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志新专利>正文

窑炉燃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664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与多种工业倒焰窑炉配套使用的燃烧设备,主要由前、后风箱,二、三次风管、风管炉条、灰箱及半自动除渣机构相互连接组成。前风箱上开有引风门,前、后风箱两侧经风箱通风孔与二、三次风管连接,当窑炉在中低温燃烧时可依自然风燃烧,在800℃以上高温燃烧时,可以鼓风强制燃烧,经一、二、三次风多次燃烧可使炭粒、烟气充分烧尽,使窑炉的烟尘消除,再配以半自动除渣机构,可使窑炉燃烧及升温均衡,从而降低了耗煤,提高了产品焙烧质量。该燃烧机设计合理,安装简便,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与多种工业倒焰窑炉配套使用的燃烧设备。现有的工业窑炉如陶瓷倒焰窑,耐火材料倒焰窑,推板窑等窑炉大部分采用手工上加煤,明火正烧,这些窑炉的用煤要求各有不同,有的窑炉烧大块煤,有些窑炉烧混合煤和散煤,还有的窑炉因产品需要而选烧矿用煤。这些窑炉的不同用煤要求,常常给生产带来困难。还由于这些老式窑炉采用手工上加煤,自然通风,不易消除黑烟,燃烧时烟囱胃出的一条黑龙,烟尘排放量大,空气污染十分严重。多年来,许多使用窑炉的企业花费相当资金进行窑炉改造,并装置了除尘设备,总是未能取得予期效果,烟尘继续污染大气,给生态环境造成日益严重的威胁。还有,在采用手工上加煤,自燃通风燃烧时,炉条上面板结块渣,为使燃烧正常,就采用手工通渣,操作者受高温暴烤,使通渣不能彻底,而且将未烧尽的红煤通成煤末顺炉条间隙下漏到灰室,造成浪费,此外,还将大渣通成小渣,不易清出并与未烧尽的红煤混合,致使可燃煤不足,发热量不均衡,窑室辐射性不强,产生升温不正常,甚至延长了升温时间,使产品成熟率受到影响。为此,西安市环保局多次组织专业人员考察、研讨,以便对老式烟煤窑炉进行彻底改造,以达到节省能源、消烟除尘、保护环境、造福人民。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消除黑烟,降低煤尘,强化燃烧,升温稳定,节约能源,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的一体化组合燃烧设备。为了满足上述目的,本技术是以如下方案实现的本方案是在现有窑炉的前口设置了特制的窑炉燃烧机,这种窑炉燃烧机具有前风箱(5)和后风箱(3),前风箱(5)上开有引风门(1),前、后风箱(5)、(3)两侧经风箱通风孔(20)与二、三次风管(4)连接,前、后风箱(5)、(3)底部嵌有一组风管炉条(12),风管炉条(12)下设有灰箱(7),二、三次风管(4)内侧和风管炉条(12)的上方分别开有多个射风孔(17),前风箱(5)前和后风箱(3)后均装有可拆卸的前风箱盖(6)和后风箱盖(2),前风箱(5)的下部开有风机接口(18)。为便于除灰清渣,还在窑炉燃烧机下方通过支架(8)连接有半自动除渣机构,该机构为一组装在横梁(16)上的除渣顶板(11),横梁(16)两侧设有两组导向钢套管(13)并在其下设有下支座(14),除渣顶板(11)一侧通过连杆(10)轴承座(9)连接有搬杆(19)。为便于清渣和利于燃烧,还在窑炉燃烧机的除渣机构以上沿前后方向向上倾斜5~7度。此外还在窑炉燃烧机的燃烧室内,包括二、三次风管(4)及前、后风箱(5)、(3)内侧均用石墨浆涂敷,以防氧化烧损。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正视图。图2为图1的F——F剖视图。图3为图2的B——B剖视图。图4为图1的后视图。图5为图1的俯视图。图6的(a)、(b)、(c)图分别为炉条的正剖面视图、右视图和C——C视图。图1~图6中图示号分别为1引风门, 2后风箱盖,3后风箱, 4二、三次风管,5前风箱, 6前风箱盖,7灰箱, 8支架,9轴承座, 10连杆,11除渣顶板, 12风管炉条,13导向钢套管, 14下支座,15机架固定板, 16横梁,17射风孔, 18风机接口,19搬杆, 20风箱通风孔。1.当窑室内产品需要低温焙烧时,窑炉点火后,开引风门(1),让外界自然风吸进前风箱(5),流经风管炉条(12),再流入后风箱(3),并向二、三次风管(4)流动,经各射风孔(17)射出的热风在燃烧室和风管炉条(12)底部进入的一次风混合,可将燃烧室内未充分燃烧的黑烟进一步烧尽,从而达到消除黑烟的效果。在自然风燃烧的情况下,窑室温度约在680°~800℃。2.