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风后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171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1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引风后视镜,所述后视镜包括入风口、出风口和导风通道;所述连接架靠近所述汽车前方一侧上设有所述入风口,所述壳体靠近所述汽车一侧的内壁上设有所述出风口,且所述出风口的几何中心线与所述反光镜镜面形成夹角,所述入风口与所述出风口通过所述导风通道连通,所述导风通道设置在所述连接架上,汽车前方来风从所述入风口流入,并通过所述导风通道后从所述出风口流出以吹向所述反光镜。本申请提供的引风后视镜,通过添加入风口、导风通道和出风口,有效地利用了汽车前方来风,很好地去除了后视镜上的水汽,保证了司机的视野,提高了驾驶安全性。

Induced draft mirr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引风后视镜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引风后视镜。
技术介绍
汽车后视镜是汽车常用配件之一,是司机在驾驶的时候方便观察汽车两侧及后方的辅助工具,在气候潮湿的季节或在下雨的天气,后视镜的镜面会出现一层水汽,影响司机的有效观察。一般处理的方式是司机或其助手用干抹布将后视镜擦干净,这种方式不但需要司机停车,而且在行进过程中,后视镜上还会出现水汽,严重影响了司机的视野,影响司机的正常驾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的引风后视镜,解决了在气候潮湿的季节或在下雨的天气,现有后视镜的镜面会出现一层水汽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引风后视镜,包括壳体、反光镜和连接架,所述反光镜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壳体与所述连接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的另一端与汽车侧边固定连接,所述后视镜还包括入风口、出风口和导风通道;所述连接架靠近所述汽车前方一侧上设有所述入风口,所述壳体靠近所述汽车一侧的内壁上设有所述出风口,且所述出风口的几何中心线与所述反光镜镜面形成夹角,所述入风口与所述出风口通过所述导风通道连通,所述导风通道设置在所述连接架上,汽车前方来风从所述入风口流入,并通过所述导风通道后从所述出风口流出以吹向所述反光镜。可选地,所述出风口包括出风孔,所述出风孔的中心线与所述反光镜镜面形成所述夹角。可选地,所述出风孔有多个,多个所述出风孔均布在所述壳体靠近所述汽车一侧的内壁上,多个所述出风孔的中心线平行,且多个所述出风孔的中心线与所述反光镜镜面形成所述夹角。可选地,所述夹角为1-10°的锐角。可选地,所述入风口包括多个入风孔,多个所述入风孔与所述导风通道之间还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用于阻止空气中的杂物进入所述导风通道。可选地,所述连接架靠近所述汽车前方一侧上还设有活动挡板,所述连接架上设有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活动挡板相对所述入风口至少包括静置位和第一作用位,当所述活动挡板位于所述静置位时,所述活动挡板让开所述入风口,当所述活动挡板位于所述第一作用位时,所述活动挡板遮挡所述入风口。可选地,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活动挡板相对所述入风口还包括第二作用位,当所述活动挡板位于所述第二作用位时,所述活动挡板部分遮挡所述入风口。可选地,所述活动挡板设置在所述连接架靠近所述汽车前方一侧的内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引风后视镜,所述后视镜包括入风口、出风口和导风通道;所述连接架靠近所述汽车前方一侧上设有所述入风口,所述壳体靠近所述汽车一侧的内壁上设有所述出风口,且所述出风口的几何中心线与所述反光镜镜面形成夹角,所述入风口与所述出风口通过所述导风通道连通,所述导风通道设置在所述连接架上,汽车前方来风从所述入风口流入,并通过所述导风通道后从所述出风口流出以吹向所述反光镜。本申请提供的引风后视镜,通过添加入风口、导风通道和出风口,有效地利用了汽车前方来风,很好地去除了后视镜上的水汽,保证了司机的视野,提高了驾驶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引风后视镜靠近汽车前方一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引风后视镜远离汽车前方一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壳体、2-反光镜、3-连接架;11-出风口、31-入风口、32-活动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的引风后视镜,包括壳体1、反光镜2和连接架3,所述反光镜2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一侧,所述壳体1与所述连接架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3的另一端与汽车侧边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还包括入风口31、出风口11和导风通道;所述连接架3靠近所述汽车前方一侧上设有所述入风口31,所述壳体1靠近所述汽车一侧的内壁上设有所述出风口11,且所述出风口11的几何中心线与所述反光镜2镜面形成夹角,所述入风口31与所述出风口11通过所述导风通道连通,所述导风通道设置在所述连接架3上,汽车前方来风从所述入风口31流入,并通过所述导风通道后从所述出风口11流出以吹向所述反光镜2。