写模块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或具有相同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可书写后视镜,参见图1和图2,其安装在车辆的前挡风玻璃内侧,主要是用于供驾驶员观察后方情况,同时本技术还对现有后视镜进行改造,在实现后视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书写功能,并且改变了现有一体式后视镜的组装结构。具体地,该可书写后视镜包括用于安装在车辆的前挡风玻璃内侧的底座10和与底座10转动连接的后视镜本体20,底座10可以是一板状结构,其仅起到安装固定的作用;或者,底座10可以是一壳体结构,其具有用于容置电控器件的腔体。不管底座10采用何种结构形式,为了实现后视镜角度的调节,比如通过一连杆与前挡风玻璃连接,底座10与连杆之间设置球关节结构。而底座10与后视镜本体20之间的连接结构,可以通过一转轴实现,比如后视镜本体20可绕该转轴翻转180°,当然也可以通过在两者之间设置起阻挡作用的限位结构(比如凸块)来限定后视镜本体的极限翻转角度。作为一种较佳实现方式,底座10与后视镜本体20的连接转轴位于底座10的底部边缘,并且在转轴处设置阻尼结构,以避免后视镜本体20从上往下翻转过程中速度过快,阻尼结构为现有已知的常规结构,在此不对其进行详细说明。后视镜本体20包括第一面和与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该处,第一面和第二面可以是一结构板或框架体的两相对面,第一面被构造为用于成像的镜面模块21,第二面被构造为用于书写的书写模块22,本实施例中,镜面模块21用于供驾驶员观察后方情况,比如镜面模块21为平面镜,由此实现最基础的后视功能;书写模块22用于供驾驶员临时记录信息,比如书写模块22为磁粉式画板或液晶书写膜,不需要借助任何介质,使用指尖在书写模块22上书写即可生成笔迹。参见图3,在一较佳实施例中,书写模块22为液晶书写膜,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基体层221、第一导电层222、液晶层223、第二导电层224、第二基体层225以及基板226。第一基体层221和第二基体层225可以是塑料材质的软膜,且为透明结构,而基板226可以是硬质塑料板,也可以是玻璃板。该液晶层223包括胆甾型液晶,该胆甾型液晶具有散射可见光的第一零场稳态和反射特定波长光线的第二零场稳态;未书写位置对应胆甾型液晶的第一零场稳态,此时未书写位置呈略带白色的半透明状态。胆甾型液晶受压后会转变为第二零场稳态,也就是说书写位置的胆甾型液晶处于第二零场稳态,此时可以反射特定波长光线,显示出彩色的书写笔迹。第一导电层222和第二导电层224是由ITO制成的导电膜,其可以用作电极。可以理解的是,该的液晶书写膜还包括分别与该第一导电层222和该第二导电层电224连接的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用于对该第一导电层222和该第二导电层224施加电压信号,使得位于液晶层223中的胆甾型液晶发生旋转,切换到第一零场稳态,因此需要擦掉图案时,通过控制电路施加电压信号到该第一导电层222和该第二导电层224即可。在液晶显示领域,用于提供电压信号以使液晶分子发生偏转的控制电路已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熟知,在此不作赘述。并且,底座10与后视镜本体20之间设有用于使两者保持贴合状态的可拆卸连接结构,第二面为可与底座10贴合的一面,当后视镜本体20与底座10呈折叠状态时,通过该可拆卸连接结构,可以保持折叠状态的牢靠性。在本实施例的实现方案中,考虑到后视镜的主要用途是供驾驶员观察后方情况,因此当后视镜本体20与底座10呈折叠状态时,镜面模块21朝外并面向驾驶员,而当需要记录信息时,再将后视镜本体20翻转展开,以使书写模块22朝外并面向驾驶员,这种使用模式不会因后视镜本体20长期处于展开状态而导致遮挡驾驶员视线的情况发生。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底座10设有容置后视镜本体的接收槽11,该容置槽11的深度与后视镜本体20的厚度适配,比如使后视镜本体20能够整体嵌入该接收槽11中,且后视镜本体20与底座10保持平齐,这种装配方式可以减小后视镜占用的空间,并且有利于保护书写模块22不受损坏。对于镜面模块21而言,除了上述提到的平面镜实现方案,还可以采用其它显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书写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在车辆的前挡风玻璃内侧的底座和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的后视镜本体,所述后视镜本体包括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被构造为用于成像的镜面模块,所述第二面被构造为用于书写的书写模块;并且,所述底座与所述后视镜本体之间设有用于使两者保持贴合状态的可拆卸连接结构,所述第二面为可与所述底座贴合的一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书写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在车辆的前挡风玻璃内侧的底座和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的后视镜本体,所述后视镜本体包括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被构造为用于成像的镜面模块,所述第二面被构造为用于书写的书写模块;并且,所述底座与所述后视镜本体之间设有用于使两者保持贴合状态的可拆卸连接结构,所述第二面为可与所述底座贴合的一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书写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容置所述后视镜本体的接收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书写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面模块为平面镜;或者,所述镜面模块包括层叠设置的液晶屏和半反射半透射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威,
申请(专利权)人:乐安县云智易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