当窑室内产品需在800℃以上的高温焙烧时,窑室将出现升温较慢的情况,此时应关闭引风门(1),打开风机强化燃烧,让强风经风机接口(18)进入前风箱(5),通过前、后风箱风孔(20)流向风管炉条(12)再流向二、三次风管(4),并由风管炉条和前、后风箱的射风孔(17)喷射热风以加速燃烧室内煤层和未燃尽的烟气燃烧。3.当窑炉煤层产生的烟气及未燃尽的挥发分被风管炉条(12)间隙中进入的一次风吹到燃烧室的中、上部区域时,被二、三次风管(4)喷射出的强风氧化燃烧,只有很少未烧尽的烟气在一次风的冲击下,窜到燃烧室顶部,但经三次风的强制燃烧也能充分燃尽,因此可以消除黑烟,能使烟道口排放出缕缕清烟。4.当窑炉温度达到1000℃时,在风管炉条(12)上,燃烧后的煤层会结成块渣,如用手工通渣比较困难,一次不易通出块渣,通渣时间过长,引起窑室温度大幅度下降。采用本技术的除渣机构,轻轻搬动搬杆(19)即可带动连杆(10)使一组除渣顶板(11)通过风管炉条(12)隙缝向上将硬渣块顶起,此时司炉者很快用渣构构出,并在煤层上加散煤继续燃烧,这样不破坏原煤层的燃烧层次,在除渣顶板(11)落下时,煤层仍恢复到除渣前的燃烧状态;另一面,当除渣顶板(11)沿导向钢套管(13)落下时,燃烧尽的煤灰也会通过风管炉条(12)的间隙落到灰箱(7),这不仅松动了煤层而且又增强了一次风的通入,使燃烧更加充分,使氧化层很快的烧尽,炭黑颗粒不易飞出,达到了节能效果。图1中的前、后风箱盖(6)、(2)用以清除留落在风箱中的灰烬;图4中的机架固定板(15)用以固定前、后风箱(5)、(3)及机体。本窑炉燃烧机可适用于多种工业倒焰窑炉,如与陶瓷倒焰窑、耐火材料倒焰窑、推板窑炉配套使用效果良好,在800℃以下低中温燃烧时只需依自然风燃烧,在800℃以上高温燃烧时可开动鼓风机强制送风,窑炉温度可在1350°~1400℃,用此窑炉燃烧机使煤层、炭粒、烟气经燃烧室下部一次风,中部二次风,上部三次风,均可燃烧殆尽,达到消除烟尘,可使烟气林格曼黑度由不用燃烧机的4~5提高到1.采用半自动除渣机构,不仅改善了通渣劳动和烘烤状况,而且始终不破坏煤层燃烧状态,保持均衡燃烧,保证升温平衡,从而提高了产品焙烧质量,缩短了焙烧时间。此外,除渣时无红煤下落,无煤灰混杂,无烟尘飞扬,因此,可节省耗煤保护环境。本窑炉燃烧机,设计合理,安装简便,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权利要求1.一种窑炉燃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窑炉燃烧机具有前风箱(5)和后风箱(3),前风箱(5)上开有引风门(1),前、后风箱(5)、(3)两侧经风箱通风孔(20)与二、三次风管(4)连接,前、后风箱(5)、(3)底部嵌有一组风管炉条(12),风管炉条(12)下设有灰箱(7),二、三次风管(4)的内侧和风管炉条(12)的上方分别开有多个射风孔(17),前风箱(5)前和后风箱(3)后均装有可拆卸的前风箱盖(6)和后风箱盖(2),前风箱(5)的下部开有风机接口(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炉燃烧机,其特征在于窑炉燃烧机下方通过支架(8)连接半自动除渣机构,该机构为一组装在横梁(16)上的除渣顶板(11),横梁(16)两侧设有二组导向钢套管(13),并在其下设有下支座(14),除渣顶板(11)一侧通过连杆(10)轴承座(9)连接有搬杆(1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炉燃烧机,其特征在于窑炉燃烧机的除渣机构上上沿前后方向向上倾斜5~7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炉燃烧机,其特征在于燃烧室内包括二、三次风管(4)、前、后风箱(5)、(3)内侧涂敷有石墨浆。专利摘要本技术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窑炉燃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窑炉燃烧机具有前风箱(5)和后风箱(3),前风箱(5)上开有引风门(1),前、后风箱(5)、(3)两侧经风箱通风孔(20)与二、三次风管(4)连接,前、后风箱(5)、(3)底部嵌有一组风管炉条(12),风管炉条(12)下设有灰箱(7),二、三次风管(4)的内侧和风管炉条(12)的上方分别开有多个射风孔(17),前风箱(5)前和后风箱(3)后均装有可拆卸的前风箱盖(6)和后风箱盖(2),前风箱(5)的下部开有风机接口(1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新
申请(专利权)人:王志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