优选地,由于连接架3为中空结构,所述导风通道优选地设置在所述连接架3内部,美观的同时还能受到连接架3的保护。通过添加入风口31、导风通道和出风口11,利用连接架3内部的中空结构作为导风通道的安装位置,有效地利用了汽车前方来风,很好地去除了后视镜上的水汽,保证了司机的视野,提高了驾驶安全性。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风口11包括出风孔,所述出风孔的中心线与所述反光镜2镜面形成所述夹角。一个实施例,所述出风孔为一个长槽孔,所述导风通道在所述长槽孔内侧位置与多根细软管连通,多根所述细软管并排设置在所述长槽孔内,多根所述细软管将经过所述导风通道的气流分割、扩散,进而使气流均匀地吹向所述后视镜镜面。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出风孔有多个,多个所述出风孔均布在所述壳体1靠近所述汽车一侧的内壁上,多个所述出风孔的中心线平行,且多个所述出风孔的中心线与所述反光镜2镜面形成所述夹角,多个所述出风孔的作用也是对从所述导风通道出来的气流进行分流,进而使气流均匀地吹向所述后视镜镜面。优选地,所述夹角为1-10°的锐角,以获得更好的消除水汽的效果。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入风口31包括多个入风孔,多个所述入风孔与所述导风通道之间还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用于阻止空气中的杂物进入所述导风通道,进而导致所述导风通道堵塞,影响除水效果。优选地,所述入风口31也可为格栅。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架3靠近所述汽车前方一侧上还设有活动挡板32,所述连接架3上设有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活动挡板32相对所述入风口31至少包括静置位和第一作用位,当所述活动挡板32位于所述静置位时,所述活动挡板32让开所述入风口31,当所述活动挡板32位于所述第一作用位时,所述活动挡板32遮挡所述入风口31。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活动挡板32相对所述入风口31还包括第二作用位,当所述活动挡板32位于所述第二作用位时,所述活动挡板32部分遮挡所述入风口31。具体地,所述活动挡板32可遮挡二分之一入风口、三分之一入风口或四分之一入风口,通过改变遮挡面积来调节入风口31的进风量以及出风口11的出风量。优选地,在保证除水效果的前提下,所述活动挡板32应尽可能的遮挡所述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风后视镜,包括壳体(1)、反光镜(2)和连接架(3),所述反光镜(2)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一侧,所述壳体(1)与所述连接架(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3)的另一端与汽车侧边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还包括入风口(31)、出风口(11)和导风通道;所述连接架(3)靠近所述汽车前方一侧上设有所述入风口(31),所述壳体(1)靠近所述汽车一侧的内壁上设有所述出风口(11),且所述出风口(11)的几何中心线与所述反光镜(2)镜面形成夹角,所述入风口(31)与所述出风口(11)通过所述导风通道连通,所述导风通道设置在所述连接架(3)上,汽车前方来风从所述入风口(31)流入,并通过所述导风通道后从所述出风口(11)流出以吹向所述反光镜(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风后视镜,包括壳体(1)、反光镜(2)和连接架(3),所述反光镜(2)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一侧,所述壳体(1)与所述连接架(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3)的另一端与汽车侧边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还包括入风口(31)、出风口(11)和导风通道;所述连接架(3)靠近所述汽车前方一侧上设有所述入风口(31),所述壳体(1)靠近所述汽车一侧的内壁上设有所述出风口(11),且所述出风口(11)的几何中心线与所述反光镜(2)镜面形成夹角,所述入风口(31)与所述出风口(11)通过所述导风通道连通,所述导风通道设置在所述连接架(3)上,汽车前方来风从所述入风口(31)流入,并通过所述导风通道后从所述出风口(11)流出以吹向所述反光镜(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风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11)包括出风孔,所述出风孔的中心线与所述反光镜(2)镜面形成所述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风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孔有多个,多个所述出风孔均布在所述壳体(1)靠近所述汽车一侧的内壁上,多个所述出风孔的中心线平行,且多个所述出风孔的中心线与所述反光镜(2)镜面形成所述夹角。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泳键陈晓李兴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胜维德赫华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